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個泉野放點:野馬群連續3年添丁8匹

2021-01-19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據新疆阿勒泰福海縣三個泉野馬管理站透露:三個泉野馬野放點野馬種群近3年連續添丁8匹,該種群已從最初的6匹發展到目前的19匹。這些野馬已連續10多年在不依賴人工補飼的情況下度過嚴酷的冬天,野性恢復得很好,成為目前新疆放歸野馬中野化最成功的群體。

  野馬放歸種群面臨六大難關:一是適應自然環境中的食物和水源。二是抵禦天敵。三是度過冬季嚴酷生存條件。四是成功繁育後代。五是與相似資源需求的其他動物競爭生存資源。六是維持種群遺傳多樣性水平。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說,2007年6月,從德國引進的3310號雄性野馬「蘭多」與5匹雌性野馬被放歸至阿勒泰富蘊縣喀木斯特的桑巴斯陶野放點。一個月後,「蘭多」帶著家族群自然遷徙至距桑巴斯陶野放點100多公裡的福海縣三個泉野馬野放點。

  該野放點地處準噶爾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一個狹長山谷,植物種類豐富,植被覆蓋度較好,野放點還有3個自流泉眼。除個別乾旱年份泉眼夏季乾涸外,這裡常年有泉水從溝上部溢出,沿衝溝還生長著極茂盛的檉柳灌叢和蘆葦叢,使這裡成為野馬重要的夏季水源和休憩場所。此外,野放點人類活動與家畜幹擾較少,環境相對安靜,非常適合野馬生存。

  三個泉野馬管理站站長朱馬別克說,經過10餘年的自然繁育和野化放歸,目前該區域生存的兩個家族群共19匹野馬。近3年野馬連連產駒,其中2017年產駒1匹,2018年產駒3匹,2019年產駒4匹。除今年有1匹去年產馬駒和今年新生幼駒被狼吃掉,其餘的全部成活。2019年夏季,19匹野馬自然分成2個繁殖群,其中大群17匹、小群2匹。

  普氏野馬是歐亞大陸開闊景觀帶的旗艦物種,全球僅存2000餘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種。為拯救這一瀕危物種,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5年陸續從歐美引回24匹野馬。經過34年的努力,成功繁育6代714匹野馬。2001年8月,在卡拉麥裡有蹄類自然保護區實施我國首次野馬放歸試驗後,先後有16批次110匹野馬放歸野外,現野馬種群達到438匹,其中圈養90匹、野放240匹、半散放108匹,是全球最大普氏野馬專業繁育基地。(張赫凡)

相關焦點

  • 新疆福海縣:三個泉野馬成野化最成功野馬群
    圖片由張赫凡提供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張赫凡報導)近日,從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三個泉野馬野放點傳來消息,該野放點野馬群放歸野外12年以來,從未在冬天回到野放點找吃的,其家族從最初1群6匹野馬發展到2群19匹野馬,已完全適應了大自然環境,成為野化最成功的野馬群。
  • 新疆多匹雄性野馬因爭奪配偶負傷
    近期,是一年野馬繁殖季,到了野馬「戀愛」成家,生兒育女的時節,「爭奪配偶」的戰鬥又在野馬群裡上演。目前,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圈養的野馬中,因爭奪配偶而受傷的幾匹雄性野馬經過治療,近期傷勢已好轉或痊癒。另外,在卡拉麥裡山自然保護區野放的野馬,也有因爭奪配偶而受傷者。
  •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穩定增長 上半年新增41匹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文/圖 記者郭軍鴿 通訊員張赫凡)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添丁」41匹,繁殖數量達歷年同期最高。7月10日,記者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今年該中心從「防、治、控、保、穩」五個環節強化科學防控,上半年,該中心圈養的普氏野馬產駒6匹,半散放普氏野馬產駒6匹,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產駒29匹。「野馬繁殖數量達到歷年同期最高,尤其是野外放歸野馬上半年繁殖數量,成為野馬放歸計劃實施以來最多的一次。」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說。
  • 新疆野馬喜添丁41匹,生存6000萬年的它們,因何走向瀕危?
    新疆野馬喜添丁41匹,生存6000萬年的它們,因何走向瀕危?據報導,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有喜報傳來,在今年上半年,該繁殖中心一共有41匹野馬誕生,目前,該中心的野馬數量達到了479匹,佔據了野馬現存數量的四分之一,已經發展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野馬基地。
  • 新疆野馬種群數量野放數量穩步提升
    1日,記者在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看到,出生不到一周的小野馬「準噶爾393號」正在慵懶地曬著太陽,小野馬的母親「準噶爾243號」與它形影不離,保護著自己的「萌寶」。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業務科副科長王振彪介紹,雄性小馬「準噶爾393號」是今年在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誕生的第三匹小馬駒。目前,在該中心裡還有8匹母馬待產。據悉,「準噶爾393號」小馬是「準噶爾243號」母馬產下的第7匹馬駒。王振彪介紹,「準噶爾243號」母馬已屬「高齡產婦」。
  • 野放野馬尋蹤記
    盼這一天盼了十多年了,自從首批野馬2001年野放以來,一直盼望著有機會能夠陪野放野馬一起去搏擊曠野
  • 讓野馬野去吧——新疆普氏野馬艱難野放之路
    解救的主要辦法只有野放,讓野馬回到荒原,在與嚴酷環境和種群內外的鬥爭中不斷恢復和提高其野性,才有維護和延續這一物種的希望。  「大帥」的故事  野放這一重大任務,落在了優秀公馬「大帥」及其率領的繁殖群身上。在2001年8月28日上午11點,那扇對野馬們關閉了一個世紀的回歸荒野之門被打開了。「大帥」帶著26個妻兒老小率領旋風般奔向茫茫荒野,霎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進行「瘦身訓練」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供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25日電 (張赫凡)在圍欄鐵門打開的瞬間,46匹普氏野馬奔鳴著跑向遠方,身影漸漸消失在了戈壁深處……記者25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該中心46匹普氏野馬開始在200餘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半散放訓練。
  • 重返卡拉麥裡——新疆普氏野馬野放計劃
    在距吉木薩爾鎮60公裡的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有117匹圈養的普氏野馬,上個月剛剛經歷了一場疾病,中心工作人員連續工作了一個月,馬的病好了,一部分人才回家享受一個短暫的假期。  從1966年,野馬在野生環境中絕跡,國際組織就一直在努力延續這個物種。「這個物種是從遠古進化過來的,曾經跟恐龍生活在一個年代,現在全世界也不過2000多匹,是比大熊貓還珍貴的活化石。」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 「娘子軍團」進行健美訓練
    2020年11月25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46匹普氏野馬「娘子軍團」從狹小的圍欄奔向了3000畝寬敞的「健身房」進行「瘦身健美」訓練,因圈舍改造和設施維修中斷了半年的野馬半散放訓練又拉開了帷幕。通向大圍欄的鐵門打開瞬間,46匹野馬在「女王」準噶247號的率領下,嘶鳴著、奔跑著,留下一路塵煙,像箭一樣射向遠方,轉眼就消失在了戈壁深處。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楊建明說介紹,這是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成立34年以來就地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半散放訓練,一次性將野馬中心近半數的野馬放入了半散放區。
  • 在新疆五彩城內看野馬飛馳,美景配野馬,堪比世外桃源!
    普氏描述此馬耐力極強,產於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乾旱荒漠地帶,能生存於水草不足與氣候環境嚴酷的鹽湖區和山區,有寬廣的前胸,直挺的肩部,短而直立的鬢毛,短小精悍且無鬃甲的背脊,有斑馬狀的條紋,尾巴長垂……他讓吉爾吉斯獵人用四匹快馬變換著飛跑的速度、用藏在駝馱子裡的毛瑟槍狙擊,才獵殺到了九匹神馬,把它們解剖後在腹腔中塞滿了乾草,製作成標本運回了俄國。
  •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將向內蒙古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放歸6匹普氏野馬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將向內蒙古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放歸6匹普氏野馬,日前,雙方籤訂了合作協議。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目前該中心正在對將調運的6匹普氏野馬(2雄4雌)進行為期2個月的裝箱和運輸方面的訓練,同時在緊鑼密鼓地做著檢疫及辦理相關審批手續等各項準備工作,計劃7月前完成運輸和雙方的交接。
  • 曾經野外滅絕的新疆野馬,從歐洲「回家」後,如今「兒孫滿堂」
    健壯的雄馬能在半個小時之內,與兩頭雌馬連續交配8次。普氏野馬與家馬在外形上差異不大,為什麼會是兩種不同的物種呢?而事實是它們確實不同,而且沒有什麼親屬關係,普氏野馬的體內比家馬多了一條染色體,導致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種。
  • 中國野馬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突破600匹大關,居世界第一
    日前,新疆和甘肅兩地普氏野馬總數量達593匹,加上國內一些動物園飼養的幾十匹野馬,中國野馬種群總數已突破600匹大關(其中野外種群達347匹),佔世界野馬總數的近三分之一,繼續保持擁有野馬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 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電 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種,全球數量2000餘匹。
  • 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野馬中心高級獸醫師恩特馬克介紹,體檢內容主要包括馬鼻疽、馬傳染性貧血、馬流感、非洲馬瘟檢疫,並做了血常規、血液生化檢測、寄生蟲卵檢測。體檢項目內容多、覆蓋面廣、採樣基數大,是野馬中心成立34年來對野馬做的最全面一次體檢,特別是血液生化檢測和非洲馬瘟檢疫是首次開展。
  • 新疆普氏野馬3000畝「健身房」裡進行瘦身訓練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張赫凡攝影報導)由於肥胖、繁殖受孕率下降,近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將圈養的普氏野馬輪流放入面積為三千畝的「健身房」裡,進行瘦身強體的訓練。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首批接受瘦身強體訓練的普氏野馬共有25匹,它們是由一個母馬群和一個公馬群組成的,而它們的「健身房」其實是一個進行半野放訓練的試驗區。在這裡,它們沒有飼養員的照顧和圈舍的庇護,需要自己去試驗區裡尋找食物和水源,「我們僅設置了少數不固定的飲水點和飼餵點,工作人員會通過遠程監控隨時掌握它們的動態。」馬新平說。
  • 野馬守望者:與馬相伴19年
    在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裡的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簡稱卡山自然保護區),39歲的他如同荒原的守望者,日復一日守望著世界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說起馬,牧區長大的阿達比亞特並不陌生,但幼時偶然聽人提過的普氏野馬,卻烙在他的心頭。「有個遠房叔叔在國外考察時曾見過圈養的普氏野馬。當時野馬用鼻子嗅他、在他袖子上蹭了蹭,讓他心裡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