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阿穆爾潛艇無法改變日美對華水下絞殺態勢

2021-01-08 環球軍事

眾所周知,日、澳、美依靠一支性能先進且數量龐大的固定翼航空反潛力量,建立了一個嚴密的反潛體系,對中國海軍的水下潛艇資產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空前壓力,從中國渤海灣到南海曾母暗沙的廣闊海岸線成為日美澳三國扼殺中國的「死亡之弧」:中國的海上航道被日美澳三國的潛艇暗布殺機,中國的水下戰略核力量被日美澳三國封殺在近海難以施展,中國的潛艇剛剛出了海港就被跟蹤盯梢。。。水下,這個國人並不太關注的領域,中國海軍「壓力山大」!這場水下的靜默較量將關係到中國未來的國家命運以及整個華夏民族的未來。

由於從東海大陸坡開始海水深度迅速增大,因此海槽的保護作用逐漸淡化,潛艇至此可以脫離海槽自由行動,反潛兵力難以預測其航道進行攔截。而且衝繩海槽正處在臺灣東部-琉球群島強地震帶上(系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活動頻繁震級較高),微弱地震頻繁,導致由地震、海底火山爆發、微地震、大尺度湍流和遙遠的風暴所產生極低頻海洋背景噪聲較大,由地震導致的10赫茲頻段背景噪音高達100分貝,對測量潛艇低速活動時主要噪音頻段的10赫茲噪音非常不利。

衝繩海槽以東是露出海面的琉球群島、九州島及各島嶼在水下的島架,島架寬度九州島處為30-50海裡,琉球群島附近為2-20海裡;該區域地形複雜,水深變化大,沙灘、巖灘、海底山脈眾多,各島嶼間航道廣泛,不利於反潛兵力封鎖。日本海上自衛隊為了及早發現、跟蹤我國潛艇活動,不得不越過不利於反潛兵力攔截的衝繩海槽和琉球島架區域,派潛艇在東海大陸架海區和東海槽西側執行巡邏警戒任務;同時日本的P-3C反潛機也持續在東海槽海區巡邏,壓制我軍潛艇上浮充電;水面艦艇作為機動兵力臨時出動,封鎖各條海峽。

我們可以發現日、澳、美依靠一支性能先進且數量龐大的固定翼航空反潛力量,建立了一個嚴密的反潛體系。並且利用這支巡邏區域大,反潛效率高的航空反潛力量,彌補了第一島鏈上作戰面積廣闊的不利條件。再通過日、澳、美之間信息交換能力強的傳統優勢,最終整合起一個集快速召喚的水面艦船、應召艦載直升機、和水下潛艇組成的一個多平臺多層次高效率的強大聯合反潛體系。而這個體系精準的抓住了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目前以柴電動力潛艇為主,水下續航力短這一主要弱點。憑藉數量龐大且性能優秀的固定翼航空反潛機群,設置超出我柴電動力潛艇一次充電水下最大續航裡程的密集航空反潛巡邏區域,最終達到了有效遏制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在第一島鏈和臺海區域進行作戰的這一戰略性目標。不得不說在人民海軍潛艇部隊主戰潛艇的種類不發生結構性變化前,這一以航空反潛力量為先導的戰略反潛體系是建設的相當成功的,而日、澳、美一方的戰略反潛目標是完全能夠達到的。對於我人民海軍來說,由於潛在作戰對象這一有效得戰略反潛體系,就意味著目前仍以柴電動力潛艇為主的我潛艇部隊,處於被戰略性遏制的極端不利態勢中。(鳴謝:凌)

相關焦點

  • 水下漆黑暗無天日:潛艇兵如何能在潛艇裡堅持生活戰鬥幾個月?
    目前為止,潛艇潛航時間最長的記錄是由中國核潛艇創造的,1985年11月25日至1986年2月18日,我海軍核潛艇進行了最大自給力考核長航試驗,創造了連續潛航90天1小時07分鐘的世界紀錄。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常規潛艇在水下連續潛航一個月也不是什麼難事。
  • 為什麼說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十分艱苦呢?
    相信一提到解放軍潛艇兵,很多人都是為之很羨慕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潛艇兵的夥食方面的待遇了,要知道,現如今解放軍的夥食標準裡面最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水下生活的時候,沒事做還可以看看水下的生物們。但是,不好意思,今天又來給大家潑冷水,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可沒有那麼好!要知道近年來潛艇部隊迎來了一次大的發展,因為各種先進的設備相繼投入使用,所以潛艇兵們在水下生活的時間比以前要更加長久了,水下的生活可不想我們想像中那種多姿多彩,相反是相當艱辛的,要知道第一個就是潛艇完全封閉的。
  • 二戰一匪夷所思的遭遇戰,英海軍潛艇慘遭切割,水下躲12小時逃生
    甚至在1944年2月14日於馬六甲海峽發生的一場遭遇戰中,Tally-Ho擊沉了德國UIT-23指揮潛艇,艇長的戰術才能可見一斑。艇長認為這兩艘船可能是友軍,因為此時英國海軍的另兩艘T級潛艇也在該海域活動,因此立即改變航向以避免與迅速接近對方相撞。 但是在艇員使用手提閃光信號燈向對方打信號時,卻獲得了直接改變航向並拋投深水炸彈的激烈反應,毫無疑問,它們是敵艦!此時靠得最近的一艘船隻已經開始向Tally-Ho開炮射擊並衝了過來。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網絡媒體國防行】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中新網7月26日電(記者 張尼)床板寬度不足五十公分、艙內平均溫度高達30多攝氏度、一周只能洗一次澡……這些在常人看來難以忍受的生存環境,恰恰是潛艇兵們出海時要面對的常態,在堅守軍人職責的同時,他們也在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1927年法國開始建造絮庫夫號潛艇,雖然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附加限制,要求籤約國大型潛艇標準排水量不超過2800噸,艦炮口徑不超過150毫米,不過法國還是堅持將該艇保留了下來,不過該級艇只建造了這一艘,也就是絮庫夫號。
  • 這種鯊魚堪稱「水下平頭哥」,常常攻擊深海潛艇,美軍曾深受其害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水下有一種鯊魚雖然個頭不大,但是敢於主動攻擊核潛艇。網友們將之與陸地上的平頭哥對比,認為兩者的戰鬥力有得一拼,於是這種鯊魚也被戲稱為「水下平頭哥」。    「水下平頭哥」的學名叫著雪茄達摩鯊,因為外形與雪茄有幾分相似而得名。它的體長平均在30-50釐米,這樣的噸位在鯊魚中只能算是「嬌小玲瓏」。但它的攻擊力一點也不弱,它可以最深潛入海底3500米左右。
  • 為啥各國部隊中,待遇最好的是潛艇兵?水下生活普通人一天受不住
    導語:為啥各國部隊中,待遇最好的是潛艇兵?水下生活普通人一天受不住眾所周知,在各國部隊中擁有很多兵種,每個兵種的職責都大不相同,主要被分為海面作戰的海軍、地面上作戰的陸軍以及空中作戰的空軍三個兵種。而潛艇兵則是海軍部隊的一種,潛艇兵是海軍中的一特殊兵種。同時也是各國待遇最好的兵種之一,往往是陸軍工資待遇的三倍,所以很多人都十分羨慕潛艇兵這一職業。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潛艇兵的,能得到如此高的工資待遇,要求自然也會比普通士兵高很多。潛艇兵跟普通士兵不一樣,要想成為潛艇兵就必須經過文化測試、心理測試還有身體測試。
  • 【網絡媒體國防行】海底也有詩和遠方 體驗潛艇兵神秘的水下生活
    【網絡媒體國防行】海底也有詩和遠方 體驗潛艇兵神秘的水下生活 原標題: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宋玟瑾)「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 美國常規動力潛艇的絕唱 現代潛艇的探路者——「長頜須魚」級
    1952年3月,排水量1837噸的AGSS-569「大青花魚」號常規試驗潛艇開工建造,次年8月1日服役。自服役之日起,「大青花魚」號就不斷接受改造,進行不同項目的驗證,包括材料(HY-80鋼)、動力(銀鋅電池組)、聲吶(數字式多波束掃描聲吶)、尾舵(十字舵和X型尾舵)、艇型(水滴形),單葉螺旋槳等等。
  • 「水下拖拉機」被棄!俄軍放棄雙殼艇,轉身學習美國單殼潛艇技術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和俄羅斯(蘇聯)的潛艇建造都分別堅持著自己的特點,今天來看,兩家也是各有特色。從現代化潛艇的設計來看,主要有兩種,即雙殼體潛艇和單殼體潛艇。俄羅斯潛艇代表雙殼體潛艇,而美國潛艇則基本代表單殼體潛艇。
  • 後悔放棄常規潛艇部隊?美海軍司令部:有一種潛艇比核潛艇還厲害
    1990年,美國海軍長頜須魚級常規潛艇「藍背魚」號正式退役,標誌美國潛艇部隊正式進入全核動力時代,自此美國海軍中再無常規動力潛艇。美國海軍認為,核潛艇比常規潛艇具有全方位優勢,沒有必要保留常規潛艇部隊。
  • 【智庫聲音】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公布稱,這種鋰電池的容量可達鉛酸電池的兩倍以上,因此該艇在不使用AIP動力系統的前提下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下航行時間,尤其是可以較長時間的維持較高的航速。 「大鯨」並非日本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潛艇(或者說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於2018年下水,今年3月5日宣布入役。
  •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今年10月14日,神戶三菱重工造船廠舉行了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下水儀式。「大鯨」級是日本繼「蒼龍」級後的一款新型常規潛艇。
  • 中國潛艇讓美航母官兵目瞪口呆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導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31日發布的題為《照片顯示海軍潛艇「擊沉」英國航母,中國應感到擔憂》的文章稱,在一次軍事演習中,一張處於英國航母打擊範圍內的美國核動力潛艇潛望鏡露出水面的照片,有力地提醒著我們海軍作戰最重要的事實。
  • 臺媒:解放軍欲造60艘056艦 組"狼群"威懾美潛艇
    (原標題:臺媒:解放軍欲造60艘056艦 組"狼群"威懾美潛艇)
  • 兩國或將籤臨時緩解協議,華取消訪問美農場,再購美大豆、豬肉!
    摘要:兩國或將籤臨時緩解協議,華取消訪問美農場,再購美大豆、豬肉!|兩國將在10月進行高級磋商【中油網】訊:9月30日消息,路透社稱,中國購買購買美國豬肉會被大豆等美農產品是美國和中國達成協議的關鍵,以結束一年多來兩國的雙邊貿易紛爭。
  • 潛艇兵是如何堅持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的?看完真的覺得軍人太偉大
    潛艇兵是如何堅持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的?看完真的覺得軍人太偉大了潛艇兵是個很辛苦的職業,在水下的潛艇中執行作戰任務的士兵,通常要在海上待非常長的時間。中外潛艇部隊的經驗表明,潛艇兵長時間的水下生活,會造成艇員體質明顯下降,出現失眠、頭暈、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血壓降低、腰腿疼痛、皮膚潰瘍等症狀。外軍核潛艇極限長航歸來時,許多艇員是被擔架抬下艇的。所以,讓潛艇裡的官兵在海下如何待上幾個月都能保持戰鬥力,這是世界各國海軍都在認真研究的問題。士兵在海底下生存幾個月如何保持正常戰鬥能力,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來說。
  • 手指長短的鼓蝦:水下神槍手,一錘打出4700度高溫,威脅潛艇
    水下神槍手鼓蝦也不例外,它們為了捕食而進化,獲得了「水下神槍手」的稱謂。鼓蝦的螯相互拍擊的聲音,不僅是它們相互之間交流的「語言」,也是能致敵人於死地的武器。小蝦和體型小的魚都是它們的獵物,只要在一定範圍內,它們拍螯產生的聲音,足以將小蝦和小魚拍暈。
  • 我國水下通信新突破,世界首次模仿鯨魚聲音傳訊息,潛艇衛星直鏈
    但是在水下,通訊就不是那麼方便了,水下通訊一直是通信發展的一個難題,主要是由於通道的多徑效應、時變效應、可用頻寬窄、信號衰減嚴重,特別是在長距離傳輸中水下通信相比有線通信來說速率非常低,因為水下通信採用的是聲波而非無線電波。
  • 美發明超強水下機器人不用擔心,中國漁民手上一法寶可輕鬆應對
    隨著科技的發展,海底這片神秘莫測的地方已逐漸成為人類的探測之地,幾十年前人類就發明了潛艇,現在人工智慧發展迅猛,又出現了一款海洋神器,就是水下機器人。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有纜遙控型,用於水下觀測與水下作業等,還有一種是無纜自主型,它涉及到大量水下的自主決策,而這種也是人工智慧應用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