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許多人確實不種地了,他們是否已經富裕到可以坐享其成、衣食無憂的程度了呢
據我的觀察和了解,農村雖然比起以往,無論是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社會治安、基礎設施等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仍未達到可以提前退休享受人生的程度。當然,目前農村不種地的現象,也的確存在,許多留守婦女一天到晚就煮幾餐飯、搞搞衛生、打打麻將,基本不下地幹農活,表面上感覺農村人生活得相當愜意,好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事實上,農村大部分人的生活條件沒有表面看起來的那麼光鮮亮麗。別看現在鄉村幾乎家家戶戶住的是小洋樓,許多人出行有小車、摩託,其實很多人修房子還欠著債呢。可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民不種地了呢?
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吧。
種地效益低影響種糧積極性
現在種地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而收益卻沒有明顯提升。靠自己家的那一畝三分地,勉強餬口還行,但想致富就難上加難了,種糧積極性偏低。所以,農村青壯年勞力大多選擇外出打工,而留下的老人、婦女自然沒有能力種那麼多耕地。
外出務工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
那些在家不幹活,有空就打牌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家裡一定有人在外掙錢,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除了種點蔬菜,養點雞鴨供家庭所需外,沒有大面積種地的剛需。只要全力以赴打工掙錢,將修房子的債還清,安安穩穩過好日子就是比較完美的生活了。
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以前種地,從整地開始,到播種育秧、犁田耙田、田間管理、收割歸倉等一系列農活,全靠肩挑背扛,需要的工時、勞力、工具都很多,而現在基本以小型機械操作為主,不再需要牛來犁田耙田,更不需要傳統的人工來收割,既省力又省時。現在,有的農村還興起了另類的承包製,一些職業經理人將農民的水田以300元左右的單價承包下來,負責耕種全過程,農戶只管收糧入倉。所以,大部分人工被解放了出來,而牛也基本退出了耕種的歷史舞臺。
當然,說農民現在享受生活也無不妥。因為,享受生活並不在於金錢的多少,只要自己的內心足夠充盈,不盲目攀比,在農村天然的氧吧裡,享受著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高高興興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不就是一種享受嗎?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