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在《斷頭王后》裡說:「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位美麗又悲情的「斷頭王后」,就是前奧地利公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妻,瑪麗·安託瓦內特。
瑪麗在1755年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所生的最小的一個女兒,她非常美麗,據說7歲時在舞會上遇見了6歲的莫扎特,被年幼的音樂家請求得到一個吻來作為彈奏《小星星》的獎勵,女皇聽了笑得前俯後仰。
在瑪麗11歲時,法國王室向其求婚,於是在三年後,年僅14歲的瑪麗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來到法國成為了當時法國王儲的王太子妃。1774年,路易十五因感染天花而去世,路易十六即位,瑪麗遂成為法國王后,但年僅18歲的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當好一個國家的女主人,這也為她悲劇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瑪麗擁有著一位任性公主的所有特點:愛玩、愛美、奢侈至極。不僅僅在政治上毫無建樹,她還有「赤字夫人」的名聲,有她在的法國宮廷,整日整夜開辦著舞會,無數昂貴的珠寶和時裝湧入她的宮殿,奢靡的風氣席捲了整個貴族圈。
最誇張的一次,是路易十六為了給瑪麗王后一個驚喜,再度修建了小特裡亞農宮,而王后自己也在此基礎上做了各種改建。最後統計出來的數據及其驚人——國王和王后前前後後花在這座宮殿上的價格超過76萬法郎。
但就是這樣一位看起來頭腦空空、只會享樂的王后,在法國大革命發生後卻異常堅強,無論是成為階下囚,還是被送上斷頭臺,她始終維持著王室的尊嚴和貴族的體面。
有人曾將瑪麗王后與楊貴妃做對比,她們都是政治的犧牲品,因為貴族階級和貧民的矛盾,她們只能成為一個可悲的替罪羊。誠然,瑪麗的生活奢靡無度,但若僅僅只是靠一個女人的消費,是絕無可能讓整個帝國風雨飄搖的。
路易十四時期的經濟問題已經為法國埋下禍根,路易十五執政後期又生活糜爛,而她正好出現在矛盾最尖銳的時候,奢侈的行為必然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加之她是奧地利的公主,奧地利與法國的積怨已深,最後法國人民心中仇恨的種子終於在瑪麗的身上發了芽。
1793年10月16日,瑪麗王后在革命廣場被公開執行死刑,自始至終她都沒有畏懼,也沒有低頭,始終維護著王后的尊嚴。當她被推上斷頭臺時,由於手腕被綁住,她踉蹌一步踩住了劊子手的腳,而此時瑪麗王后竟對著這個即將殺死自己的人說了一句:「對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隨後在萬人注視下,瑪麗被執行死刑,享年38歲。這一位絕代艷后在死後被草草埋葬,還被施加以許多莫須有的罪名,直到22年後普羅旺斯伯爵復闢,她才被妥善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