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推出「盤點2020年」最後一個專題——「本應該是王炸,播出後卻讓人大失所望」的8部電視劇。
—8—
《在劫難逃》
豆瓣6.1分丨開播即巔峰,立馬跌谷底
2020年9月,《在劫難逃》開播後給人巨大的驚喜,本劇由懸疑劇金牌製作人五百執導,王千源和鹿晗搭檔主演。
五百製作過《白夜追兇》、《心理罪》等一批優秀作品,實力就不用多說了。
王千源在電影圈擁有一席之地,如今甚至成了「警察專業戶」,他在本片中出演警察自然也是駕輕就熟。
唯一讓人擔心的是鹿晗,一方面他公布戀情讓自己人氣受損,一方面他頂著精緻劉海出演的《上海堡壘》撲街,他的演技飽受詬病。
《在劫難逃》的出品人也回應,本來不敢和鹿晗溝通,怕他看不上這部網劇,沒想到鹿晗很爽快答應了,所以主創為他找來最好的主演團隊幫他完成演技的突破。
鹿晗很勇敢地飾演了一個反派,劇中他披頭散髮,帶著黑框眼鏡,時而瞪大眼睛露出抬頭紋,時而口吐白沫,毫不顧忌自己的形象,舉止間散發著一種變態殺手的氣質,讓人大呼意外。
在開播前幾集,鹿晗和王千源在劇中對壘不落下風,本劇時間循環的科幻設定也十分有趣,所以本劇豆瓣開分高達8.0分。
然而沒幾集劇情就急轉直下,在科幻的設定下,導演挖了一個又一個坑兒,結果填不上了,到了最後一集直接說是一場夢,前面的坑兒全是假的,這種填坑方式真就有點糊弄觀眾了。
另一方面,因為審查制度,本劇做了很多刪改,最後一集全部後期重新配音,演員的臺詞都換了,口型都對不上,這劇不撲就怪了。
最終《在劫難逃》豆瓣評分從8分暴跌到6.1分,鹿晗的轉型之作也在高開低走中匆匆收場。
—7—
《巡迴檢察組》
豆瓣6.6分丨到底是「人民的正義」還是「廣告的正義」?
這年頭,電視劇臨時換名字不罕見,但往往結局都不太好,比如《大秦賦》,又比如這部《巡迴檢察組》。
作為《人民的名義》續作,它原本有個更響亮的名字——《人民的正義》。
可是由於題材敏感,審查嚴苛,在開播前,主創臨時將劇名改成了更加低調的《巡迴檢察組》,於是「人民的正義」不見了,我們看到的是「廣告的正義」。
全劇插入廣告之多令人咋舌,開播前一個單獨廣告,一集有兩個硬廣告,片尾下集預告還有廣告,更可怕的是很多廣告是植入到劇情裡,甚至用演員的嘴說出來的。
比如于和偉在劇中跑酷時,出現了幾處電子菸廣告,韓雪這邊還是端莊的檢察官,下一秒就成了汽車廣告推銷員,劇中人物送禮都是送的同一牌子的禮品,一群大佬吃飯時,一個女士用生硬的口吻說:「買火車票用XX搶票速度很快。」
除了過多的廣告,本劇最大的問題是換了編劇。
原劇周梅森熟悉體制,描寫體制生活十分犀利,可是這部劇的編劇餘飛擅長寫刑偵局,《重案六組》、《永不消逝的電波》都是他的代表作,這使得《巡迴檢察組》作為一部刑偵劇看非常出色,可惜它非要「掛羊頭賣狗肉」。
第一集裡不少《人民的名義》中的老面孔一一登場,我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部《人民的名義2》,結果這幫熟面孔在劇中的戲份都不是太多,讓人大失所望。
最終《巡迴檢察組》豆瓣開畫6.9分,目前已經跌到了6.6分。
客觀來說,本劇低開高走,在遭到質疑後廣告收斂了很多,劇情也緊湊起來,于和偉飾演的另類檢察官也絕對出彩,觀眾口碑也開始回暖。
但先前的各種問題敗壞了劇集前期口碑,最終也只能收穫如此平庸的分數了。
—6—
《我是餘歡水》
豆瓣7.4分丨被「女拳」錘死是否活該?
4月的《我是餘歡水》在開播後被譽為「國產劇新標杆」,結果最後幾集卻上演了「自由落體」式口碑崩塌。
本劇改編自小說《如果沒有明天》,皮哥一口氣讀完後,覺得這是一部幽默詼諧又暗含諷刺的小說,按理說它拍成電視劇效果也不差的。
郭京飛的形象也很貼合小說中男主人公餘歡水,一個很喪的失意中年人,一次他被誤診得了「絕症」,一直唯唯諾諾的他徹底放飛自己懟天懟地,不曾想卻誤打誤撞迎來事業的起飛。
《我是餘歡水》在開播之初確實給人驚喜,社媒上每天有人發問「餘歡水今天逆襲了嗎」,它能一夜之間讓無數人追更靠的就是品質上的不落俗套。
但驚喜之餘這部劇也撞了「槍口」,最大的問題就是夾帶私貨,對女性不太友好,從原小說到劇版幾乎沒有一個好女人——餘歡水老婆是個見風使舵的主兒,餘歡水的同事是個石女,在大師指點下和餘歡水上床,最後的欒冰然雖然是個冰清玉潔的女孩兒,卻和油膩禿頂的餘歡水熱吻,書尾還黑化了一下。
儘管編劇對這部分進行了美化處理,但依然逃不過「女拳」的眼睛,特別是全劇結尾部分,欒冰然、餘歡水及幾位同事被綁架,綁架者赤裸裸地說:「你們女拳不是一直追求男女平等嗎?」
硬氣是真硬氣,但這句話直接把社媒上的女性用戶激怒了,一大波「拳師」跑到豆瓣上給這部劇打低分,再加上最後兩集注水品質大幅滑坡,同時又過於刻意地表達創作者某些觀點,本劇就這樣從8.5分跌到了7.4分。
就像一位網友評價的一樣:本來好好的劇情,非要往裡面摻老鼠屎,活該被女拳錘死。
—5—
《鹿鼎記》
豆瓣3.1分丨如此猴戲,十分荒唐
在去年,網上搞過一個投票:如果重拍,誰是最適合出演韋小寶的演員?
張一山高票排第一。
有人說,張一山就是為出演韋小寶而生的,在《家有兒女》中他古靈精怪,在《餘罪》裡他有勇有謀,新生代演員中想不出第二個比他更適合主演《鹿鼎記》的演員了。
導演馬進似乎看到了網友呼聲,立馬找來張一山拍出了新一版《鹿鼎記》,結果這部劇一在央視八套開播就遭到了口誅筆伐,豆瓣評分一度跌到了2.5分。
導演在創作之初就選錯了方向,《鹿鼎記》已經拍過好幾個版本了,周星馳、梁朝偉、陳小春和張衛健都有過精彩的演繹,想拍出新意很難,導演在開拍時想拍一版「卡通版《鹿鼎記》」,即演員要癲狂表演,像卡通人物一樣做出誇張的表情。
可是細數華語影壇,除了周星馳很難找出第二個這樣的演員,張一山自然也不行,在導演的要求下,他極盡誇張,最後生生把《鹿鼎記》演成了「猴戲」,導演要為這部劇撲街背第一口鍋。
張一山得背第二口鍋。
他在外形上就不過關,瘦得快脫相了,病懨懨的,毫無主角氣場。
而在表演上他的問題就是用力過猛,在《家有兒女》中他是個孩子,用力表演觀眾看著不出戲,可是到了《鹿鼎記》裡他都是奔三的人了,還是這麼表演,只知道放不知道收,分寸感拿捏很差,觀眾看幾分鐘他的表演就膩歪了,這部劇把張一山演技的缺點暴露無遺。
可悲的是,張一山在接受採訪時大言不慚地表示:「觀眾的批評我都看了,老演那麼好挺沒勁兒的。」雖然是玩笑之語,但態度的傲慢自負讓人很失望。
當年他和周冬雨一起出演《春風十裡不如你》,如今周冬雨已經成了「三金影后」,他還在原地踏步,再不思進取的話,等童星光環褪去他遲早要被市場淘汰。
—4—
《雷霆戰將》
豆瓣2.4分丨被封殺大快人心
2005年一部《亮劍》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李幼斌成功塑造了「另類英雄」李雲龍,15年過去了,這部劇早已超越了一部電視劇的意義,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精神符號,很多企業都會把「亮劍精神」作為企業文化去弘揚推廣。
萬萬沒想到,15年後這部劇被自己的「不肖子孫」毀了。
這部劇全名叫做《亮劍3之雷霆戰將》,片方在宣傳時一直把《亮劍3》作為最大的噱頭。
好吧,既然認了祖宗,你就好好拍,別砸了《亮劍》的招牌。
可導演似乎太過自信,玩起了創新,他拍攝了一部「抗日偶像劇」,塑造了一群頭上抹著髮膠,一邊打仗一邊撩妹的「抗日龍傲天」。
在劇中,戰士們住著別墅,女戰士露著大白腿,戰士臉磨皮到看不到一點瑕疵,主角妝厚到兩門義大利炮也轟不開。
這部劇侮辱了《亮劍》,侮辱了日本人,更侮辱了革命先烈,它上線短短幾天就被人民日報點名,之後匆匆下架大快人心。
而它豆瓣評分2.4分,也力壓《鹿鼎記》成為年度最低分。
—3—
《有翡》
豆瓣5.7分丨趙麗穎成小鮮肉墊腳石
2年前,趙麗穎在拍完《知否》之後就安心生娃去了,這部《有翡》是她的回歸之作,自然受到大家期待。
這部劇未播先火,在上線之前就上了好多次熱搜,整出了很多么蛾子。
先是趙麗穎在社媒上怒懟片方給關係戶加戲,壓榨了自己的戲份。
接著就是王一博獻唱主題曲被群嘲。
最終等劇集上線後,觀眾等來的卻是失望。
《有翡》是一部低配版的《楚喬傳》,儘管頻上熱搜,還有王一博這樣的頂流加持,依舊改變不了它羸弱的質感。
能明顯看出,趙麗穎在和片方撕破臉後,演這部劇略顯敷衍,很多戲份都是一個表情,而生完孩子想維持少女感也十分吃力。
而王一博就更差了,他的表演皮哥懶得吐槽了,關鍵是他的扮相也無法恭維。
趙麗穎為什麼會接這麼一部劇,唯一的解釋就是她想借著王一博的流量重新回歸觀眾的視線,希望她以後愛惜點自己的羽毛吧。
—2—
《最美逆行者》
豆瓣無分值丨被罵到關了豆瓣評分
今年最值得吹的就是我們的醫護人員,在特殊時期,他們無畏的表現鼓舞了無數國人。
《最美逆行者》作為一部特殊題材劇在開播前讓人無限期待,開播後觀眾原本想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禮,結果卻像吃了一隻蒼蠅一樣噁心。
這部劇為了搶「第一部」這個title,製作粗糙,製造地域矛盾,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小地方的人,還汙名化女性,熟悉的郭靖宇、楊志剛兄弟組合依舊還是那麼不爭氣。
現實中的女性是這場戰爭中的主力,可是在劇中,女司機卻畏畏縮縮不肯去前線,為了衝突強行搞對立,觀眾看了直罵娘。
此外全劇臺詞像背書,劇情也不吸引人,看完這部劇根本沒一點武漢的影子,能看出是趕工之作。
最終本劇上線後,知乎評分0.6,豆瓣評分2.4。
見勢頭不妙,本劇的豆瓣評分直接關閉了,這種「掩耳盜鈴」的手段讓人哭笑不得。
但是一部劇集的豆瓣評分被關閉實屬「罕見」,希望主創能把這種「能量」用到作品的打磨上,如果實在拍不出好品質作品,那希望有自知之明,至少別再佔用過多的影視資源。
—1—
《大秦賦》
豆瓣5.9分丨史詩級崩盤
最後要選擇一部「年度劇亡」的話,非《大秦賦》莫屬。
本劇是《大秦帝國》第四部,前三部分別是2009年的《裂變》(9.3分)、2013年的《縱橫》(9.3分)和2017年的《崛起》(8.5分),十年布局,終於迎來最終篇章,觀眾的期待值拉滿了。
它原來的名字叫《大秦帝國之天下》,開播前改成了《大秦賦》,讓人對這部劇的品質隱隱感覺一絲不安。
可是一開播,大家的顧慮打消了。
前幾集有兩大吸引人的點。
第一是戰爭場面宏大,劇中軍隊的陣法、士兵鋥光發亮的鎧甲,兩國間攻城略地的全景化展示比前三部高出了一個檔次,讓人大呼過癮。
第二是嬴政的父親嬴異人十分出彩,演員辛柏青生動詮釋了一個有情有義的帝王形象,其中現場吟誦楚歌,字字鏗鏘,辛柏青是劇集前期的MVP。
然而嬴異人去世後,本劇一步步走向崩塌。
最大的問題是演員張魯一,他是80年生人,飾演她母親趙姬的朱珠是84年生人,兩人飾演母子很有違和感。
張魯一是個好演員,他的長相也很符合歷史上秦始皇的長相,可是40歲的他一出場演的是14歲的嬴政,雖然他努力演出少年氣,但觀眾還是能清晰地看到他臉上的褶子。
皮哥就不懂了,那個演嬴政的小演員演技不錯,硬氣十足的,讓他多頂一頂怎麼就不行,幹嘛把張魯一架在火上烤?
張魯一在飾演秦始皇時,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傳統的秦始皇充滿了睥睨天下的霸氣,可是他卻詮釋出了始皇帝「怯懦」的一面,這讓觀眾大為不滿。
而此時富大龍剛好在《國家寶藏》第三季中出演了秦始皇,大龍就把始皇帝的霸氣詮釋得淋漓盡致。
觀眾為富大龍打call,藉此來揶揄張魯一,逼得百年玩社媒的富大龍還專門發了一條長文為張魯一鳴不平。
除了張魯一,飾演趙姬的朱珠也難辭其咎,本劇很多的篇幅放在她身上,《大秦賦》拍成了《大情婦》,可是她的演技撐不起這麼大的戲,和前幾部中飾演趙姬的寧靜一比差距巨大,讓人失望。
最後就是全劇的節奏比較差,全劇基本都在描寫後宮的爭鬥,觀眾想看秦滅六國的戰爭戲,看到的卻是如纏膠布一般的《甄嬛傳》,到了最後幾集秦始皇才記起要統一天下了,可是大部分觀眾早就中途棄劇了。
最終開畫8.9分的《大秦賦》一路暴跌到了5.9分,可怕的是它還有下降的空間。
《大秦賦》的崩盤國內罕見,放在國際上恐怕只有第八季的《權力的遊戲》可以與之「媲美」了。
以上就是2020年8部讓人無比期待又讓人大失所望的電視劇,皮哥原本想找10部,但找來找去只找到這8部,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說明國產劇的整體質量在上升,害群之馬在減少。
希望國產劇在2021年繼續發力,明年再盤點時,希望這個數字能減少到0。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