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構思巧妙的詩作,開篇就引人入勝,其中還蘊含一個成語

2020-11-29 品詩賞詞

安史之亂後盛唐從此走向衰落,此後藩鎮割據勢力逐漸強大。唐憲宗元和九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去世,公子吳元濟未能如願承襲父位,竟然自領軍務,還縱兵焚燒擄掠附近各縣,氣焰極為囂張。元和12年,宰相裴度親自督師討伐吳元濟。駙馬李愬是他的部將,也自告奮勇地出任前鋒。李愬頗有謀略,他一直按兵不動準備各項事宜,等到半年後時機成熟,才率軍猛烈進攻,並連連取勝。第二年寒冬的一天,天空正飄著鵝毛大雪,李愬卻親率騎兵敢死隊,冒著凜冽寒風和暴雪,夜行100多裡,直襲吳元濟盤踞的巢穴蔡州,還在睡夢中的吳元濟只好束手就擒。

那些被解救的老人們一邊回憶著自己的悲痛經歷,一邊高興得老淚縱橫。唐代一位詩人有感於李愬的機智勇敢,以及宰相裴度的調度有方,揮筆寫下一首七言古詩。下面就分享劉禹錫構思巧妙的詩作,開篇就引人入勝,其中還蘊含一個成語。

平蔡行

唐代:劉禹錫

汝南晨雞喔喔鳴,城頭鼓角音和平。路旁老人憶舊事,相與感激皆涕零。老人收泣前致辭,官軍入城人不知。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

劉禹錫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聽說了這個奇襲故事後,感動之餘就即興賦詩。前兩句章法警拔,「汝南晨雞喔喔鳴,城頭鼓角音和平。」黎明時的蔡州城,雄雞高唱、鼓角陣陣,傳達出和平的氣息。

和平來之不易,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們無不拍手稱快,「路旁老人憶舊事,相與感激皆涕零。」他們深知平安團圓來之不易,痛定思痛,又喜極而泣。詩人雖然曾說自己「往來無白丁」,其實他經常深入百姓之中,才能懂得他們此刻既開心又悲戚的心理。

詩人接下來又從老人的角度加以描寫,「老人收淚前致辭,官軍入城人不知。」這兩句一語雙關,既指攻入蔡州是雪夜奇兵,又是說號令嚴明、秋毫不犯。詩人讚揚李將軍機智勇敢、體恤百姓,同時也含蓄地表揚了裴度的治軍嚴明。

最後劉禹錫也不忘歌頌皇帝,「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元和十二載,即官軍平蔡州的時間,詩人借老者之口說,一大把年紀還能見到這樣的快事,好像又回到了天寶年間那興盛的年代。

劉禹錫仿佛站在局外,只是用老者的感受和言辭,就描寫了唐代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看似輕描淡寫,其實卻經過深思熟慮,所以才構思巧妙,寓神奇於平凡中。整首詩通俗易懂,人物形象塑造生動,令人如臨其境。

劉禹錫在這首詩中還為後世奉獻了一個成語,即「感激涕零」,形容極度感激。如今時隔千年,這句成語意思基本沒變,而滄桑的過往卻發人深省。李愬的成功奇襲,既是他善於靈活機變地採取行動,也因為對方麻痺大意,更說明正義力量必將戰勝非正義的力量。只有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和立場的軍隊,才會戰無不勝。

相關焦點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劉禹錫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早年間由於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最終遭受到了打擊,還被貶到了外地,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尤其是被貶到四川期間,由於聽到了當地優美的民歌,於是他結合民歌的特點,再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組詩《竹枝詞九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出了新意,開創了新的表現形式
  • 秦觀的兩首絕句,構思巧妙,閒雅淡泊,不愧為蘇門弟子
    全文四個畫面「瀹花瓷、課楚辭、無落葉、吐秋絲」,描繪了一幅秋日小軒圖,詩人迷醉其中,仿佛回到了孩提時代,似乎忘掉榮辱、不記得失。 細味秦觀的兩首絕句,構思巧妙,閒雅淡泊,不愧為蘇門弟子,充滿溫馨之感。第一首詩先抑後揚,借物託志,由霜氣、秋水、寒星、菰蒲,最後再寫菰蒲深處的笑語聲,構思巧妙,含蓄深邃。第二首詩樸素清新、畫面生動,極富生活氣息,閒雅而有情致,詩人的超逸情懷躍然紙上。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唐詩歷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三四時期,不僅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有很多經典的千古名篇,譬如中唐時期的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更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是他的一首《烏衣巷》,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相信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咿咿呀呀地通篇背誦下來,而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詩人更是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為此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
  • 讀懂成語一鱗半爪,才知道越有才能的人越低調,情商也越高
    成語一鱗半爪,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或零星片段成語一鱗半爪,出自宋朝計有功《唐詩紀事》,講述的唐朝年間大詩人白居易,邀請他的好友,元稹、劉禹錫、韋楚客到他自己的家裡做客。在正式故事開始前,先對四位故事中主角,做一個簡單介紹。
  • 這個成語你經常用,但你卻不了解它的背後故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也是源遠流長的一種文化經典。我們都知道古人說話是文言文,簡短精煉,往往會將一句話表達為一個成語,短短的字詞間濃縮了諸多意義。如果我們在理解時望文生義,曲解了成語含義,甚至在運用時出現錯誤,就會鬧出不少笑話和誤解。那麼,有一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它,不知道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故事呢?
  • 劉禹錫一首七言詩,平白如話,卻寓意深刻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劉禹錫的一首名作。在介紹這首詩之前,小編要給大家著重介紹一下劉禹錫這個人。小編知道大家肯定對他不陌生,但是小編擔心自己的文筆有限,在解讀詩的時候,沒辦法完全表示出其中蘊含的深意。所以先把作者的經歷背景放出來,大家也可以根據背景自己來理解下。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三個人搶一個美女,醜聞傳成佳話,一個成語由此而來,你肯定用過
    文/不二書史三個人搶一個美女,醜聞傳成佳話,一個成語由此而來,你肯定用過說起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他那首著名的《陋室銘》裡的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人名詩:構思巧妙,新穎有趣
    詩中巧妙地嵌入了景春、留(劉)得(德)、褚先生、蕭何、柳渾、李太白、謝安石、榴(劉)向八位古人姓名,其中「得」「劉」用了諧音,劉向還是隔句組成,可見荊公詩藝之高,妙絕一時。人名詩一般多為五言、七言絕句,長篇巨製是十分罕見的。這非有極高的才力,是難以完成的。宋孔平仲的《蕭十六人名》是一組七言詩,共五首,其一曰:「式微子嘆歸期滯,疏鍾皓月僧窗睡。
  • 《狐狸與孩子》:濃濃真情交融感人主題,呦呦童真洋溢巧妙構思
    一隻毛色火紅的狐狸,有著一雙靈敏的耳朵、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靈動的心;一個滿臉雀斑的女孩,她有著一汪澄澈的眼睛、一襲紫色的衣衫、一顆純真的心。電影《狐狸與孩子》用感人清新的主題,自然充實的內容,巧妙別致的構思,告訴人們「狐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 「中考滿分作文」6篇,選材新穎,構思巧妙,建議收藏!
    最佳借鑑點1.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文章開篇以媽媽的箱子裡的寶貝是什麼,引起讀者的注意,接著隨著懸念的一點點揭開,讓人明白作者是想通過媽媽箱子裡的寶貝來寫媽媽對自己的愛,水到渠成,引人入勝。2.細節描寫,鏡頭感強。如「有些墨水已經化開,有些鉛筆寫的也已經被我用橡皮擦得一片黑糊糊」增加了文章的真實感和鏡頭感,使人讀後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 一首詩化作一個成語,欣賞別人,不藏人善,是最好品德
    三人行必有我師成語逢人說項,告訴我們欣賞一個人始於才情,忠於人品。能識別人才,會欣賞人才,也是一種美德。成語的來源就是這首《贈項斯》: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國子監楊敬之特別喜歡吟詩作賦,品評文章,遇到好文章好詩歌總是反覆把玩,對於優秀的後輩人才,也多加提攜。
  • 才子為明初詩人之冠,這首詠燕詩不著一個燕字,卻極其傳神
    下面介紹的才子為明初詩人之冠,這首詠燕詩不著一個燕字,卻極其傳神。白燕明代:袁凱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裡飛。袁凱,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洪武三年任監察御史,後因其言論為朱元璋所不滿,就偽裝瘋癲地告病歸鄉,才得以善終。袁凱作品多為抒發個人情懷,描述旅人思鄉之篇。
  • 劉禹錫靠什麼贏得生前身後名
    柳宗元臨終之際給劉禹錫的遺囑中,把整理遺稿、託孤諸事皆委託給對方,而劉禹錫都一一照辦。這種善始善終的深情厚誼,在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柳宗元生前曾稱,劉禹錫是一個「明信人」。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個講誠信、很靠譜、可信任的人。同時還指出,劉在未了解一個人的實際情況之前,一般不輕易向別人開口議論或評價;一旦議論起來,往往能很正確地說出這個人的優缺點。
  • 成語「司空見慣」的來歷
    (《春秋左傳》書影)劉禹錫是天才,如果他趕上好的時代,很有可能就成為一個「立德」「立功」之人,但不幸的是,他生在中晚唐這樣一個沒落的時代。命運給這個天才開了一生的玩笑。(沉舟側畔千帆過)有人說:一個人真正死去,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也死掉了。劉禹錫有這些詩在,怕一定是一個「不朽」的人了。
  • 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詩人們喜歡含蓄,往往不願直言,而是隱藏想表達的內容,留到關鍵處再揭示給讀者,禪宗甚至還希望讀者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真意。隱語一開始與謎語並列,後來詩歌發展到一定階段,隱語就得到了很多詩人的積極響應,比如蘇軾有詩描寫荔枝,「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可謂淋漓盡致地運用了隱語。下面介紹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 北宋晏殊最有名氣的一首宋詞,14字詞句乃是警句,還蘊含倆成語
    比如唐朝的張九齡,王維等人職位都不低;而到了宋朝,範仲淹、宋祁、晏殊等人都是宋詞大家,甚至還做過宰相。由此我們來看,雖然科舉制度並不是多麼的公平,但是在那個時代,確實已經篩選出了足夠優秀的人才。很多人哀嘆科舉不中,一輩子也就只好淪落江湖,歸隱山林。他們一輩子沒有成功,存在偶然因素,但是也存在必然可能。
  • 唐詩精選女孩名:300個構思巧妙的名字,感悟詩之美,名之雅
    這首詩的構思非常巧妙,杜甫在海棠之鄉四川住了八年,卻沒有一首詩寫到了海棠花,也許是因為海棠太美,讓杜甫感覺難以下筆,蘇軾這首詩將這位女子比作海棠花,正是對她絕佳的讚美。這樣的構思常人難有,但是家長給寶寶取名時,卻可以從唐詩中獲得一些構思靈感,說不定就會像蘇軾一樣有與眾不同的發現。江南易林從唐詩中精選了300個構思巧妙的名字,自然輕靈,既有詩之美,亦能體會到名之雅。
  • 劉禹錫真牛,一首小詩讓我們懂得這麼多的道理
    所以什麼樣的人才配稱為詩人,首當其衝當然是有故事的人,沒有生活的歷練,哪裡有曲折的經歷,又怎能體味其中的甘苦與榮辱。然後還要會總結,只有生活經驗,不會歸納和思考,也無法變成文字。最後才是文採,詩人的勤奮,加上智慧,加上天份,就成就了其偉大而特別的一生。劉禹錫的這首詩就具有這樣的特點,不僅語言樸實精煉,還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 筱青讀詩詞: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可是有一個詩人卻與眾不同,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他就是劉禹錫,被世人稱為「詩豪」。關於劉禹錫的故事很多,今天我們只說這首《秋詞》。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生於公元772年,是漢中山靖王劉勝後裔。他和劉備的先祖是同一個人。他自幼好學,精通諸子百家,詩文辭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