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1月23日訊,有投資者向新希望提問, 貴公司今年前十月,養豬業務中,公司+農戶模式育肥的比例為85%,該比例較高,是由於今年自建豬場不足以支撐養殖目標原因導致?前期投資者問答中,貴公司曾提到目前培育養豬的養殖戶有較大意義,請問培育該類養殖戶是否與貴公司自建豬場、提倡科技養豬,極致成本的目標相衝突?養殖戶參與較多,是否不利於疫病防治、科技養豬?培育養豬的養殖戶,主要意義在哪裡?
公司回答表示,培養農戶和自建豬場不衝突,今年自育肥比例未達到年初的目標是因為前期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豬產業工程整體進度,公司的工程建設力量朝種豬場傾斜,優先加快種豬場建設。同時,也有一部分育肥場被臨時改用作種豬培育場,已加快自產仔豬的上量速度,因為用更多的自產仔豬替代外購仔豬,相比自育肥替代合作育肥,在當前階段,是對完全成本邊際貢獻更大的手段。公司2022年出欄目標有4000萬頭,即使按照育肥豬70%為自育肥的規劃,剩下接近千萬頭出欄量需要合作育肥戶來完成,這也需要當前培養的這些養殖戶。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