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其實他們的胃部都不是特別健康,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症狀出現。其實胃不好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因為我們要靠胃來吸收營養,所以如果胃不好的話,就會直接導致身體的亞健康狀態。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通過按摩穴位就可以幫助緩解胃部健康的方法。
當身體出現亞健康的狀態時,我們可以通過按摩這些穴位讓胃更加健康:
1、按摩足三裡
一般在吃飯之後立即感到胃部不適的症狀,就叫做缺酸症。足三裡——位於膝蓋下方,小腿肌腱外側的穴位。如果我們用力按摩足三裡穴的話,可能會感覺到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腳尖。而且還可以用炙條炙烤3-7次,也會對缺酸症有所改善的。
2.按摩胃腸點
一般在空腹的時候,或者是吃飯後過了一會才感到胃部不適,這就說明胃部胃酸過多。胃腸點——位於手掌一側,手腕上方凹陷處的穴位。腦膜區——位於手背一側,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區域的穴位。可以用發針來按摩這兩個穴位,這樣會更具功效。按摩刺激這兩個穴位,這裡我們要注意如果按摩不到位的話,反而會有副作用的,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第三癘——位於腳上第三腳趾趾根中部的穴位。以上穴位,用炙條炙烤3-7次效果最佳。
3.按摩梁丘穴
在膝蓋骨附近的梁丘穴,當腳用力伸直,膝蓋骨的外側會出現細長肌肉的凹陷。朝著大腿用力壓這個凹陷的上方看看,應會有震動感,這就是梁丘穴。可以用指壓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壓時,震動會較強,因此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壓。微弱的刺激無法止住突然發生的心窩疼痛。這種狀況下要記住:用會痛的力量用力加壓。每次壓20秒,休息5秒再繼續。如此重複幾次,疼痛便會漸漸消退,效果確實是不可思議的。
4.揉肚臍
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按摩80—100下。可雙手交換著揉,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這樣的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能長期堅持下去的話,可對腸胃排洩起到有所改善的功效。建議大家在晚上上床後再進行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當身體出現亞健康的狀態時,我們還可以每天喝一杯養胃茶,這樣可以起到體內外雙修的功效。
我國古代醫學名著《本草綱目》曾記載了一個養胃的食方:丁香、猴頭菇、橘子皮、茯苓、大麥等食材按一定比例組合,泡茶飲用,可以有效的保護和養護胃部。很多的老中醫也推薦過這個小食方,符合藥食同源的道理。
丁香:如其名,丁香味道溫和清香,可以溫暖腸胃、清熱解毒,同時能降低油膩星食物所帶來的油量,治療腹瀉。
猴頭菇:具有健脾養胃、安神的功效 ,對體虛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症有功效。
沙棘: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的功效。
大麥:暖脾和胃,可用於輔助治療脾胃虛寒的症狀。還同時可以輔助降低血清膽固醇,促進細胞增生。
有時間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附近的超市或中藥店來購買以上的中草藥食材,自己按一定的比例來煮水喝或泡水喝。沒有時間的朋友們也不用擔心,醫生已經為大家嚴格選購好了,把上列食材加工好包裝成小袋的更方便的中草藥食材茶包。
質量保證,包郵到家,限時買二送一!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上方連結購買!!
結語:上面介紹的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比較簡單的,通過平時的某些動作和習慣,就可以讓我們的胃更加的健康,所以胃不好的朋友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