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東灘?鷸類鳥類單點環志數量居全球第一

2021-01-12 央視網

上海崇明東灘?鷸類鳥類單點環志數量居全球第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8日 10: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內容速覽]記者從全國「愛鳥周」在滬啟動儀式上獲悉,崇明東灘?鷸類鳥類單點環志的數量達到七千多隻,已居全球第一。

  中新社上海四月七日電(記者 常惠英)崇明東灘是長江口地區最大的、目前仍保持原始自然狀態的國家級保護區。今天,記者從全國「愛鳥周」在滬啟動儀式上獲悉,崇明東灘?鷸類鳥類單點環志的數量達到七千多隻,已居全球第一。

  業內專家說,通過崇明東灘的鳥類環志和遷徙能量生態學的研究,首次在國際上證實,一些長途遷徙物種,如斑尾滕鷸和大濱鷸等從澳大利亞起飛後直飛崇明東灘,途中未作逗留,其直線距離達到四千八百公裡,有些鳥類已經在這條線路上往返十多年,成為老「旅客」。

  「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是鳥類全球八大遷徙路線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承載著五百萬隻水鳥的生命旅程。每年春天,近百萬隻候鳥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出發,遠涉重洋,飛往中國崇明東灘休養覓食,恢復體能,然後繼續飛往中國北方或更遠的地方去繁衍後代。

  崇明島是中國內地最早開展鳥類環志工作地區之一。目前,崇明東灘已記錄到的鳥類有二百九十種,其中包括斑臉海番鴨、沙丘鶴、花田雞、長嘴鷸、遺鷗、黑嘴端鳳頭燕鷗等稀罕鳥種。由於每一隻鳥所戴環的編號不同,工作人員能準確的把每一隻鳥的一套數據記錄在案,匯總到全國鳥類環志中心,並與世界各國鳥類環志組織數據共享,為研究全球生態狀況、氣候變化、流行病傳播等提供重要數據。

  為進一步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鼓勵更多人士參與鳥類保護,今天上海還正式啟動「放飛心情——洲際遷徙水鳥認領活動」,市民申領的每一隻水鳥編號號碼全球唯一,可遠距離識別。

責編:潘雷傑

相關焦點

  • 崇明東灘迎來「鴴鷸大軍」
    在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鶴鷸。張斌攝  清晨的崇明東灘溼地上,金偉國穿著套鞋、戴著皮袖套,用竹哨仰天吹出悠揚的哨聲。「眼下是鴴鷸類候鳥的過境高峰,我每天都會捕獲幾十至上百隻不同品種的鳥兒。」  保護區一年四季都熱鬧  今年57歲的老金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鳥哨」的傳承人,也是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護鳥志願者。時值四月,在南方度過一整個冬天的鳥兒又開始了北遷繁殖之旅。
  • ...白鸛,東灘,白鶴,崇明,上海,東方,鶴群,越冬,南匯,鳥類,-上海...
    12月11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身影出現在崇明東灘。記者獲悉,從今年8月中下旬開始,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遷徙鳥類逐漸增多,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的遷徙鳥群在完成繁殖後,取道崇明東灘前往越冬地。
  •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蘆花輕淺處 飛鳥相與還
    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98 | 東灘歸羽 蘆花輕淺處 飛鳥相與還  名片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最東端,1998年成立,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在新生河口沙洲溼地保育、亞太區域遷移鳥類保護和履行國際溼地公約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吸引著全球研究鳥類及溼地生態系統的專家學者的目光
  • 環頸鴴:為什麼南匯東灘如此重要
    不過它只是2005年以來,在上海南匯東灘溼地記錄到的425種鳥類之一,上海一共記錄到的鳥類有大約500種,南匯東灘佔到了85%;我國的鳥類大約有1500種,南匯東灘佔到了全國的28%,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8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46種。自2006年以來,在南匯東灘記錄到的上海市新鳥種有41種,今年初更是記錄到了全國新鳥種——絲絨海番鴨。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南匯東灘會吸引這麼多的鳥類呢?
  • 聽說有個「1%」指標,對崇明生態島建設很重要!
    眾所周知,崇明正在建設世界級生態島。那麼,如何去衡量生態島建設的成效呢?在《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2010-2020年)》中,就把「全球種群數量1%以上的水鳥物種數」和森林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生態保護地面積比例、自然溼地保有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等23個指標一起,作為崇明生態島建設主要評價指標。
  • 在崇明與鳥兒的近距離邂逅……
    活動期間,小夥伴們可前往東灘溼地公園遊客中心前臺接待處領取觀鳥手冊與答題卡單頁,完成答題卡後可至遊客中心前臺接待處領取精美紀念品一份。崇明東灘,一個原生態的地方,水潔土淨,蘆葦蕩一望無際。北部、東部的泥沙淤漲迅速,灘涂上繁殖生長的和隨潮水而來的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為長途跋涉的候鳥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歇腳之地。
  • 上海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林業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打擊非法捕獵
    據專家介紹,上海位於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都會有上百萬隻候鳥經過上海,其中很多候鳥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通常9-10月是鴴鷸類的遷徙高峰,雁鴨類和鶴類則在10月-11月左右。2016年,野鴨等遷徙候鳥已經陸續到浦東、崇明等區域。賊鷗。
  • 上海哪座島珍稀植物最豐富?哪家城區公園鳥類最多?
    這些年來,上海基本建立了多種保護形式的溼地保護網絡,包括兩處國際重要溼地(崇明東灘和上同樣位於崇明的海市長江口中華鱘溼地自然保護區),三個國家重要溼地(崇明島溼地、金山三島溼地、長興島和橫沙島溼地)和四個自然保護區(九段沙溼地自然保護區,金山三島,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長江口中華鱘溼地自然保護區)。
  • 大江奔流|盛夏搖籃曲 崇明東灘候鳥繁殖高峰 -鸊鷉,黑嘴鷗,反嘴...
    原標題:黑水雞、鳳頭鸊鷉、小鸊鷉、普通燕鷗、黑嘴鷗、反嘴鷸、金眶鴴、環頸鴴等水鳥均在生態修復區內有大量繁殖。來到東灘繁殖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嘴鷗,頭部和喙均為黑色,眼後生有一道顯著白色半圓,是傳統國畫中常見的珍稀鳥類。
  • 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白腰朱頂雀,體型似麻雀,主要...
    5月6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調查過程中記錄到白腰朱頂雀1隻。這是東灘保護區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白腰朱頂雀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體型似麻雀,體長約13釐米。額和頭頂深紅色,眉紋黃白色;喉、胸均粉紅色,下體餘部白色。雄性幼鳥與雌鳥同色,但下體沾黃色。
  • 北方稀客出沒上海 崇明東灘保護區首次記錄到白腰朱頂雀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8日報導:常見於北方的白腰朱頂雀,出現在了上海。近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調查過程中記錄到白腰朱頂雀1隻,這是東灘保護區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白腰朱頂雀(學名:Acanthisflammea)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體型似麻雀,體長約13釐米。額和頭頂深紅色,眉紋黃白色;上體各羽多具黑色羽幹紋;下背和腰灰白色,而沾粉紅色,翼上具二條白色橫帶;喉、胸均粉紅色,下體餘部白色。雄性幼鳥與雌鳥同色,但下體沾黃色。
  • 「探索」崇明冬季觀鳥攻略來了,帶你探秘飛羽世界
    冬日裡,不妨赴崇明東灘,體驗一場觀鳥之旅吧↓東灘溼地公園東灘溼地公園位於崇明島的最東端,毗鄰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鳥類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園區總規劃面積6.49平方公裡,現對外開放面積為1.81平方公裡,水域面積佔總面積的60%,園區內種植了260多種植物,園內已發現鳥類有159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4種,公園自然的生態系統為候鳥棲息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 - 上海林業篇
    崇明東灘崇明東灘保護區位於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最東端,處於長江核心部位,總面積 241.55 平方公裡,是以鴴鷸類、雁鴨類、鷺類、鷗類、鶴類等5大類遷徙鳥類為代表,以河口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每年在保護區棲息和過境的候鳥數量達百萬隻,是中國水鳥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
  • 上海已形成至少四類野生動物生存環境 遷徙鳥類開始常駐
    原標題: 遷徙鳥類開始常駐,小區裡動物排隊「遊街」,上海已形成至少四類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留在了上海,帶著雛鳥在水裡遊泳;還有貉和狐狸在近郊小區裡進進出出,列隊行走,被監控探頭拍下。而野生動物專家表示,上海已培育養護出至少四類適宜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包括東灘溼地、橫沙溼地、松江天馬山、佘山以及幾大森林公園和郊區綠地林帶等等。
  • 趣兜風帶你了解,崇明島東灘的最佳自駕玩法
    說到上海,大家的印象都是高樓大廈,作為魔都存在,其實作為上海的後花園,崇明島,還是很適合自駕遊玩的。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線路就是有「東海瀛洲」美稱的崇明島,一路上我們會體驗到崇明島美麗的綠色生態和特色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的崇明島之旅,是從陳海公路開始,一路開到灶文化博物館。
  • 上海崇明東灘:千鷸萬鶴自在舞(美麗中國·夏之溼地)
    圖為夕陽下的東灘溼地。  黎 軍攝(人民視覺)  開欄的話  溼地是重要的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我國溼地資源豐富,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的有47處。在全球溼地生態系統退化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溼地保護率大幅提升,管護成就舉世矚目。從今日起,本報推出「美麗中國·夏之溼地」系列報導,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深入報導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溼地生態修復、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努力。    本報上海5月10日電 (記者姜泓冰)正是初夏草長鶯飛時。
  • 崇明東灘溼地發現水雉 被稱為淡水溼地上姿態最優美的鳥
    崇明東灘溼地發現水雉 被稱為淡水溼地上姿態最優美的鳥 2012年8月2日   近日,崇明東灘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園內的菱角田內發現了一隻漂亮的水鳥,經拍照分辨,該鳥是有「凌波仙子」之稱的珍稀鳥類水雉,又被稱為菱角鳥
  • 上百萬隻候鳥崇明歇腳,上海護鳥行動正在進行……
    每年,全球有數十億隻候鳥會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進行跨越洲際的遷徙。我國長江口的崇明島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是西伯利亞至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航線上的最佳歇腳點,每年在此聚集的鳥類有上百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