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絲暈粉綴鮮花,綠羅布葉攢飛霞」這是宋代梅堯臣讚美苦楝(liàn)樹的佳句。每逢春夏之交,苦楝樹開出一串串繁密的淡紫色花朵,散發出陣陣撲鼻的清香。明戲曲作家高濂在《草花譜》中便這樣贊道:「苦楝發花如海棠,一蓓數朵,滿樹可觀。」
楝(Melia azedarach)通稱苦楝,又名楝樹、紫花樹等。系楝科楝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葉為2-3回奇數羽狀複葉,長20-40釐米;小葉對生,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有鈍鋸齒;苦楝的樹皮呈灰褐色,有淺縱裂紋;春夏之交開淡紫色花,圓錐狀聚傘花序,花絲合成細管,花芳香;10月果熟,核果球形、熟時橙黃色,經冬不落。
過了夏日,苦楝樹上便會掛滿一串串苦楝果,像一串串青葡萄般青翠欲滴。而到了冬日,萬物蕭索,苦楝此時卻仍是果實纍纍,一串串金黃熟透的果實掛在枝頭,為冬日平添一份暖意。
苦楝多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及臺灣。苦楝喜潮溼溫暖的氣候,在乾燥寒冷的北方能夠開花結果,實屬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