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是誰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無論忘記什麼都不能忘記成長」。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年齡不小,但是心裡很幼稚,對於什麼類型的人總是很幼稚呢?心理學家也總結了一些今天給大家看一下吧
現在馬上尋求回報
這樣的人絕不能延緩滿足,他們希望現在馬上見效。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在對嬰兒的觀察實驗中發現,可以推遲嬰兒的滿足感的嬰兒長大後會有更多的成果,所以他發明了一個詞,叫做「推遲滿足」。
比如說,很多人和我想學寫,我告訴他你需要先大量閱讀,這樣他們才能做,但是很多人發現沒什麼效果,就放棄了。
因為放棄總是他們心中的日常瑣事,所以越是追求現在回報的人生活越糟,其實這也是心中未成熟的表現。
習慣縱容自己
我不知道你是否總是發誓要減肥,但是一看到美食就忍不住誘惑就吃掉了,總是對自己說下次一定要忍耐,那麼今天的明天有多大呢?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來自非自律的結果,自律這個詞大家都不知道。這是指不受外界制約和感情支配,自己的善良意志按照自己公布的道德規則行動的道德原則。不自律的只有懶惰嗎?
當然不同大部分不自律的人性格幼稚,心理學上有「自由意志」的概念,一般來說,是否相信自己的意志可以自由支配,一般來說能做到的是非常有自信和成熟的人。
因此,過分放任自己也是不成熟的表現。
管不住自己的感情
誰都不喜歡和感情不穩定的人成為朋友。因為和他們在一起很危險。
情緒控制能力是成熟或高情商所需要的能力,相信每個人都遇到過消極的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他們都想把消極的情緒傳染給身邊的人。比如,工作中總是有幾個同事抱怨上司,不懂管理。總是無法忍受在超市排隊,敦促貓頭鷹很快就把錢系在一起,抱怨在餐廳吃飯也很難吃。
在生活中,不能管理自己的感情很容易吃虧,雖然你看起來在發洩,但最終會失去人心。
所以心理學家認為,能不能管理自己的感情是人類成熟的標誌。
極其自我陶醉。
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我陶醉,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發展了健康的自我陶醉。
一個人的自我陶醉程度太高、太脆弱的話,人格就會變硬,他們非常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被罵,和外界有很多衝突
「自我陶醉」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3歲的幼兒期。
在嬰兒的心中,他一哭,就得到了反應和滿足,覺得自己是全能的神,以自己為中心看世界。
長大後,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成熟了,但他們並不是真的拋棄了全能感,而是在自己和世界的對抗中痛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