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功太極需重視下盤功夫

2021-01-09 胡羽泰

「蹬之於足,行之於腿,縱之於膝」。」楊氏太極拳的「十六關要論」一開頭,便首先提到足、腿、膝的練功根本問題。氣功太極的架式鍛鍊著重眼在下架,根於腳,發於腿,其架式鍛鍊的要求,是從這裡出發。同時更值得人注意的,足的蹬、腿的行、膝的縱。太極拳的蹬、行、縱的奧秘所在,是拳藝家們通過不斷的艱苦鍛鍊,辛勤實踐,所摸索出來的可貴成果。

「樹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腳和腿是整個身軀的支柱。樹的根,木的本,屋的基,人的腿,這是基礎的基礎。太極拳鍛鍊的關鍵,也就是在於重視這一點。

蹬之於足,足是個總稱,是不僅有腿有膝,足的本身其組織構成也是相當複雜的。從外表來說:有腳心、腳背、腳跟、腳掌等,腳掌又有五趾。如從骨架、經絡、穴位來說,那更不簡單了。蹬之於足,這一提法值得研究,氣功太極除牢靠地掌握松靜圓活四要則之外,其餘沉氣、落跟、璇踵、靈膝等方面的要求,亦必須予以緊密的配合。又,踵骨是支柱人身的主要根基。璇之於足的著重點是在於踵,璇踵靈活,領膝才能靈活。

根固葉茂,葉茂然後才能花盛果繁。精於拳藝者們都懂得,下盤不可鬆散,下盤鬆散,一切落空。根深蒂固,運用靈活,才能處處落實到關節眼上去。太極拳的松靜圓活,都是從根裡出來的。如能牢牢地掌握這一原則,太極拳的鍛鍊,就能越來越深入,鍛鍊者的身體,也能愈來愈健康。(王醒吾)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練太極拳,是在練內氣功嗎
    太極拳一直被人們稱為內家拳或內功拳,這個「內家」或「內功」指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內氣」,也有人乾脆說,太極拳就是氣功拳,練太極拳就是在練氣功,那麼,這幾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編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第一要看太極拳的練法規則,第二要看氣功的練習規則,第三要看兩者的最後結果。
  • 中國武術下盤功夫怎麼練?說說傳統武術的基礎功夫習練
    我們都知道,下盤功夫是武術的根基,因此下盤功夫的訓練在武術中尤為重要。可能還有不知道的。這裡就提一下吧。大家可能聽到關於武術勁力的詞語就是「纏絲勁」了。纏絲勁說成大白話可以理解成,全身的擰轉拉伸束裹的勁力,這樣解釋也有點粗淺,對於剛學習武術的人來說。我覺得只要理解成。擰轉勁就好了。
  • 太極拳登堂入室難,練出功夫更難
    世間習練太極者千千萬萬,能領悟太極精義,練出功夫者並不多。前有太極雷雷被「徐狂人」暴揍,接著「電母」閆芳被揭穿,後有「大師」馬保國和業餘散打愛好者比武被K0的負面影響,讓人對太極的實戰能力產生強烈懷疑,對太極功夫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我覺得太極拳的實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也不會流傳400餘年,高手名家輩出。
  • 氣功名家孫大法:教金庸一家三口練內丹金剛功
    古墓周邊是社區  文人武夫一見如故  1985年8月20日,香港各大報章同時刊登了一則新聞:中國武術氣功名家孫大法訪港交流,功夫神奇,名震香江。自幼師從茅山道士、金山寺和尚練功習武,廣納各家,什麼道家、佛家、儒家、軟氣功、硬氣功,樣樣精通,深得精髓。上海灘的功夫大佬,南京的武術元老,也都曾指點過他。上海電視臺、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都拍攝過他的專題片。  孫大法一到香港,就被《大公報》等十三家媒體爭相報導,還被請到無線電視臺「歡樂今宵」、亞洲電視臺「下午茶」現場表演「頸頂纓槍推汽車」、「手持雙錘腹臥鋼叉」等絕技。
  • 宅家抗疫,鍾南山推崇練太極,陳氏太極嫡傳人陳娟為你講解太極「春...
    ,你認為太極能否提升免疫力?當然每個習練者可以根據個人身體條件,決定難易程度,比如腿部力量強的可以蹲低一點,獨立腿支撐時間長一點,如果腿部力量稍弱的,那麼步幅也可以小一點。信息時報:這套《春生五式》的出爐過程是怎樣的?陳娟:這套動作我們已經推行兩年多了,它順應季節養生規律,融中醫之理,甄選陳氏太極老架中的精粹編成。
  • 從慌惚到神光大定——談觀想在氣功修煉中的妙用
    觀想,是氣功修煉的一大要素,無論佛家功、道家功還是藏密氣功,都離不開觀想的方法。它既是基礎的功法又是高級的功法,觀想一般是連起來說,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觀為內視,想為思維;觀為被動,想為主動;觀為靜,想為動;觀為觀光、觀色、觀象,想為主觀引導光、色、圖象的有序變化。觀為內觀大腦性光顯發,想為思維過程,導引精氣神的生化。這樣一分別,兩者的關係是先後有序的、相輔相成的。
  • 關注下盤功夫 轎車常用懸掛結構解析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我們在談論武術的時候,會談到下盤功夫。下盤功夫是指身體腰部以下部位,尤指腿部,其支撐的穩定性和出擊的能力。下盤功夫的好壞直接反應武術水平的高低。而談到汽車,其懸掛系統的設計和結構直接影響到汽車的駕控特性,是眾多想買車的朋友非常關注的問題。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下轎車常見的懸掛結構形式及其特點。
  • 中國功夫南拳北腿指的是什麼?傳統武術知識科普
    把太極健身體操和太極拳混為一談的也多是北方武術家。在現代的北方武術家,每天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樁功,在過去的老武師口中,這個詞是很少提起的,我接觸過一個老洪拳武師,提的最多的就是我們南派馬步,硬橋硬手。而現代的武師們,常常拿樁功來作為自己不肯吃苦蹲馬步的藉口。南拳北腿,一定是有一個拳法和腿法代表了南北的。
  • 掌握好練太極拳的正確順序,讓你效果翻倍
    太極拳在武術劃為內家拳,看起來簡單,練起來奧妙無窮。太極拳從頭到尾都是半蹲的完成動作,有馬步、弓步、虛步,練套路的同時也就在練基本功,練套路的時候要同時注意練呼吸、吐納、意念,只有了解每一招一式的規範動作,了解每次練太極拳時的正確順序,這樣練起來才有效果。
  • 健身氣功「百會上頂」的含義
    我們都知道習練太極拳時一定要「頭頂太極」(冥想一動一靜,不離一陰一陽),懷抱八卦(八方線,四正方,四隅角),腳踩五行(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也有說要有「網兜效應」的意念以及曲黎敏教授所公開傳統健身法秘訣二——百會對會陰。她指出站姿的要點在於身體的直立,這個直立的身體其實有個隱含的中軸線,即我們的會陰穴與百會穴這條中軸線。古代養身家稱百會為天門,會陰為地戶。
  • 學練氣功要見效,三大原則須把握
    這幾年學練氣功的人愈來愈多,不少學氣功之人盲目推崇「信則靈」和「從一而終」。在練功無效時總是一再反省自己是否「信」得還不夠,堅持得還不夠久,而忽略了檢查其它方面的原因,以致貽誤病情。其實,學練氣功要見效,不是靠盲目的迷信和虔誠,而必須把握住「真、適、誠」三大原則。
  • 陳師行最新透露:輕功只是我練得最差的一門功夫而已
    沒想到的是,在昨晚的直播中,陳師行卻表示自己輕功平時根本不練的,輕功只是自己練得最差的一門功夫而已,那就從側面說明陳師行其他的功夫可就厲害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昨晚在直播中,有網友問道:「道長,你輕功那麼厲害,是如何煉成的呢?」陳師行微微一笑:「輕功我只是順手去練一練而已,知道吧。
  • 初學者練太極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今太極拳練習的人很多,太極拳不僅是老年人在練太極,很多年輕人也加入到了太極的隊伍中來。但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卻不知道如何入門,怎樣的練習方法最好,自然就無從下手。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套路從簡單的太極拳套路學起,比如陳氏太極拳精要十八式太極拳就很好。它動作不多,時間短,式子較全面。再就是練過四、五套拳之前先不要急於練器械,有了紮實的功底,再去練刀劍槍棍就會簡單一些,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方法買一些太極拳教學碟和書看看。
  • 挪威雙胞胎上武當學太極1年,師從輕功第一人,每天練套路很滿足
    最近的雷公太極10秒被KO事件讓中國傳統武術圈面臨著巨大的非議,太極拳等傳統武術是不是真的不堪一擊?不過在武當山,一對來自挪威的雙胞胎兄弟Kristian和Roar,卻保持著對太極的夢想,潛心修習著太極拳。這對雙胞胎兄弟今年24歲,來武當拜師學藝一年多了。
  • 養生,氣功可以修身養性,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如何練氣功呢
    俗話說得好,氣功可以修身養性,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如何練氣功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八段錦,健身,運動,養生方法。首先,要選擇適宜的練功場所。環境安靜對初學者尤為重要。在室外練功,最好能選擇樹林、草坪、花圃等空氣新鮮的地方;在室內練功,也應保持空氣流通。練功場所的光線宜暗些,有利於較快入靜。
  • 氣功修煉的階段
    「入靜」作為氣功修煉的最高境界,對身心健康的裨益,已為許多練功實踐所證實。廣大氣功修練者都知道,要達到這一境界,是不容易的,但也並非不可能。一步登天不可能,但只要有階梯,一步步地總能攀登到最高層次。人的大腦似乎一刻不停地活動著,就是睡眠時還在做夢,這也是大腦處理信息的一種方式。
  • 阿福說內家拳之 中國功夫到底練的是什麼?
    本文系阿福原創,如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阿福太極。(微信公眾號:阿福太極)」。以免被追究法律責任。中國功夫在數千年的殘酷戰爭和爭鬥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其間高手名家輩出。如霍去病,戚繼光,嶽飛,程庭華,李存義,尚雲祥,孫祿堂……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中國功夫這一神奇的搏鬥術也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 崔壽山實戰功夫如何?200大洋遊歷四方,功夫練到「肘擊如鍘刀」
    崔壽山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崔壽山先生,他便是太極螳螂拳門中一位了不起的武術宗師。那麼關於崔壽山先生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最終,當崔壽山在歷經數年日復一日的勤學苦練以後,他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宋子德先生一身太極螳螂拳功夫之真傳。而且,崔壽山身為宋子德先生的8大入室弟子之首,他還時常有機跟著宋子德先生外出以武會友。因此崔壽山在少年學拳時,確實也有幸得到過其他諸多門派名家宗師的點撥和指教。
  • 談健身氣功的呼吸方法
    其實,每套健身氣功都有其自身特點,動作不同,功法原理不同,所以呼吸方法也有差別。下面對健身氣功的呼吸做簡要歸納,並就此談點個人體會。一、 習練健身氣功,必須配合呼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習練實踐中,呼吸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可以說相當多數的習練者,只把注意力放在肢體運動上,而對呼吸和意念不僅僅是注意力不夠,更有甚者是無暇顧及或根本沒有注意。
  • 李立群講述真實的中國內功,他的氣功師父斷氣後,不準任何人碰他
    這是對功夫造詣頗深的修道之人的最真切闡述。 而李立群講述中國真實的內功,與武俠片裡展示給觀眾的那些所謂的絕世武功大相逕庭,李立群直言真正練得一身氣功的人,是他磕頭拜過的師父,他師父的氣功了得,高深莫測,令他心生敬佩,畢竟能夠真正把氣功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的人,是極其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