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還記得年初定目標時的意氣風發嗎?有的人已經默認放棄,還有的人對目標做出了調整。
放棄、變更目標並不能和「偷懶」「退縮」劃等號。我們只是知道了現階段究竟什麼才最適合自己,重新考慮一下也無可厚非~
@陳拾
年初目標:提升父母的家庭幸福感
我是個直男,今年我承認了這一點。打錢是我認為最正確的孝順方式,甚至我媽刷碗,我都要呵斥她,然後立刻改了水管,加裝了洗碗機。
父母在對我的言聽計從中,「享受」著我打包式的付出。
疫情在家閒得翻看老相冊,我媽給我講述我每張糗照的出處,以及她給我收拾的那些爛攤子。突然她喟嘆:現在在家閒得發慌。
這話讓我感到挫敗,原來我自以為的付出,並沒有使他們感到比以前更幸福,僅僅是讓我的內心得到了滿足。
我又變成了學生時代那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爺。終於,在某天我睡到日上三竿的時候,我媽在廚房破口大罵:
「幾點了還不起!離開我你怎麼辦!」她嘴裡罵著,手上卻並沒有停下那些家務,就像她從未停止想要為我付出的心。
為了急於證明自己長大成人,我一度讓爸媽喪失了被需要的習慣。父母是如此依賴那種「孩子還需要我」的感覺,原來這也是一種安全感。
目標結果:達成,但我也改變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辛巴的大熊星座
年初目標:創業
我竟然在同一家公司幹了八年。期間買了很多創業的書,比我三十多年買的書加起來還多。
工作越煩心,就越想辭職。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是一場發洩時,是在我辭職以後。
沒有工作的日子,我就像失去觸手的章魚,通勤時間走在街上時,會覺得自己的身份十分「可疑」。在這個成熟的公司型社會中,跳脫體制就像流落荒野。
我終於承認,這個創業的目標有追求虛榮的成分,我的實力也撐不起我的野心。我依然想做那個只要完成任務,沒什麼壓力的社畜。
現在我入職了一家新公司,疫情期間薪水比之前少一點。也許我依然會陷入想辭職的死循環,但我已經能正視這種心態了,會更慎重做抉擇。
毛不易不是有首歌叫《假裝自己是巨星》嗎?那我就假裝自己是老闆吧。
目標結果:已調整,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打工人。
@小冬日禾
年初目標:處理好姐姐和女友的關係
我有個大我4歲的親姐姐,但我女朋友不能接受。她說不想和別人分享我,我覺得她有點「獨生子女病」,但表面我肯定是順著她的。
她平時和我姐姐玩得蠻好的,但我總說不上哪裡有點問題。
疫情期間見不到面,就比較容易鬧矛盾。有次我姐姐看了眼我們聊天記錄,說我女朋友說話有點過分。
我第一反應是怪我姐姐,叫她不要幹涉我倆的感情。我女朋友知道了這個事後,很堅決地和我分手了,搞得我有點裡外不是人。
現在我仍不能完全理解,但我和家人畢竟有血緣關係,而且這並不影響我愛她。但她不這麼認為,她覺得我們應該是彼此的全部。
我們之間,從成長邏輯上就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還是獨生找獨生,非獨生找非獨生吧。
目標結果:未達成,目前已分手。
2020必將載入史冊,今年定下的目標也註定不會平凡。疫情將會給我們帶來思考,那些深沉且宏大的命題,也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有擔當。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目標的調整很正常,就算未完成也並不丟臉,這段經歷會豐富你的生命體驗,讓你收穫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