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軌道交通,又稱上海地鐵,其第一條線路於1995年4月10日正式運營,是繼北京地鐵、天津地鐵建成通車後中國內地投入運營的第三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也是目前中國線路最長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截止2010年4月20日,上海軌道交通線網已開通運營11條線、266座車站,運營裡程達410公裡(不含磁浮示範線),另有全線位於世博園區內,僅供世博園遊客和工作人員搭乘的世博專線,近期及遠期規劃則達到510公裡和970公裡。目前,上海軌道交通的總長超過400公裡,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交軌圖
上海地鐵實拍
2-東京地鐵系統擁有13條線路,220多座車站,線路總長312.6公裡。東京地鐵的日平均客流量為800萬人次,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系統。早在1927年12月就開通了銀座至淺草寺的路段,因而是亞洲最早有地鐵的城市。1955年以後,都市化迅猛發展,為了解決這些人口的出行需求,軌道交通便成為首選,地鐵也由此發展起來。東京地鐵線網由東南海濱的城市中心向北、向西扇形發展,呈放射式布局,並與市郊鐵路銜接聯運。目前東京地鐵系統有兩家運營公司組成,一家是東京地鐵公司(Tokyo Metro),還有一3家是都營地鐵公司(Toei Subway)。
東京交軌圖
東京地鐵實拍
3-聖彼得堡(又名列寧格勒)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有3條地鐵線,總長64.5公裡,四通八達。地鐵站一般都設在商店的低層或十字街頭的地下人行道裡,有的就直接與火車站的地下通道相連,而且每個地鐵出口都設有各種公交車站。
聖彼得堡交軌圖
4-伊斯坦堡地鐵
全球最短的地鐵,第一條地鐵全程僅2站。地鐵修建於1910年(隧道開挖於1875年,1910年以前使用馬車),只有0.6千米,但因該城市坐落在歐洲,因此沒有被算作亞洲第一條地鐵。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二條地鐵,2000年09月投入運營,這條長8.5公裡的幹線連接市內兩個最繁華的商業區,每小時雙向運載90000旅客,將有助於緩解這座1000萬人口特大城市的交通擁塞狀況。地鐵可抗芮氏9級地震。這條地鐵造價為6.31億美元,由法國阿拉斯託姆公司和一些土耳其公司組成的財團投資興建。工程1992破土動工,歷時8年。
伊斯坦堡交軌圖
地鐵實拍
5-平壤地鐵
朝鮮首都平壤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始建於1966年,是在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參觀了北京正在建設中的地下鐵路系統後,發起在平壤修建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前蘇聯及東歐各國的支援下,平壤仿照北京及莫斯科建成了世界最深的地鐵系統,最深處達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達100米,某些山區路段更深入150米,因此除了交通運輸外,地鐵系統還有防空洞的功能,是特別為可能發生的戰爭所考慮設計的。平壤地鐵於1968年動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千裡馬線(Cheollima Line)通車;第二條革新線(Hyeoksin Line)在1975年的朝鮮國慶節通車。現時系統約長24公裡,分成千裡馬及革新等兩條支線,合共17個車站,然而其中革新在線的光明車站則在金日成逝世後被關閉,不再使用。1970年代平壤地鐵正式運營時,在線路上運行的地鐵車輛均為新車。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強調,所有運行的地鐵車輛均為本國所造。但是剛通車時其實是採用中國吉林省長春客車廠(現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客車,然而在2000年起已更新使用德國製造的新型客車。除地下鐵路系統外,平壤亦有三條地面有軌電車鐵路,採用中國、捷克、德國等國製造的機車。
平壤交軌圖
地鐵實拍
6-巴黎地鐵
Le Métropolitain de Paris,簡稱為Métro,是法國巴黎的地 巴黎地鐵下捷運系統,由巴黎大都會鐵路公司(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de Paris)負責營運。目前巴黎地鐵總長度221.6公裡(133.7哩),有14條主線、2條支線,合計380個車站、87個交會站地鐵路網拓展大致分為三階段:1900年代到1920年代間,興築路線以巴黎核心路網為主;1930年代年代至1950年代,路線擴展至近郊;1960年代至1980年代以建設大區快鐵(RER)的路網為主,整體路網於1990年代末期完工。巴黎人對他們的地鐵系統是十分自豪的。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目前巴黎地鐵無論從其覆蓋的範圍,管理的完善還是運行的效率來看都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客流量巴黎地鐵每天的客流量超過600萬人次,僅從這個數字您也可以想像這個龐大的地下交通系統的發達程度。有一個說法:無論您站在巴黎市區的哪一個點,離您500米內肯定有個地鐵站。這個說法可能並不嚴格成立,但從中也可以看到巴黎地鐵網點的密集程度。
巴黎交軌圖
7-倫敦地鐵
它是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道。總長超過400千米。1856年開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運營。它長約7.6千米,隧道橫斷面高5.18米、寬8.69米,為單拱形磚砌結構。當時是以蒸汽機車牽引列車。1890年又建成一條地下鐵道,長5.2千米,隧道為圓形,內徑3.10~3.20米,鑄鐵管片襯砌。用電力機車牽引列車,為世界上第一條電氣化地鐵。現在英國倫敦地鐵列車通過第三軌供直流電,電壓為600伏。列車運行速度約32千米/小時,最大時速達96千米。倫敦地鐵於1971年開始在維多利亞線區應用遙控和計算機技術操縱列車。
倫敦地鐵交軌圖
地鐵實拍
8-柏林地鐵 Berlin U-Bahn
於1902年通車,與柏林S-Bahn同為柏林公共運輸系統骨幹。今日路網共有10線173站,以柏林市區為中心點向外放射,總長度達146公裡(90%軌道位於地底)。 營運柏林地鐵的單位是柏林運輸公司(Berliner Verkehrsbetriebe, BVG),目前維持尖峰時2~5分鐘一班車、離峰時7~12分鐘一班車的班距。 在柏林圍牆落成後,東德政府禁止東德居民搭乘地鐵到西柏林,而西德居民雖可搭乘地鐵到東柏林地區,但禁止下車。直到柏林圍牆倒下、兩德統一後得以恢復整體系統的營運。由於作為德國首都的主要運輸方案,許多自1961年後位於東柏林的車站在被忽視多年後才得翻修、更新。
柏林地鐵交軌圖
柏林地鐵實拍
9-那不勒斯(又譯那波利、拿坡裡;義大利文:Napoli;那不勒斯語:Nàpule;英文:Naples)是義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亞大區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城市面積117平方公裡,人口略低於100萬。那不勒斯都會區有大約380萬人人口,是僅次於米蘭和羅馬的義大利第三大都會區。
那不勒斯交軌圖
10-奧斯陸地鐵
奧斯陸,歐洲北部城市,位於挪威東南部,是挪威的首都和最大城市。1952年在奧斯陸曾經舉辦過冬季奧運會。1993年5月,在美國的主導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這裡籤訂了著名的奧斯陸協議。另外,奧斯陸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地,每年的頒獎儀式在奧斯陸市政廳舉行。
奧斯陸地鐵交軌圖
地鐵實拍
11-法國裡爾地鐵
法國裡爾地鐵是無人駕駛的全自動化的輕型地鐵,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地鐵。它的運行全部由計算機控制,全線只有五個人在遙控室內通過24個電視屏幕監察控制。地鐵沿線裝設了很多攝像機和各種檢測點,其信號及錄像均收入到遙控室的電視屏幕上和計算機內,地鐵工作人員便通過這些信息進行遙控指揮。列車在運行中,萬一發生故障,遙控員可令列車減速或停車,同時可通過控制臺在兩秒鐘內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以判斷故障性質和決定處理方法,一般故障由控制中心排除,特殊故障才到現場處理。裡爾地鐵也是世界上目前間隔時間最短的地鐵,高峰時,每小時通過列車數為60列,即1分鐘1列車(世界上地鐵時間較長的間隔有10分鐘、15分鐘,最短的2—3分鐘。
裡爾地鐵
地鐵實拍
12-法蘭克福地鐵
建於1968年的法蘭克福地鐵,在歐洲各大城市裡面,絕對算是新的了。他離地並不深,各種設施可是不少。比如每站必備的直梯,對拿大行李的人絕對是個福音。本篇圖片均採用黑白的,因為我每次進地鐵總是想打瞌睡。用灰色調可能更體現這種氣氛吧。等車的人們和顯示下兩次車到來時間的牌子。列車來臨時間和牌子上顯示的時間一般相差不到半分鐘。
法蘭克福地鐵
地鐵實拍
13-布拉格地鐵
布拉格地鐵--(捷克語:Metro v Praze)是捷克布拉格的地鐵系統。系統由三條路線組成,分別為A線、B線和C線,總共有54個地鐵站,鐵路總長度超過50公裡。布拉格地鐵提供每日十九小時的列車服務,由上午五點至半夜十二點。繁忙時間時每兩至三分鐘就有一班車。布拉格地鐵的載客量每天達150萬人次,在歐洲最繁忙的地鐵系統中排行第七[1],年度載客量則達6億2千萬人次。大部分布拉格的地鐵站都很大,因此對旅客特別不方便,尤其在市中心例如M?stek站或Muzeum站,不但要找到正確的地鐵站,還要找到正確的出口,否則出站後還要走5到10分鐘才能找到目的地。
布拉格地鐵
地鐵實拍
14-巴塞隆納地鐵
巴塞隆納地鐵(西班牙語:Metro de Barcelona,英語:Barcelona Metro)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首府巴塞隆納市的地下鐵路系統,於1924年開始啟用。現營運線路共有11條,地鐵全長123千米,共有站點165個,其中線路L1、L2、L3、L4、L5、L9、L10、L11由巴塞隆納地鐵運輸公司(TMB)經營,線路L6、L7、L8由加泰隆尼亞政府鐵路公司(FGC)經營。巴塞隆納地鐵2009年客流量達4.05億人次。
巴塞隆納地鐵
地鐵實拍
15-阿姆斯特丹地鐵
阿姆斯特丹地鐵是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大眾捷運系統,路網由地下鐵路及輕軌組成。共包括了4條線路。於1977年開始啟用。
阿姆斯特丹地鐵
地鐵實拍
16-雅典地鐵
雅典 (Athens)是希臘的首都,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雅典以2004年奧運會為契機,全面推進了雅典城市地鐵系統的發展。雅典的地鐵系統四通八達,並且換乘十分方便。雅典地鐵和美國的洛杉磯地鐵一樣,都不查票,只有幾個驗票機豎立在入口處,乘客完全可以自由出入,買不買票全憑乘客自覺。雅典地鐵24 小時的通票僅售3歐元,而一星期的通票才10歐元,這比起日本和新加坡的地鐵車費要便宜許多。雅典地鐵的另一大特點是允許塗鴉,而這在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足以構成犯罪,由此可見東西方文明之間的差異。
雅典地鐵
地鐵實拍
17-維也納地鐵
維也納地鐵(U-Bahn Wien)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地鐵系統。由維也納政府出資,維也納路線網(Wiener linien GmbH & Co KG)運營。目前維也納地鐵共有5條路線(U1、U2、U3、U4、U6),此外還有修建U5線的計劃。對於想獨自參觀或是想最大限度地發現維也納多樣性的遊客來說,最好利用公共運輸出行:地鐵、有軌電車、公共汽車和火車。維也納有非常便利的交通網。從2010年9月3日起,即使是在周五或周六的晚上,維也納的5條地鐵線路也將不間斷運行(發車間隔15分鐘)。由維也納公交服務主要供應商(Wiener Linien)運營的夜間公交網也將與這項新服務相配合。24小時運營突出了維也納這個充滿活力的大都會的重要性。
維也納地鐵
地鐵實拍
18-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位於東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維察河畔。面積605平方公裡。人口228萬。1459年為要塞。1659年成為瓦拉幾亞公國都城,1862年起為羅馬尼亞首都。1878年國家獨立後,經濟迅速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布加勒斯特地鐵
地鐵實拍
19-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
19-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始建於1913年,是南半球第一個地鐵系統。時至今日,布城仍是阿根廷唯一擁有地鐵的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系統之一,她的第一條地鐵線「A線」建成於1913年。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又相繼建成了B、C、D、E四條線。地鐵營運時間為清晨5時至翌日凌晨1時30分。地鐵車站沒有地面建築,只是在人行道上用鐵欄杆圍起一個入口,但地鐵標誌又大又明顯,很遠就能看見。古老的A線每個車站都用不同顏色的瓷磚裝飾,這是因為那時文盲較多,這樣便於他們辨認。地鐵線路交叉點的換乘站之間都有長長的通道,兩旁都是商店,形成一條條地下商業街。地鐵車輛大部分相當陳舊,A線甚至還使用著80多年前的車廂。但5條線路每天營運達100多萬人次。布城的地鐵系統雖然古舊,但由於地鐵公司精打細算,是世界上少有的不虧損的城市地鐵系統之一。
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
地鐵實拍
20-首爾地鐵
20-首爾地鐵四通八達,目前共有8條線,全長約290多公裡,位居世界第4位。年運送乘客數為 22億名,位居全球第3位。第9號線於2001年開工,預計到2007年完工。 首爾地鐵共有260多個車站,每站都有很多出口。幾乎所有的地鐵站周邊都是社區的中心點, 出了檢票口不遠即可抵達辦公的地點、購物的場所、休閒的去處、就醫的地點等。
首爾地鐵
地鐵實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