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發商建設的小區樓房大部分都是超過20層的高層住宅,特別是地段較好、配套成熟、交通便利的中心區域,有些開發商是恨不得把樓層都建到50多層,就算不到50多層,至少也有20多層或者30多層。
在很多大城市,除了別墅外,現在都是高層住宅越來越多,多層住宅(6層以下)越來越少,很多人去售樓部買房,大都只能從20多層或者30多層高的電梯房中選擇。大城市的土地「寸土寸金」,高層住宅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解決了更多人的居住問題,這確實很好,但是高層住宅也透支了未來房產的價值或者未來房產的升值空間。
因為高層住宅在幾十年後很難拆遷或者是幾乎沒有開發商願意拆遷,由於20多層或者30多層高的電梯房再拆遷重建,開發商要想賺錢只能拆遷建成40多層或50多層的樓房,但是這根本不實用也很難都這樣操作,所以高層住宅在幾十年後都變成「老破舊」了,該怎麼辦?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如果以後高層住房都變成「老破舊」了,業主們該怎麼辦?內行人表示有2種選擇,而網友的評論最「實在」!可能有些人會認為幾十年後的事情很難說,現在考慮還太早,活在當下才重要,不必杞人憂天,但是筆者認為這不是杞人憂天了,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可以說是未雨綢繆。
選擇一:業主在房子變成「老破舊」、變成危房之前搬離。
這是最直接的方法,當幾十年後高層住房都變成「老破舊」了,房子住不了了,搬離找其他房子住就好了。如果國家拆遷,那麼就等著收補償;如果房子不拆遷,反正房子也在那,眼不見為淨,不用管了。在幾十年後,很多業主都會遇到這個問題,這不是個例,沒必要太操心,跟著國家政策走,跟著大眾走準沒錯。
選擇二:業主自發籌錢重建
還有一個比較有效的選擇,就是當高層住宅老化成為危房後,產權還遠遠沒有到期時,開發商如果不願意拆遷重建,那麼該棟樓或者該小區的業主可以自發籌錢找人將房子重建。這樣操作雖然會比較耗時耗錢耗精力,但是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特別是在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子,一套房買的時候已經花了上百萬或上千萬,讓房子變危房後空置或者不管確實有些可惜,還不如業主自發籌錢重建,能將產權更有效的利用起來,並且也不用擔心產權到期怎麼辦,一般都會自動續期的。
網友的建議和評論:
先住了再說,50年後的事情也看不見了,讓下一代人去解決,現在先亨受眼前的幸福時光。
現在科技發展越來越快,建築新材料會層出不窮,也許舊房不用拆,照著舊房的房型結構,只需幾天的時間,就更換了鋼筋和水泥,且換上的新材料更牢固。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大城市的房子值錢的不是鋼筋水泥,而是鋼筋水泥圍起來的空間。換句話說,北京、上海價值幾百萬上千萬的房子,其實花幾十萬就可以重建一遍。幾十上百年後科技進步,拆遷重建的花費可能更少。到了無法再住非折不可時,相關部門出面組織,每家出建築成本費,重建就是了。誰要不願出,這筆錢給你,自己找地方住去吧。
現在擁有多層房子才是王道,開發商願意拆多層住宅,但房子被拆後,業主仍然只能買高層,因為現在很多地方就沒有多層的新房賣了。要想住多層的房子估計只有別墅了,或者只有去買遠郊的度假房,大城市現在大部分都是高層樓房了。
等不到高層老化,就又換人住了。現在的高層都新樓房,有幾個是從出生就一直住一個樓裡不挪地方的,誰能等到七十年房子到期。幾乎沒有!
互動:當高層住房又老又舊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