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擬建近5萬個公屋單位 或可容納18.8萬人口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就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主體工程、詳細設計及特設現金津貼,向特區立法會尋求撥款336億元(港幣,下同)。整項計劃於2031年完工後,料可供應7.18萬個房屋單位,其中約4.85萬個房屋單位為公營房屋,可容納約18.8萬新增人口。

  香港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期望在2019年中批出款項,目標是在2022年供應第1幅公營房屋用地,預計最快在2026年入住,第1階段供應2.1萬個房屋單位,包括1.8萬間公營房屋。

  近5萬個公屋單位可住18.8萬人

  香港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全面落成後,共計提供約7.18萬個房屋單位,其中7成約4.85萬個為公營房屋,可容納約18.8萬新增人口。

  根據發展局提交特區立法會最新文件顯示,整個發展分2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將收回約68公頃的私人土地,並清理約100公頃的特區政府土地,影響約445個住戶,涉及約1160人,亦須清理約141個工商業經營者。

  餘下階段涉收回114公頃私人土地,及清理133公頃特區政府土地,約1062名住戶受影響。

  第1階段進行的前期工程及第1期工程,將會平整70公頃土地,興建連接粉嶺北新發展區至粉嶺公路的、長約4公裡粉嶺繞道東段,以及路口改善工程、地區道路和單車徑,並建設37公頃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及重置鷺鳥林棲息地以作緩解生態影響措施,以及重置公共設施。

  至於餘下階段的發展,包括餘下的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興建粉嶺繞道西段、寶石湖路行車天橋、地區道路和單車徑,以及擴寬粉嶺公路以連接古洞北新發展區。

  香港特區政府還計劃將古洞北新發展區內的警察練靶場和直升機坪設施,共置於缸瓦甫,以及重建現有石湖墟汙水處理廠,升級為石湖墟淨水設施。

  香港發展局發言人表示,第1階段工程將於2019年開展,目標是在2022年供應第1幅公營房屋用地,預計2026年可入住,而首個私人住宅預計可在2023年入住。

  望2019年首季度提交立會討論

  發展局計劃向特區立法會尋求撥款336億元,其中328億元為主體工程和詳細設計費用,而向受影響合資格住戶發放的特設現金津貼為7.3億元。

  同時,第1階段土地徵用和其他特惠津貼所需費用,預計需要133.3億元,有關款項將於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撥出支付。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預計最快在2019年第一季度提交工務小組討論,期望財委會能在2019年中批出336億元撥款;在完成餘下階段發展設計後,預計在2023年至2024年度要再向特區立法會申請撥款,開展餘下工程。

相關焦點

  • 透視香港公屋制度:一半人口安居的"政府樓"(圖)
    回溯起來,這座「美荷樓」的誕生多少有點偶然性——1953年的聖誕節,石硤尾木屋區一場大火令5萬香港居民無家可歸,為安置災民,港府建起了8幢呈「H」形的大廈,廚廁公用,災民繳納少許租金就可入住。  現狀  2  未來5年平均排隊1.9年可住上公屋  當然,制度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不意味著執行起來一帆風順。鄭汝樺去年7月份上任以來,就面臨著一條由11萬人排著的公屋申請長隊。「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租住屋的居民,約有209萬多人,佔本港人口的30%。2006年至2007年,還在輪候等待入住公屋的家庭有106萬戶。」
  • 香港試水老人免租金居住計劃:近30萬人等公屋,無房者如何安家?
    因此舉能提升存量住房資源的使用效率,故而也成為一項捎帶甚至旨在幫助無法「上車」的香港市民「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對於排隊等待入住公屋的近30萬香港人而言,意味著有望縮短其日漸「漫長」的等候期。長者如何「安居樂」?
  • 香港公屋申請逾26萬 一般申請者平均要等5年半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2月12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公屋輪候數字持續處於高水平。近日,香港房委會公布,截至2018年12月底,共有26.76萬宗公屋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仍維持在5.5年的高位,繼續落後於「三年上樓」的目標。
  • 四成香港人租房住 三成人口租住政府公屋
    中學數學老師吳先生在跑馬地租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寓:「我現在每個月花2.6萬港元租房,要買下這套公寓需要900萬港元以上,租金回報剛過3釐。用900萬港元買股票或基金,輕鬆就能賺5釐,我當然願意租房。」他說未來房價降低,且租金回報超過5釐的時候,才會考慮買房。
  • 香港公屋單價創新高 13.6平米售價232萬港元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城區私樓價格高企,陸續有買家轉投入場門檻較低的已補價公屋。消息指,藍田德田邨一處迷你戶,實用146平方英尺(約13.6平方米),以232萬港元連地價成交,以平方英尺價達近1.59萬港元,登上全港單價最貴公屋寶座。
  • 香港公屋政策值得借鑑讓公租房真正姓「公」
    這幾年,政府每年都給公屋住戶免除數月租金,子女還有可能獲得各種就學補貼。香港人私下聊天時,經常會說,有兩類人是最「幸福」的。一類是佔人口不足一成的富人階層。這些人的年收入基本上在50萬港元以上,有些年薪甚至超過千萬元。這些富人住著寬敞的房子,不為油鹽柴米發愁。另一類人就是佔人口大約三成左右的公屋人群。
  • 香港公屋輪候再度延時 公屋排排坐何時到我家
    (房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公屋輪候申請約有28.83萬宗,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較上季度的3.9年延長,再創新高。  土地是關鍵瓶頸  房委會引述《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指出,若目前所有覓得的土地均如期推出用於建屋,可供未來10年興建約25.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與目標的28萬個仍有距離,土地成為最關鍵的瓶頸。
  • 香港公屋輪候平均需等5.5年 創18年來新高(圖)
    香港公屋輪候平均需等5.5年 創18年來新高(圖) 2018-11《星島日報》報導,輪候公屋時間持續上升,香港房委會最新公布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進一步攀升至5.5年,創18年以來的新高。
  • 香港屌絲買房路:等不到公屋就更難住居屋
    與申請人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可入住的公屋數量越來越少。       據香港《成報》報導,2014年度全港只有9000多個公屋單位可以分配,創17年來的新低,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的目標,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單人申請者。
  •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延長 將在2020年開始縮短
    中新網11月1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有關居民輪候公屋時間有增無減。香港房委會10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有28.65萬宗,較上季28.83萬宗略減1,800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4.1年延長至4.5年。
  • 王殘陽:公屋,該為誰而建?
    >香港公屋的記憶是慘澹的 香港土地資源緊張,住房問題是個大問題,很多低收入家庭多年的夢想就是住上政府提供的公屋裡。網上甚至流傳著一份港女擇偶排行榜,公屋戶主赫然排在第四位,僅次於持有已供完物業人士之後。甚至還出現過這樣的新聞報導,有港男因為申請到了公屋,立即把談得好好的女朋友給甩了。這可讓人大跌眼鏡了,公屋真的有那麼好嗎? 其實,公屋的由來並沒有那麼美好,更多的是慘澹的記憶。1953年聖誕節,香港石硤尾棚戶區的那場大火,造成40餘人死亡5萬多人流離失所。
  • 深圳效仿香港公屋 保障房供應持平商品房
    記者從深圳住建部門及相關專家處獲悉,深圳正在探索一個類似香港公屋和居屋體系的住房保障計劃,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按照計劃,「十三五」期間,這些政策性住房的數量或將超過商品房。這像極了香港的住房供應模式,在香港,一半以上的人住在居屋或公屋中,另一半在商品房市場買房。而香港也是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
  • 8月香港未補價公居屋錄80宗成交
    原標題:8月香港未補價公居屋錄80宗成交   9月1日,根據香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成交記錄顯示,2020年8月全月香港未補價公屋及居屋第二市場(綠表)錄80
  • 香港人住得很慘嗎?真相是:45%人住公屋,人均收入是深圳6倍!
    (香港籠屋)但實際上,劏房只是低收入香港居民排公屋過渡時期的臨時居所,根據2016年官方發布的一份《分間樓宇單位的住屋狀況》顯示,香港有8.76萬間劏房,僅佔所有房屋的3%[3],而且隨著公共房屋的不斷增加和非法劏房的整治,這個數字在不斷縮小。
  • 香港人住什麼房子 解讀公屋、居屋和夾屋的由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宣布復建「居屋」,一時成為關注焦點。據最新數據,香港目前約有260萬套房子,為全城逾700萬人口提供棲身之所,其中約有48%的人以不同形式受惠於政府的資助補貼。
  • 香港樓價上漲:公屋頻頻破頂 居屋可達15萬港元每平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
  • 調查:香港1/3受訪公屋居民會購買居屋或綠置居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6月底修訂了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機制,居屋單位由市價七折降至五二折。香港公屋聯會與獅子山智庫調查發現,在新定價機制之下,1/3的受訪公屋居民表示會購買居屋、綠置居,顯示居民購買意願比以往高。
  • 三成港人可廉價租住公屋 1480港元可租住39.7平
    住 香港將大量建設居屋和公屋惠及低收入家庭小小公屋讓低收入港人安居樂業在香港市區,一個房齡30年、保養良好的電梯樓單位,售價都已達到8萬港元/平方米。高昂的房價讓大部分工薪階層只能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但是租用私人房屋也價格不菲,價格區間約是每平方米200港元到500港元。
  • 11月22日香港見聞錄|公屋背後:港人的公平與夢想
    被人燒傷的李伯、被人砸死的羅伯,都是公屋居民,他們被捲入這場風波,成為「代價」。這幾日,趁香港街頭日漸平息,小仙走訪了香港幾個大型公屋(廉租房)屋邨——超過200萬香港市民居住在公屋,是1/3港人的棲息地。
  • 李克強到香港房屋展覽中心了解公屋居屋情況
    新華網香港8月16日電(記者蘇曉 謝登科)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6日下午到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參觀,了解香港公屋、居屋規劃與建設情況。李克強表示,內地正在大規模開展保障性住房建設,內地與香港應加強交流,相互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