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如何對待不喜歡你的人

2020-12-03 水煮歷史

這個世界,總有你不喜歡的人,也總有人不喜歡你。這都很正常。而且,無論你有多好,也無論對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歡不喜歡是另一回事。

刻意去討人喜歡,折損的,只能是自我的尊嚴。不要用無數次的折腰,去換得一個漠然的低眉。紆尊降貴換來的,只會是對方愈發地居高臨下和頤指氣使。沒有平視,就永無對等。

也不要在喜歡不喜歡上,分出好人和壞人來。帶著情緒傾向的眼光,難免會陷入褊狹。咬人的,你不能說它是壞狗。狗總是要咬人的,這是狗的天性和使命。也就是說,在盯著別人的同時,還要看到自我的缺陷和不足。

當然了,極致的喜歡,更像是一個自己與另一個自己在光陰裡的隔世重逢。願為對方毫無道理地盛開,會為對方無可救藥地投入,這都是極致的喜歡。這時候,若只說是脾氣、情趣和品性相投或相通,那不過是淺喜;最深的喜歡,就是愛,就是生命內裡的粘附和吸引,就是靈魂深處的執著相守與深情對望。

這是一場詭秘而又盛大的私人化進程。私人化的意思就是,即使無比錯誤,也無限正確。有時候,你的無數個回眸,未必能看到一個擦肩而過。有時候,你拿出天使的心,並不一定換來天使的禮遇。如果對方不喜歡,都懶得為你裝一次天使。誰也不需要逢場作戲。儘管,一時的虛情假意,也能撫慰人陶醉人,但終會留下搪塞的痛,敷衍的傷。

所以,這個世界最冒傻氣的事,就是跑到不喜歡的人那裡去問為什麼。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了,沒有為什麼。就像一陣風颳過,你要做的是,拍拍身上的灰塵,一轉身沉靜走開。然後,把這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寂然忘掉。

一個人,風塵僕僕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這才是最好的態度。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裡丟掉了快樂,然後又在喜歡自己的人這裡忘記了快樂。

勉強不來的事情,不去追逐。你為此而累的時候,或許對方也最累。你停下來了,你放下了,終會發現,天不會塌,世界始終為所有人祥雲繚繞。

誰都在世俗的泥淖裡撲騰著。有的人天生是來愛你的,有的人註定要來給你上課的。你苦心經營的,是對方不以為意的;你刻骨憎恨的,卻是對方習以為常的。喜歡與不喜歡之間,不是死磕,便是死擰。然而,這就是生活,有貼心的溫暖,也有刺骨的寒冷,不過是想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完整。

在遼闊的生命裡,總會有一朵或幾朵祥云為你繚繞。與其在你不喜歡或不喜歡你的人那裡苦苦掙扎,不如在這幾朵祥雲下面快樂散步。天底下賞心快事不要那麼多,只一朵,就足夠足夠。

相關焦點

  • 如何對待不喜歡你的人?別人已經有人做了,你做自己就好
    人生匆匆幾十年,如果都用來取悅別人,讓別人喜歡你,那你還是原來的自己嗎?別人已經有人做了,我們做自己就好。莫言曾說過:「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了,沒有為什麼。就像一陣風颳過,你要做的是,拍拍身上的灰塵,一轉身沉靜走開。然後,把這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寂然忘掉。」01 面對愛情愛情的房子很小,只能容下2個人。
  • 小橘燈 | 讀莫言先生《晚熟的人》
    今天參加銀齡書院小橘燈讀書會27次線上活動,讀莫言先生的新作《晚熟的人》,談談自己的感想。你看這魚身上全是瘤。是的,生活中咱們也買過那種帶魚啊,然後說大鱉能長得那麼大,正常嗎?鱉都不高興,它如果高興的話,早就會撒嘴了。 莫言先生寫到這兒,並不是寫這個魚是誰的?鱉是誰的?誰侵佔了誰的利益?抓人沒收魚,話鋒忽而轉到了豬場,說養豬造成環境的汙染,餵的豬是吃藥的豬,超乎自然時間生長的豬。
  • 吃過青蛙的人,不妨讀一下莫言這段語錄,會讓你以後再也不敢吃!
    青蛙在田地,菜園,它可以保護我們的莊稼不被害蟲所侵害,但長大後我們似乎也都忘記了小時候所知道的,很多人都愛上了吃青蛙。那麼說起吃青蛙,我們不妨讀一下,莫言的語錄,如果你也吃過青蛙,相信你讀完後,再也不敢吃了。文字如下:好哥哥們,你們打死我,我要感謝你們。
  • 今夜,南京屬於莫言,屬於摯愛文學的你我!「大地的模樣」莫言作品...
    同為山東人的南京師範大學學生小曲激動地說,莫言作品中最令她震撼的,就是流淌於底層人民血液中的生命力:「莫言的眼睛始終凝望著高密東北鄉土地上生於斯長於斯的眾生,刻畫著他們那不屈的靈魂。斜兒笑我不敢言,我敢言時驚破天!」著名作家徐則臣朗讀的莫言舊體詩新作《東瀛長歌》,道出了莫言老驥伏櫪、雄心不改的慷慨之氣;
  • 施虐人格障礙——解讀莫言小說《蛙》中的姑姑
    沙威對觸犯法律的人有一幅鐵石心腸,甚至還懷著仇恨。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姑姑也是如此。提起那些超計劃懷孕的人,「姑姑對著虛空猛劈一掌」,表示:「決不讓一個漏網!」沙威忠於職守、鐵面無私,即使自己的母親潛逃,他也會告發。姑姑也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鐵面無私,毫不留情地把懷了第二胎的侄媳婦從隱藏地逼出來做流產,結果導致後者死亡。沙威對逃犯窮追不捨,不捉拿歸案絕不罷休,姑姑對超計劃孕婦也一樣。
  • 那些冒著酸氣,辱罵貶低莫言「骯髒」的人,究竟貶低的是什麼?
    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曾經拜讀過他的《豐乳肥臀》,說實話一開始,小編有一點看不下去,但是堅持過前幾頁你就會進入佳境.他的意思就是說莫言獲獎了,但不代表他是中國最"牛"作家。劉震雲還有話語權較重的陳丹青也是對莫言的成就態度"有趣",陳丹青也是典型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優秀的作家。
  • 馬未都談蘇童王朔莫言劉震雲:都不是「正經」人,就我一個是好人
    他有句被觀眾記得最清的笑談就是;王朔、劉震雲、蘇童、莫言這些人都不太正經,只有自己是好人。當然這是馬未都的笑談,文人之間都喜歡「自嘲」或「調笑」。如果你自己長時間沒有自嘲,那就有朋友來替你自嘲一下。在馬未都眼裡,他之所以搞文學,是因為上一代的文學家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去出版社或圖書館就會莫名地仰視他們。
  • 淺析莫言小說《蛙》的取名因由
    我們知道莫言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位中國籍作家,而他寫作風格是幻覺現實主義,很好的將民間故事還有具有歷史代表意義的事件聯繫在一起。他的作品大都寓意深刻,那麼《蛙》這部獲獎作品呢?在起名字上作者有哪些考量呢?今天我們來說說它的起名因由。
  • 《甄嬛傳》為何甄嬛重獲盛寵時,不殺了靜白,讓莫言當主持呢?
    此時的甄嬛已經徹底死心,她願意在甘露寺度過餘生,不問外事,即便遭遇靜白的欺負,百般刁難也忍受下來,唯有莫言看不慣一切,經常幫助甄嬛。那麼為何甄嬛重獲盛寵時,不殺了靜白,讓莫言當主持呢?其一,靜白本人是受皇后的指使。甄嬛選擇重新回宮,根本原因在於果郡王失蹤,父親寧古塔重病,自己懷孕,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甄嬛回到宮中,她才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 《生死疲勞》:莫言的極限與局限
    但今天並非要趕時髦,卻是要冒險來說說莫言和他的《生死疲勞》。在獲獎後接受採訪,有人請莫言給讀者推薦一部他的書,他推薦的正是《生死疲勞》,認為這部書集中體現了他的寫作特點。莫言此言不虛,《生死疲勞》確實是他作品中將其寫作風格體現的較為全面的一部。透過《生死疲勞》,基本可看清莫言寫作的寬度和深度。
  • 莫言-什麼江一燕不是江一燕,還是腳踏實地學習為好
    餘華:「如果以文學價值而言,莫言應該可以獲十次茅盾文學獎」。餘華:「你們寫小說居然想學莫言?莫言的小說和天分,那哪能是學得來的?」如果你還認識餘華的作品,我想從餘華的評價中,你也可以知道明白莫言的水平。
  • 《重讀八十年代》⑦ | 是什麼成就了莫言?
    在莫言發表的第二篇小說《醜兵》裡,莫言曾經因為被人說醜而自卑,於是選擇了用第一人稱敘述醜兵的故事。但前幾篇都沒能很好地表達他自己。他發表的第四篇小說直接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發表了《民間音樂》,這篇小說的結構很像美國作家卡勒斯的《傷心咖啡館之歌》,這部作品,直接帶著莫言從保定去了北京。
  • 《蛙》「中」莫言
    這本書是莫言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所以對於他來說也是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一本書。當然,莫言還有很多代表作,比如《紅高粱》、《檀香刑》、《蛙》、《豐乳肥臀》等。如果你看過莫言的小說,就會感到一種濃濃的鄉情,有時是懷念,有時又參雜些怨恨,正因如此,大家也稱他為「尋根文學」作家。
  • 遭父親毒打、怕母親尋短見,諾獎獲得者莫言經歷了怎樣的原生家庭
    他回家後痛哭,母親卻對他說:兒子,你不醜,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醜在哪裡?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醜也能變成美。母親這一番教導深深的紮根在小莫言的心底,後來他去城市裡當兵,周圍一些有文化的人也當面背後的嘲笑過他的長相,但他早已學會心平氣和的面對這些。
  • 莫言寫下《豐乳肥臀》的初衷是什麼,它又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緊接著書中莫言用露骨直白的方式寫盡了張麻子對喬其莎的侮辱。有人說莫言尺度太大,有人說內容不堪入目,可是莫言卻說:我的眼睛裡已經飽含淚水。我知道這樣寫會被某些人恥笑甚至是辱罵,那就請吧。那麼《豐乳肥臀》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書中講述的是饑荒年代,一個女人嫁給了一名鎖匠,鎖匠沒有生育能力,面對婆婆因為生不出孩子而虐待自己,為了生孩子,女人便開始和不同的男人發生關係。
  • 莫言獲諾獎後,文藝圈褒貶不一!陳丹青: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關於獲獎後的莫言,他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看過莫言的書,但知道他獲得諾獎和作品無關。這位文人為什麼偏偏就與莫言過不去,難道僅僅只是文人相輕?1、文藝界的評價不管人們對於莫言的作品如何爭論,然而身為大作家的劉震雲對於這個很嚴肅的問題卻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回答。一向以高情商著稱的劉震雲在關於莫言作品的問題上也沒有讓人們失望。
  • 那個農家小院裡,莫言會不會在等我?
    平安莊村到了,從村口膠河邊的大路進去不遠,右手邊就有一處土牆院落,沒錯了,這裡肯定就是「莫言舊居」。因為周圍的人家都是磚瓦水泥房,這處土牆院落看上去夠「舊」。屋後的平地上還插著一塊指示木牌,更印證了我的判斷。信步向前,莫言舊居的大門映入眼帘,黑色的門框,舊式的門簷。說是大門,其實也就是兩扇小小的老式木板門,嵌在小小的門樓裡。
  • 無望的救贖——讀莫言《蛙》
    周國平說:「莫言獲獎使中國作家不再神話諾獎。」王蒙說:「莫言獲獎說明中國當代文學成就獲世界關注。」莫言正是中國當代文學走向世界的拓荒者。01 熟知莫言先生的朋友應該了解,其作品題材、風格具有獨特性,題材緊隨時代步伐,創作意識具有強烈的時代觀念,其小說創作就像畫作,結構、色彩、光影三者完美協調。
  • 能這樣對待你的人,不只是喜歡你,而是深愛著你!
    同樣一句言語,不同的人說出來可能也是包含了不同程度的情感的,所以在辨別真偽的時候要仔細,通過這些言語看到後面所包含的情感。如此回你消息的人,不是不愛,而是深愛!那些「巨人」能夠使用言語去撥動你的心弦,營造出一個美好的未來假象,但是卻永遠等不到這個承諾實現的時候。 真正愛你至深的人絕不會許出不可能實現的承諾,因為他知道,當他許出這個承諾,你對他也會付諸很大的期望,多大的期望就會獲得多大的失望。因此,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輕易許下諾言,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比起言語更多的是那心動給你證明。
  • 莫言《蛙》英國出版,媒體點評:有愚蠢的橋段
    《蛙》,是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最新的一部小說。上個月,由美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譯的英文版在英國出版。明年1月,它還將登陸美國。       英文版《蛙》已經上市一個多月,那麼英國媒體是如何評價這部小說的呢?翻書黨摘譯了幾篇重要報紙的書評,讓我們來聽聽英倫發來的「蛙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