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語裡面有中文?
看過日漫或者日劇的人,就會發現,日語裡有很多漢字,即使不懂日語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但是,你如果一直這麼自信,可是會鬧出笑話的哦。不信的話,我們往下看。
你知道日語中的「泡湯」是什麼意思嗎?
你知道日語中的「人參」是什麼意思嗎?
你知道日語中的「主人」是什麼意思嗎?
你知道日語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嗎?
小南溫馨提示:所以你去日本旅遊,發現門店有個「湯」字,其實是泡澡的意思,並不是讓你去喝湯哦。「人參」在日語中,是胡蘿蔔,「主人」在日語中是「丈夫」,「大丈夫」則是沒關係的意思哦,各位學日語的同學,你們記住了嗎。
那為什麼,日語中會有這麼多漢字呢?
這就要從古時候說起啦,早期的日本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只有語言進行交流。
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日本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來到中國,漢字大量傳入日本,他們根據中文對日語文字進行了改革,擁有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
雖然中國的漢字已經融入到日本文化之中,但是很多字都是沒有辦法改良,只好保留。至此,完整的日本文字系統終於形成。但是,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前,漢字在日本文字系統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引進西學,這時他們發現西方的很多名詞無法用漢字翻譯。於是平假與片假便派上了用場。
而關於為什麼日本要用中國的漢字呢?
第一,前面已經交代了,漢字是遣唐使帶到日本後來演變成日本漢字。
第二,用漢字表達非常方便,比如,承 うけたまわ (承受的「承」,用一個漢字就表達了,如果沒有漢字的話就會比較麻煩,需要寫5個假名才可以。)
那麼現在的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