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被送上斷頭臺,無意踩了劊子手一腳,說了一句話至今成為美談

2021-01-09 騰訊網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裡說:「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位美麗又悲情的「斷頭王后」,就是前奧地利公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妻,瑪麗·安託瓦內特。

瑪麗在1755年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所生的最小的一個女兒,她非常美麗,據說7歲時在舞會上遇見了6歲的莫扎特,被年幼的音樂家請求得到一個吻來作為彈奏《小星星》的獎勵,女皇聽了笑得前俯後仰。

在瑪麗11歲時,法國王室向其求婚,於是在三年後,年僅14歲的瑪麗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來到法國成為了當時法國王儲的王太子妃。1774年,路易十五因感染天花而去世,路易十六即位,瑪麗遂成為法國王后,但年僅18歲的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當好一個國家的女主人,這也為她悲劇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瑪麗擁有著一位任性公主的所有特點:愛玩、愛美、奢侈至極。不僅僅在政治上毫無建樹,她還有「赤字夫人」的名聲,有她在的法國宮廷,整日整夜開辦著舞會,無數昂貴的珠寶和時裝湧入她的宮殿,奢靡的風氣席捲了整個貴族圈。

最誇張的一次,是路易十六為了給瑪麗王后一個驚喜,再度修建了小特裡亞農宮,而王后自己也在此基礎上做了各種改建。最後統計出來的數據及其驚人——國王和王后前前後後花在這座宮殿上的價格超過76萬法郎。

但就是這樣一位看起來頭腦空空、只會享樂的王后,在法國大革命發生後卻異常堅強,無論是成為階下囚,還是被送上斷頭臺,她始終維持著王室的尊嚴和貴族的體面。

有人曾將瑪麗王后與楊貴妃做對比,她們都是政治的犧牲品,因為貴族階級和貧民的矛盾,她們只能成為一個可悲的替罪羊。誠然,瑪麗的生活奢靡無度,但若僅僅只是靠一個女人的消費,是絕無可能讓整個帝國風雨飄搖的。

路易十四時期的經濟問題已經為法國埋下禍根,路易十五執政後期又生活糜爛,而她正好出現在矛盾最尖銳的時候,奢侈的行為必然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加之她是奧地利的公主,奧地利與法國的積怨已深,最後法國人民心中仇恨的種子終於在瑪麗的身上發了芽。

1793年10月16日,瑪麗王后在革命廣場被公開執行死刑,自始至終她都沒有畏懼,也沒有低頭,始終維護著王后的尊嚴。當她被推上斷頭臺時,由於手腕被綁住,她踉蹌一步踩住了劊子手的腳,而此時瑪麗王后竟對著這個即將殺死自己的人說了一句:「對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隨後在萬人注視下,瑪麗被執行死刑,享年38歲。這一位絕代艷后在死後被草草埋葬,還被施加以許多莫須有的罪名,直到22年後普羅旺斯伯爵復闢,她才被妥善安葬。

相關焦點

  • 王后被斬首前,無意踩到了劊子手,說的一句話,讓圍觀民眾沉默了!
    莫扎特演奏完畢,宮裡的人問他要什麼禮物,他竟然說:「長大之後要娶瑪麗公主!」孩子的一句玩笑話誰也沒當真,瑪麗公主可能也沒想過她未來會嫁給什麼人。她和親的夫君是14歲的路易十六,一個長得非常肥胖,性格又非常怪異的男人。歐洲其他王公貴族都非常迷戀財色,路易十六卻對這些通通不感興趣,他鍾愛鎖就和明朝皇帝朱由校愛木藝一樣。
  • 法國王后上斷頭臺時,到底對劊子手說了什麼,令人肅然起敬呢?
    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是法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決的王后,她在上斷頭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令人肅然起敬。那麼,瑪麗王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到底說了什麼呢?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政權進入瘋狂的「輪盤賭」,波旁王朝、吉倫特派、雅各賓派,輪流上臺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 法國王后被斬首時,上刑前不小心踩了劊子手,一句話展現皇家風世
    羅馬帝國的公主瑪麗法國為了大革命封建王朝時期的國王還有王后瑪麗也是被送上了斷頭臺。瑪麗在行刑的當天卻是留下了一句話至今都在流傳的話。
  • 王后被送上斷頭臺時,不慎踩了劊子手的腳,她下意識地說對不起
    其實,它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而瑪麗安東尼特就是它的曾經擁有者。01瑪麗安託瓦內特,是路易十六的王后。1755年生於維也納,是羅馬帝國弗蘭茨一世和奧地利女皇瑪利亞特裡薩最小的女兒,從小受盡寵愛,卻難逃政治聯姻的命運。11歲就被求婚,14歲嫁給路易十六,成為他的王太子妃。
  • 小三打敗髮妻成為王后,最終卻被國王拋棄,還被送上斷頭臺
    無論古今中外,小三奪嫡,搶走王后地位的事很少有成功的,例如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雖然她成功讓亨利二世和第一任妻子離婚,自己成為英國王后,可是最終她還是以悲劇收場。
  • 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的三位女性
    由於她的天生麗質與高貴氣質,加上日日翻新的服裝、首飾、髮式,她成為全巴黎和整個法蘭西的時尚標籤,也成為歐洲上流社會女性爭先效仿的榜樣。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吧,安託瓦內特十分高傲,對那些名流貴族她不屑一顧,從來不與他們交往甚至說一句話。對於底層民眾她自然無暇顧及也不屑顧及。
  • 法國王室的修養:王后踩到為其行刑劊子手的腳,依舊鄭重道歉
    現代的法國在世界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美食、輕工業,時尚等等。我們在歷史中了解最多的就是法國的一些封建統治,比如他所經歷的一些大革命等、運動等,最終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確實不容易。法國在十五世紀時逐漸形成中央集權國家,而在十七世紀中葉時君主專制便達到了頂峰,來來回回總共經歷了將近數百年的時間才推到了封建秩序,建立了如今的共和國。
  •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  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大清,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她是法國王室的「赤字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三十八歲的時候被送上斷頭臺。  瑪麗出生在公元1755年,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母親是瑪麗婭·特蕾莎。這樣的出生無比顯赫,作為王室最小的女兒,從小就被父母當作掌上明珠。
  • 英國的悲劇王后,生下了千古一帝,丈夫移情別戀,將她送上斷頭臺
    伊莉莎白女王伊莉莎白女王雖然久負盛名,但她在位期間也並未替其生母——安妮王后平反昭雪。英國貴婦1509年,阿拉貢的凱薩琳嫁給了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成為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而安妮·博林因為熟悉宮廷禮儀,回國後便成為凱薩琳王后的侍從女官。
  • 國王被革命推翻,兒女被輪流虐待,王后臨刑這句話法國人至今臉紅
    俄國的沙皇被推翻後,全家被滅口,法國的路易國王下場更是慘烈,在近代歷史上,沒有哪個事件像法國大革命那樣,高尚的目標最終以恐怖、殘忍的手段實現。在這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犯罪是以自由的名義實施,法國這場革命就是一場殺戮的開始,歐洲那些新興資產階級人人都可以自稱革命者但真正的革命者少之又少。
  • 唐太宗無意中一句話,把自己的愛子和長孫無忌先後送上斷頭臺
    千古一帝唐太宗也在選繼承人上很上火。李承乾很小的時候,依照嫡長子繼承制被立為太子。如果長孫皇后不那麼早死,她會多教導太子,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可是,歷史沒有假設,長孫皇后在貞觀十年就去世了。之後的李承乾,簡直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帶著身邊那些不務正業的下人一起瘋狂地玩鬧,直到把自己鬧到被弟弟李泰逼著試圖謀反。李泰逼李承乾,當然是暗中搞小動作。
  • 14歲少女遠嫁法國,38歲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奢華短暫的一生
    未出嫁前,她是奧匈帝國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從嫁給法國王儲,到成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可惜她38歲時就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臺。她的一生為何短暫如曇花一現?她之所以年紀輕輕就殞命,和她奢華放縱的生活有沒有關係呢?
  • 《絕代艷后》裡的王后,被斬首的悲情女人
    一部《絕代艷后》讓一個女人走進了大家的視野,她就是歷史上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王后」。如電影中演的那樣,瑪麗王后本是奧地利的公主,本名瑪麗安託瓦內特,在她11歲的時候,接到了法國王室的正式求婚,奧地利答應了這場求婚,可是婚禮卻一託數年,直到她14歲才離開奧地利和親法國。
  • 花費7年時間加冕王后的她,3年後卻被丈夫送上斷頭臺,情比紙薄
    在英國歷史的捲軸上,都鐸王朝具有符號化的象徵,波琳家的女孩也被刻入其中,推動了英國的宗教改革,增添了傳奇色彩,安妮·博林的女兒伊莉莎白,開創了英國的「黃金時代」,使英國成為歐洲最強盛的國家,在輝煌的背後,整個家族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她是國王的堂姨,卻被國王送上斷頭臺,原因或者是這三個
    1541年5月28日,年近七旬的女伯爵瑪格麗特波爾被送上斷頭臺,她是當時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親戚,無論是從父系還是母系,當然從母系關係更近,因為她是亨利八世的堂姨,瑪格麗特波爾的堂姐就是亨利八世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后。亨利八世為什麼要砍掉堂姨瑪格麗特波爾的頭呢?瑪格麗特波爾被指控她對國王亨利八世國王「犯下了形形色色的可憎而嚴重的叛逆罪行」。
  • 法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后
    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奧地利的公主,14歲時通過政治聯姻嫁給了法國皇太子,1774年,皇太子登基成為路易十六,瑪麗・安託瓦內特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法國的皇后。瑪麗皇后並不熱衷政治,她喜愛舞會、時裝與玩樂,她奢靡無度,有「赤字夫人」之稱。
  • 法國最悲慘的國王,國庫被王后敗光,最後還是被人民殺了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明文文章字數|981字,閱讀約2分鐘路易十六是法國歷史上最悲劇的國王。路易十四被授予最偉大的法國國王稱號。他被稱為太陽之王,使法國成為歐洲的霸主。但也正是國王給路易十六留下了沉重的債務爛攤子。路易十六後來娶了一個不花錢,不快樂的王后。最終,懦弱,不貪不色的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成為法國新舊勢力交替的犧牲品。
  • 引人深思,看母親如何把親生兒子送上斷頭臺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異,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以前舊社會生活不好,老百姓養了孩子可以說是稀裡糊塗就能把孩子拉扯成人。現在可以說跟以前的情況大相逕庭,從國家號召「計劃生育」開始,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家只有一個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