「蹬之於足,行之於腿,縱之於膝」。」楊氏太極拳的「十六關要論」一開頭,便首先提到足、腿、膝的練功根本問題。氣功太極的架式鍛鍊著重眼在下架,根於腳,發於腿,其架式鍛鍊的要求,是從這裡出發。同時更值得人注意的,足的蹬、腿的行、膝的縱。太極拳的蹬、行、縱的奧秘所在,是拳藝家們通過不斷的艱苦鍛鍊,辛勤實踐,所摸索出來的可貴成果。
「樹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腳和腿是整個身軀的支柱。樹的根,木的本,屋的基,人的腿,這是基礎的基礎。太極拳鍛鍊的關鍵,也就是在於重視這一點。
蹬之於足,足是個總稱,是不僅有腿有膝,足的本身其組織構成也是相當複雜的。從外表來說:有腳心、腳背、腳跟、腳掌等,腳掌又有五趾。如從骨架、經絡、穴位來說,那更不簡單了。蹬之於足,這一提法值得研究,氣功太極除牢靠地掌握松靜圓活四要則之外,其餘沉氣、落跟、璇踵、靈膝等方面的要求,亦必須予以緊密的配合。又,踵骨是支柱人身的主要根基。璇之於足的著重點是在於踵,璇踵靈活,領膝才能靈活。
根固葉茂,葉茂然後才能花盛果繁。精於拳藝者們都懂得,下盤不可鬆散,下盤鬆散,一切落空。根深蒂固,運用靈活,才能處處落實到關節眼上去。太極拳的松靜圓活,都是從根裡出來的。如能牢牢地掌握這一原則,太極拳的鍛鍊,就能越來越深入,鍛鍊者的身體,也能愈來愈健康。(王醒吾)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