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麗麗總是對我感概,說孩子總是很善忘,這頭剛學習的知識,瞬間就忘記了,可是麗麗看到孩子明明很努力,卻好像怎麼都學不會,學習成績也無法提高,甚至還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喜歡對著家裡人發脾氣,最近還開始產生厭學的心理,根本不願意上學。這讓麗麗覺得非常苦惱,到底是孩子情緒出現問題?還是孩子對學習沒有天賦?每天孩子都用功學習,卻還比那些不怎麼努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差。
其實孩子學習成績差,並不足以證明孩子的天資不夠別人聰明,或者知識他們在學習中用錯了方法。其實在學校存在很多這樣的學生,他們其實無形中被「毛毛蟲效應」影響著。
什麼是「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是那種會跟隨自己本能覓食的動物,他們覓食的習慣會喜歡跟在別的生物後面,無法按照自己的腳步去尋找食物,其實代表著一種墨守成規的思想。
「毛毛蟲效應」會給孩子帶來什麼的不良影響?
1.磨滅孩子本能的創造力
毛毛蟲效應會導致孩子只想跟隨別人的腳步去學習,他們每天都會重複地用同樣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這樣會磨滅孩子的創造力和我思維能力,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改變現有的思想。這樣效應會使孩子陷入死讀書的狀態,他們不會跳出書本知識的範圍,面對新學的知識變得不懂得怎樣去接受,最後選擇放棄的方式。
2.讓孩子產生從眾心理
當孩子守著自己的規則做事,一成不變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停止進步,當孩子在做事的時候,他們往往沒有自己的觀點,只習慣跟著別人的方向走,這種從眾心理會導致孩子喪失獨立能力。
3. 孩子變得怯懦脆弱
當孩子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他們只會通過別人的腳步來找回存在感,一旦遇到困難他們不懂得如何處理,從此養成膽怯脆弱的性格久而久之會埋沒孩子的表現能力,在以後的社會難以立自己的一足之地。
如何擺脫"毛毛蟲效應",讓孩子積極地面對學習
1.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思考的獨立空間
大部分家長都喜歡幹涉孩子的自由,不願意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過度地幹涉孩子思想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的毛毛蟲效應更加惡化。家長應該適度地給予孩子做小大人的權利,讓孩子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嘗試幫助孩子實現他們的想法,在實踐中鼓勵孩子勇於創新,不要怕受挫。
2.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壓過重和過多
如果孩子長時間處於學習的狀態,會讓孩子的思維變得僵化,他們的大腦疲憊的狀態讓他們無法思考,家長應該適度地給予孩子壓力,這樣可以讓孩子可以更好地學習,如果壓力過重只會造成反效果,不僅讓孩子的學習成績退步,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
每一個孩子其實身上都有專屬的發光點,家長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並幫助孩子打磨成一種技能。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多一些給予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孩子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並對自身的主見實現有幫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的在於父母如何引導!
根據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對於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很重要了,除了父母基本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的情緒表達和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素養。
父母要儘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5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6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