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客出沒上海 崇明東灘保護區首次記錄到白腰朱頂雀

2020-12-05 環京津新聞網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8日報導:常見於北方的白腰朱頂雀,出現在了上海。近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調查過程中記錄到白腰朱頂雀1隻,這是東灘保護區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

白腰朱頂雀(學名:Acanthisflammea)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體型似麻雀,體長約13釐米。額和頭頂深紅色,眉紋黃白色;上體各羽多具黑色羽幹紋;下背和腰灰白色,而沾粉紅色,翼上具二條白色橫帶;喉、胸均粉紅色,下體餘部白色。雄性幼鳥與雌鳥同色,但下體沾黃色。

白腰朱頂雀棲息於溪邊叢生柳林、沼澤化的多草疏林內和櫟、榆等幼林中;在遊蕩和遷徙時,也見於各種喬木雜林和林緣的農田及果園中。除繁殖期多成對活動外,常成5-7隻或10多隻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有時亦見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以高梁、小米和蕎麥等穀物為食。也吃食大量種子和一些昆蟲。

白腰朱頂雀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北方地區,在上海的記錄比較稀少。此次保護區記錄到的個體發現於東灘保護區生態修復區隨塘河邊的灌叢地帶。

相關焦點

  • 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白腰朱頂雀,體型似麻雀,主要...
    5月6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調查過程中記錄到白腰朱頂雀1隻。這是東灘保護區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白腰朱頂雀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體型似麻雀,體長約13釐米。額和頭頂深紅色,眉紋黃白色;喉、胸均粉紅色,下體餘部白色。雄性幼鳥與雌鳥同色,但下體沾黃色。
  • ...白鸛,東灘,白鶴,崇明,上海,東方,鶴群,越冬,南匯,鳥類,-上海...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13日報導:「稀客」來了!12月11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身影出現在崇明東灘。記者獲悉,從今年8月中下旬開始,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遷徙鳥類逐漸增多,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的遷徙鳥群在完成繁殖後,取道崇明東灘前往越冬地。
  • 上海崇明東灘?鷸類鳥類單點環志數量居全球第一
    上海崇明東灘?鷸類鳥類單點環志數量居全球第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8日 10: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內容速覽]記者從全國「愛鳥周」在滬啟動儀式上獲悉,崇明東灘?
  •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蘆花輕淺處 飛鳥相與還
    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98 | 東灘歸羽 蘆花輕淺處 飛鳥相與還  名片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最東端,1998年成立,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在新生河口沙洲溼地保育、亞太區域遷移鳥類保護和履行國際溼地公約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吸引著全球研究鳥類及溼地生態系統的專家學者的目光
  • 崇明東灘迎來「鴴鷸大軍」
    在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鶴鷸。張斌攝  清晨的崇明東灘溼地上,金偉國穿著套鞋、戴著皮袖套,用竹哨仰天吹出悠揚的哨聲。這是崇明全域禁獵後的首個候鳥北遷繁殖季,工作人員預計,今年過境的鴴鷸類鳥類數量將達3萬餘只,大多數將停留到春末夏初。  每年水鳥遷徙所經過的地理路線被稱為遷飛區,全球共有8條主要遷飛區,崇明東灘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一站。
  • 我省高峰鳥類保護環志站傳喜訊 環志鳥白腰朱頂雀被荷蘭回收(圖)
    (環號A421324,雌性)於今年11月13日在荷蘭被回收,這是荷蘭首次回收到中國環志鳥。此前,我省漠河曾經回收到荷蘭環志的一隻白腰朱頂雀。科研人員認為,本次荷蘭回收到我省環志的白腰朱頂雀,再次證明了這條遷徙路線的確實性。  近幾年,高峰鳥類保護環志站接連創造值得驕傲的記錄:2003年2月10日,挪威回收到由該站於2001年10月24日環志的一隻白腰朱頂雀。這是世界鳥類環志開展100多年來,歐洲回收到的第一隻中國環志鳥。
  • 白腰朱頂雀的「春天」
    白腰朱頂雀的「春天」 2013年11月14日 08:44    來源: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破獲或查處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非法狩獵案等案件172起,查獲白腰朱頂雀、花尾榛雞等野生鳥類500餘只,收繳並銷毀非法捕獵工具1200餘個(片),為野生候鳥安全過冬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 黑龍江白腰朱頂雀經過兩年艱苦飛行終抵挪威
    東方網2月21日消息:記者從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獲悉:我省高峰鳥類環志站2001年環志的一隻白腰朱頂雀在挪威被回收。據悉,這是我國開展鳥類環志20年、世界開展鳥類環志100年來歐洲國家回收到的首隻中國環志鳥。2月11日,一位挪威鳥類環志員發現了一隻腿有環志的白腰朱頂雀,通過閱讀才知道是中國環志的。
  • 趣兜風帶你了解,崇明島東灘的最佳自駕玩法
    說到上海,大家的印象都是高樓大廈,作為魔都存在,其實作為上海的後花園,崇明島,還是很適合自駕遊玩的。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線路就是有「東海瀛洲」美稱的崇明島,一路上我們會體驗到崇明島美麗的綠色生態和特色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的崇明島之旅,是從陳海公路開始,一路開到灶文化博物館。
  • 大江奔流|盛夏搖籃曲 崇明東灘候鳥繁殖高峰 -鸊鷉,黑嘴鷗,反嘴...
    來到東灘繁殖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嘴鷗,頭部和喙均為黑色,眼後生有一道顯著白色半圓,是傳統國畫中常見的珍稀鳥類。  摘要:盛夏季節,正值候鳥繁殖高峰時節,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各種鳥類忙著求偶、孵卵、育雛,鬱鬱蔥蔥的蘆葦蕩裡鳥鳴聲不絕於耳,仿佛一首美麗的搖籃曲。  盛夏的崇明東灘,蘆葦青青,滿目綠色隨風搖曳,讓人心情愉悅。
  • 極北朱頂雀,又名朱頂,屬雀行目、雀科
    極北朱頂雀又名朱頂。屬雀行目、雀科。見於我國的有黃嘴、赤胸、白腰、極北四種,它們都在北方繁殖,秋冬逐漸南遷。上海見於冬季,有時成小群夾雜在黃雀群中。極北朱頂雀,體小(13釐米)的偏白色雀鳥。翼近黑,頭頂有紅色點斑,頦黑。
  • 在崇明與鳥兒的近距離邂逅……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案例展 候鳥與您相約東灘 ——東灘溼地公園實踐案例展 地點:東灘溼地公園
  • 崇明西沙躋身國家級溼地公園 "家底"剩多少將啟動調查
    在上海,溼地就是城市的肺。據說,天氣好的時候,西沙溼地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可以達到3000個,而市區負氧離子一般只有100-200個。目前申城向市民開放的大型溼地公園有7家,其中崇明西沙溼地剛晉級成為申城首個國家溼地公園。崇明有關方面表示,將著力讓它成為更好的休閒旅遊之處。成為國家溼地公園,意味著保護比開發更重要,這對西沙溼地來說,是壓力,也是挑戰。
  • 崇明東灘溼地發現水雉 被稱為淡水溼地上姿態最優美的鳥
    崇明東灘溼地發現水雉 被稱為淡水溼地上姿態最優美的鳥 2012年8月2日   近日,崇明東灘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園內的菱角田內發現了一隻漂亮的水鳥,經拍照分辨,該鳥是有「凌波仙子」之稱的珍稀鳥類水雉,又被稱為菱角鳥
  • 近期南匯東灘連續發現白眶鶲鶯等罕見鳥類新品種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適逢鳥類遷徙高峰,大量候鳥在上海過境,不少觀鳥愛好者在南匯東灘連續觀測到了白眶鶲鶯、克氏冠紋柳鶯和棕臉鶲鶯等較為罕見的鳥類,刷新了上海鳥類品種新紀錄。  4月11日,觀鳥愛好者楊志棟在南匯東灘發現一隻白眶鶲鶯,僅過了兩天,又有鳥友在相同的地方再次觀測到白眶鶲鶯。
  • 2萬多隻雁鴨正在崇明嬉戲,觀鳥已入黃金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從北方飛來的候鳥大軍已經陸續抵達崇明東灘。 視頻由於上海崇明區提供 剪輯 王思琪(01:01)這幾天,從北方飛來的候鳥大軍已經陸續抵達崇明東灘。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裡,枯色的蘆葦蕩掩映著水面,水裡的葦草稈清晰可見,不少雁鴨扎堆聚集在水面嬉戲玩耍。成群結隊的雁鴨將這裡度過一整個寒冬,待到來年開春時,再陸續離開。11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從上海崇明區獲悉,到年底之前,市民可以抓住觀賞候鳥的黃金期前往東灘溼地接近大自然、放鬆身心。
  • 查獲129隻白腰朱頂雀 大林公安打擊非法狩獵再獲戰果(通訊員戴雨薇)
    查獲129隻白腰朱頂雀 大林公安打擊非法狩獵再獲戰果(通訊員戴雨薇) 2020-11-21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近日發現至少10隻黑臉琵鷺 為全球瀕危鳥種
    近日,上海野鳥會組織會員分別前往崇明東灘、崇明北湖以及南匯東灘進行今年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其中,在崇明北湖觀測到2隻,在南匯東灘觀測到至少8隻,在崇明東灘未觀測到黑臉琵鷺。這是上海歷史上單次觀察到的最大黑臉琵鷺群。不過,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表示,1月和4月情況是不同的,1月是過冬的黑臉琵鷺,而4月是往北方遷徙繁殖路過上海的黑臉琵鷺。[新聞連結]黑臉琵鷺被列為全球瀕危鳥種,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在朝鮮及中國遼寧沿海繁殖,越冬範圍南至東南亞。在我國,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環頸鴴:為什麼南匯東灘如此重要
    不過它只是2005年以來,在上海南匯東灘溼地記錄到的425種鳥類之一,上海一共記錄到的鳥類有大約500種,南匯東灘佔到了85%;我國的鳥類大約有1500種,南匯東灘佔到了全國的28%,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8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46種。自2006年以來,在南匯東灘記錄到的上海市新鳥種有41種,今年初更是記錄到了全國新鳥種——絲絨海番鴨。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南匯東灘會吸引這麼多的鳥類呢?
  • 上百萬隻候鳥崇明歇腳,上海護鳥行動正在進行……
    我國長江口的崇明島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是西伯利亞至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航線上的最佳歇腳點,每年在此聚集的鳥類有上百萬隻。近日,跟隨上海市公安邊防總隊崇明邊防大隊的官兵深入崇明島和橫沙島腹地,實地體驗護鳥行動。 ▲劉浩 攝12月13日中午,東灘氣溫接近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