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吃的東西越來越講究,不僅要吃得飽,還得吃好,吃得有營養,包括以往小時候家裡很少吃的牛肉也成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道美食。
說到牛肉,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僅補氣健脾,常吃還能提高免疫力和促進骨骼增長,我國的傳統做法一般都是用來爆炒,或者燙火鍋,後來西方國家的牛肉吃法也傳到了我國,也就是牛排,也深受大家的喜歡,牛排吃法與我國牛肉吃法也有所不同,它是把一整塊較厚的牛肉切下來,用平底鍋煎至烹飪而成。
這種烹飪方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如果在家烹飪的時候沒掌握方法,一不小心做出來的牛肉就會又老又不好吃,完全沒有在餐廳吃的牛排好吃,那牛排怎麼做才又嫩又好吃呢。
首先我們買回家的牛肉,先用清水清洗乾淨,再用廚房紙吸乾牛肉表皮的水分,這樣做出來的牛排不會影響口感。
接下來我們需要用刀背在牛肉的兩面輕輕地拍幾下,增加牛肉的鬆弛度,這樣牛肉吃起來就不會太硬,也更有利於醃料的吸收。
處理好的牛肉依次加入,胡椒粉、少量食鹽,紅酒,生抽,稍微抓揉一下使之入味,再加入適量食用油拌勻(胡椒粉最好用現磨的胡椒粉,吃起來會更加入味,現在有一種現磨的胡椒粉瓶,用起來也很方便),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左右,如果是是第二天早餐吃,可以冷藏一晚上,第二天拿來出直接烹飪。
平底鍋中放油,放什麼油取決於自己的喜好,西方人喜歡用黃油或者橄欖油,不過我個人更喜歡用菜籽油,感覺煎出來味道會更香,大火把油燒熱後,放入醃製好的牛肉,煎到兩面牛肉縮緊,關中小火再煎至符合自己口感的熟度就可以了。
一開始用大火烹飪能快速封住肉的表層,把味道鮮美的肉汁封存在肉裡面,這樣做出來的牛肉吃起來的口感才會鮮嫩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