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國品牌轎車從誰開始,我覺是逸動。
2012年,長安逸動正式上市,在當時「山寨風」肆虐的轎車市場,逸動可以稱得上是一股清流,並且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逸動成為唯一一款與合資品牌抗衡的國產品牌主流中級車。
6年之後,載譽滿滿、累計完成72萬銷量的第一代逸動光榮解甲,第二代逸動正式接棒,繼續徵戰國內中級車市場。
2018年3月27日,第二代逸動正式上市,先期搭載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共分9款車型,售價區間7.49-10.59萬元。
然而,時過境遷,消費者的需求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再局限於「有車即可」,而是對品質、設計、駕控、舒適、NVH等一系列需求的升級,這就求主機廠商必須能提供讓消費者認為質感、工藝一流的產品,在這方面,原本一直是合資品牌處於領先,但是在第二代逸動面前,這些合資品牌也變得不那麼自信了。
PK掉速騰、科魯茲之流,逸動不是只說說而已
一直以來,我們中國品牌車在對標同級合資品牌時都會很「客氣」,即使我們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用得最多的形容詞也只是「媲美」、「不輸於」之類,但第二代逸動此次卻一反常態,要用實力證明,自己是要PK掉同級合資品牌產品,「史上最強中級車」的稱號,不是速騰,不是科魯茲,而是自己——第二代逸動。
豪言壯語,也不是頭腦一發熱就可以隨便說的,譬如承諾,必須擲地有聲,認真兌現。我認為第二代逸動在這一點上做到了,尤其是在當下消費者最關心的產品質感和製造工藝方面。
接下來,我們將從靜態動態兩個方面來聊聊第二代逸動的「全能」本事。
靜態:看著舒心,摸著順手,坐著爽朗,用著安心
第二代逸動是帶著全新的家族化特徵撲面而來的,這種以「生命動感」為理念的全新家族化設計,有著標誌性的「蝶翼式」進氣格柵,再加上動感的雙腰線設計和富有層級感的尾部設計,都能給人以怦然心動的感覺。 規格更高的車身漆面,雖然成本有所提升,但帶來的效果也顯而易見:透亮、精神,讓車看上去更有檔次,感觀質量大幅度提升。
如果將第二代逸動、速騰、科魯茲三款車放在一起,我不敢輕言誰更漂亮,但第二代逸動的設計質感絕不在速騰、科魯茲之下。
而一旦坐進車內,這種由視覺傳達到內心的認可感就更強烈了,這個內飾的做工工藝和用料考究令人驚嘆,長安為打造第二代逸動的內飾真正下了功夫和血本,甚至無所不用其極。看看吧:多達55%以上類膚與針織材質,觸感如嬰膚般順滑;15米長真縫線,是在用「真功夫」演繹用心;還有中控臺面板採用的INS膜內嵌模技術、儀錶板採用的陰模成型工藝、觸手可及的TPO軟質包覆等,整個內飾擁有著讓人無可挑剔的舒適感。
第二代逸動內飾
就同級別的速騰、科魯茲等車型來講,第二代逸動的內飾在用料、做工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無論是觸感還是視覺,都是速騰、科魯茲無法比擬的,而這種質感,正是消費者願意看到的。
科魯茲內飾
速騰內飾
第二代逸動車身長度超過4.7米,寬度超過1.8米,軸距達到2.7米,在參數上超過速騰、科魯茲,具備了駕乘空間超越速騰、科魯茲的基本條件,不過,第二代逸動還有兩個優勢讓它的駕乘空間決勝一籌。首先,第二代逸動擁有容量高達500升的尾廂,同級目前無車可及,裝載能力強悍;其次,第二代逸動採用了高位中央通道設計,這使得它的內部空間更靈活,乘坐姿態更舒適。
眾所周知,第一代逸動早在2012年上市之初就獲得了C-NCAP五星安全認證。如今,第二代逸動更加注重安全性能,據長安汽車的相關工程師介紹,全車高強度鋼用材比例達51.6%,鋼材強度高達1400Mpa。不僅如此,第二代逸動全系標配EP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全系標配車身電子穩定系統——AT車型標配博世9.3代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MT車型標配大陸第3代ESC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均包含ESC電子穩定控制、HHC坡道起步輔助、ABS制動防抱死、EBD電子制動力分配、TCS牽引力控制等多項功能;另外,包括包括全速自適應巡航、PAB制動輔助預警、EPB電子駐車,TPMS直接式智能胎壓監測等在內的實用功能,統統都沒有缺席,這在同級車中也是非常罕見的。
當然,集可玩性、實用性於一體的in Call智能車載互聯繫統也呈現在第二代逸動中控10.25英寸液晶顯示屏上,導航、語音、娛樂、安全、遠程車控等多項在線服務環節一一打通,並且第二代逸動還獨具匠心地為副駕駛座配備了觸控式副駕顯示屏,這項配置可比肩豪華轎跑,不僅能顯示副駕安全帶未系提醒及空氣淨化狀態,更可通過點觸摸或滑動控制音量,給予副駕更多主動權。而搭載的Forest air空氣淨化系統,可為用戶打造健康舒適的車內呼吸環境。
(第二代逸動10.25寸精彩大屏)
(科魯茲7寸屏)
(速騰6.5寸屏)
其實不用比,僅舉幾個例子,就足以證明,第二代逸動在功能配置方面的表現就已經令速騰、科魯茲等同級合資車型汗顏到無地自容,這一向是中國品牌的優勢,不過今天我們不拿這一項重點說事兒。
動態:萬千優勢集於一點——輕鬆好開
在此前的媒體試駕中,給予第二代逸動最多、也最中肯的評價之一,就是:輕鬆好開。但是,請不要一聽到「好開」,就只聯想到動力和加速,畢竟作為一款搭載1.6L排量的自吸發動機,不可能實現令人眩暈的加速推背感,但是卻能讓你隨心所欲、從容不迫的疾馳,無論是平順性、循跡性、舒適性、NVH性等,都已經遠遠超出你的預期。
這一切的結果,得益於調校優秀的動力總成匹配和標定、底盤的優化設計、懸架系統的調校、NVH的優化,甚至車身整體剛性的提升……
速騰A211 TSI發動機
科魯茲1.5L頂置直噴發動機
第二代逸動Blue Core 1.6L GDI發動機
長安自主研發的這款Blue Core 1.6L GDI發動機我們並不陌生,它不僅搭載缸內直噴等先進技術,而且是全鋁材質,最重要的,性能優異,最大功率128馬力,最大扭矩168牛·米,這可要比速騰那款1.6L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最大扭矩155牛·米)和科魯茲那款1.5L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114馬力,最大扭矩146牛·米),出色的多,配合愛信第三代6AT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無論是動力性、燃油經濟性還是穩定性,都毋庸置疑。
第二代逸動的前後懸架類型為前麥弗遜、後扭力梁,這也是同級車型中最常用的懸架類型,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只能懸架類型蓋棺論定,要知道,第二代逸動的懸架是經歷了10個月的開發過程,嘗試了200多種調校方案,在11種複合路況下,最終將乘坐舒適性、操控穩定性、轉向、制動、傳動等性能做到最佳匹配。
比如,前懸架採用的是液壓圈梁式麥弗遜獨立懸架,這種懸架常見於更高一級的車型上,其穩定性相比普通麥弗遜懸架提升20%,後懸架則採用「U-O Forming」封閉式扭力梁懸架,是由德國本特勒為第二代逸動量身打造,相比傳統V型扭力梁重量減輕20%,封閉橫染與縱臂更大開口焊接,可靠性提升380%。加上第二代逸動車身整體剛性提升15%,轉向響應時間加快30%,車身輕量化技術應用等,讓第二代逸動駕乘舒適性和操控性得到雙重提升。
在各種過硬素質的加持下,使得第二代逸動的動態表現令人滿意,動力不算強悍,但開起來卻有一種小鋼炮的味道;底盤調校雖然還是舒適取向,但不像一些避震軟的車,大部分震動都被過渡,剩下的一小部分震動會以一種很柔和的方式傳到車內。而且第二代逸動對于震動的處理都是一次到位的,沒有多餘拖泥帶水的動作。
對於NVH性,在100km/h的時速下,第二代逸動的風噪和路噪都不是很明顯。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逸動100km/h-0的制動距離只有35.6米,這除了四輪碟剎的性能更好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車身的輕量化和剛度的提升。總之無論是開、是坐,第二代逸動都會給你一個很安逸的空間,這與其家用轎車的定位,十分相符。
從以上幾點來看, 第二代逸動已經超越了速騰、科魯茲等一眾合資品牌。
寫在最後:
一款車值不值得被關注,最重要的就是品質,或者說,產品品質給消費帶來的質感和工藝上的滿足感和信任感。要知道,如今的車主早已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過去合資的那些優勢正在逐漸式微,甚至已經被甩在了後面,只是它們自己還未感覺到。從第二代逸動的表現來看,其已經具備了PK掉同級合資產品的實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第二代逸動已經贏在了新一輪中級車市場競爭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