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神器「暖寶寶」存安全隱患 實驗:雞蛋都能被燙熟

2021-01-08 廈門網

  -本報記者選5個雞蛋進行實驗,其中一雞蛋最高溫升至74.4℃

  -就寢時使用暖寶寶有安全隱患,醫生提醒要正確使用取暖器材

  5個半小時後,雞蛋的表面溫度達到了74.4℃,有些燙手。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王菡如 通訊員 張舒姍 李琪彬)天氣一冷,取暖神器「上線」——其中,輕輕一貼便能抗寒保暖的「暖寶寶」受到不少市民青睞。近日,許多有關「暖寶寶能燙熟雞蛋」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因使用暖寶寶不當,造成低溫燙傷的情況時有發生。

  那麼,暖寶寶的「熱度」到底有多高?使用時,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昨日,記者進行了實驗,並請皮膚科醫師做出了使用提醒。

  【記者實驗】

  最高溫度達74.4℃ 蛋清蛋黃可凝固

  在進行實驗之前,記者分別從超市、便利店及網絡渠道購買了5個不同品牌的暖寶寶。而後,逐一拆開同品牌的兩片暖寶寶,把有膠的一面相對,將生雞蛋包裹其中。最後,再在最外層蓋上毛巾。

  完成後,隨機對每個穿著「保暖衣」的雞蛋進行編號和溫度測量。一開始,5枚雞蛋及暖寶寶外層的溫度均在18℃左右。1小時後,它們的手感溫度明顯變高,「體溫」也隨之升到了40℃左右。

  第4個小時,除5號雞蛋外,其餘4枚雞蛋的外殼溫度普遍攀升至60℃。記者選取了其中溫度最高,已達69.1℃的雞蛋進行剝殼――一股水煮蛋的氣味撲面而來,此時,蛋清已有些許凝固,而蛋黃則呈現溏心狀。5個半小時後,雞蛋表面溫度持續上升,其中,4號雞蛋高達74.4℃,燙得有些拿不住。打開雞蛋,無論蛋清還是蛋黃,都已達到了完全凝固且可以食用的狀態。

  【原理解析】

  鐵粉與空氣反應放熱 熱量源源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用於實驗的5種暖寶寶包裝上,有4個標註了使用時的最高溫和平均溫。可實驗中,記者所測量到的溫度,都比幾個品牌的「榜首」――68℃要來得更高。

  小小貼片,一片售價在幾角錢至幾塊錢不等。是什麼原因,讓它源源不斷放熱,甚至能持續10小時左右呢?其實,暖寶寶的主要成分為鐵粉、食鹽、活性炭和蛭石:鐵粉在空氣中產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食鹽則起催化作用,加速反應;另外,活性炭具有強吸附性,可吸附水蒸氣,而蛭石也同樣起保溫作用。

  由於暖寶寶溫度較高、發熱時間長等特點,商家們在包裝上做出了這樣的安全提醒:「避免直接貼在皮膚上,避免在同一位置長時間使用。」此外,與其他取暖設備同時使用,或在就寢時使用暖寶寶,可能埋下安全隱患。

  據悉,利用同樣發熱原理,市場上還有暖手寶、暖腳貼等產品出現。

  【提醒】

  老人孩子應特別注意 控制使用時間

  暖寶寶都能燙熟雞蛋,如果直接接觸皮膚呢?

  對此,廈門中醫院中醫外科、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江淵表示,長時間使用取暖設備,且溫度在60℃至70℃以上的,可能造成低溫燙傷。「不單是暖寶寶,」江淵說,使用熱水袋、電熱毯等器材不當時,也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

  「沒有自理能力、自理能力較弱人群使用暖寶寶時應當特別注意。」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姜曉勇說,昏迷、長期臥床的病人,新生兒等在使用暖寶寶時,無法及時表達對溫度的感覺,因此,也有低溫燙傷的風險。

  「神器」雖好,如何正確「取暖」?江淵建議,市民在使用取暖設備時,適當控制時間,貼暖寶寶的時候,也可以在上面加一層毛巾,起「隔離」作用。

  姜曉勇則提醒市民,若出現皮膚發紅的低溫燙傷症狀,可自行塗抹燙傷膏處理;一旦出現了水泡,則建議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傷口感染。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冬日暖寶寶成燙傷「殺手」 竟能燙熟雞蛋(圖)
    暖寶寶燙熟雞蛋每當天氣轉冷,美女們就會想出各種禦寒招數,最常用的當然就是「暖寶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這種禦寒「神器」,一不小心就會將人燙傷。昨天上午,寧波消防支隊鎮海大隊就專門進行了「暖寶寶」測溫實驗,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 暖寶寶能燙熟生雞蛋!警惕日常生活中的取暖「殺手」
    小編好奇,於是做了一個實驗。    首先在菜市場轉了好幾圈,走到雞蛋攤前,等其他顧客買完走了後,悄悄地問攤主能不能只買兩個雞蛋,再三強調自己不是用來吃而是為了做實驗!攤主微微一笑,準許我挑了倆雞蛋。    用暖寶寶包裹雞蛋,外面包上毛巾模擬外套。
  • 暖寶寶燙熟雞蛋?熱水袋發生爆炸?冬季警惕「溫暖殺手」
    南方的小夥伴在屋裡除了用意志力麻醉自己「我一點都不冷」外,暖寶寶、空調、電熱毯、「小太陽」也統統上陣……但你知道嗎?這些取暖「神器」背後有許多安全隱患。今天袋鼠麻麻要和大家嘮嘮如何健康、安全地取暖。一、暖寶寶: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暖寶寶是利用化學原理,撕開包裝即可發熱的貼片,發熱溫度一般在60~70℃之間,發熱時間為10~12小時。
  • 警方實驗:暖寶寶能燙熟雞蛋 「小太陽」能傷人
    警方實驗:暖寶寶能燙熟雞蛋 「小太陽」能傷人 原標題:    「小太陽」取暖器能點著紙巾?老舊電熱毯裡面藏著什麼秘密?暖寶寶真的能煮熟雞蛋還讓豬皮「受傷」?
  • "冬日暖器"變"兇器"? 暖寶寶焐熟雞蛋 "小太陽"烤焦紙巾
    東方網12月1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申城又迎來一波降溫,大家不僅出門紛紛將厚重冬裝拿出來穿上,圍巾帽子口罩一齊出動,在家裡也把各種取暖用品翻出來用。可是近期各地一些新聞顯示,不恰當的使用習慣,會讓取暖器變成傷人的「燙山芋」。
  • 安全|寒意來襲 隱藏在「取暖神器」背後的安全隱患
    冬季消防安全天冷了你會用什麼取暖呢?入冬以來,隨著氣溫逐漸降低,無論是超市、商場、街邊攤都能找到各種取暖用品,比如暖風機、電熱毯等,可以幫助我們驅除寒冷,但使用不當往往會造成火災事故的發生。冬季保暖雖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別讓「取暖神器」變成「致命殺手」,那麼,我們該如何安全使用這些取暖器呢?一起和」藍朋友「來看看吧。1、購買取暖產品時,最好選擇帶有「3C認證標誌」的產品,要選擇廠家配置的專用電源線和符合標準帶地線的三孔插座。2、取暖產品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年限越長越不安全。建議大家不要讓取暖器超齡工作,如有超齡記得及時更換。
  • 冬日暖器變兇器 暖寶寶焐熟雞蛋小太陽烤焦紙巾
    記者通過實驗發現,紅外反射式取暖器(俗稱「小太陽」)5分鐘就能烤焦覆蓋其上的紙巾,電暖水袋在被褥中5小時內仍能保持50℃,暖寶寶一晚上就焐熟了雞蛋。醫生提醒,暖寶寶等取暖設備切勿貼身使用,一兩個小時即可導致低溫燙傷。 取暖用品使用不當引燃衣物、導致燙傷「降溫了,該買什麼取暖器啊?」「每個房間一個取暖器,好擔心電壓太大而跳閘哦。」
  • 冬季「取暖神器」齊上陣,「低溫燙傷」要警惕!
    南方人過冬實在是太難了吃飯時只有飯是熱的躺被窩喘氣還凍鼻子去浴室洗澡邊洗邊抖那麼沒有暖氣的南方人到底靠什麼取暖?低溫也能燙傷人!在很多人意識裡, 暖寶寶的溫度是很安全的,所以會習慣直接貼在身上入睡。實際上,暖寶寶的平均溫度一般在53℃左右,最高可達65℃以上。而只要44℃,持續時間達6個小時皮膚就會出現低溫燙傷。什麼是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45℃~50℃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如同「文火燉肉」。
  • 暖手寶、暖足貼、暖腳寶……新式取暖神器風靡潮人圈,年輕人低溫...
    有些取暖設備剛開始接觸時不覺得燙,也不會有強烈疼痛感,但接觸得久了,熱量持續積累就可能造成低溫燙傷。相比高溫燙傷,低溫燙傷易被忽視,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水泡、脫皮等,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嚴重、面積不大,實際上已傷害到真皮甚至皮下組織,嚴重時可能造成深部組織壞死。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除了熱水袋、美容儀,冬天家裡還隨處可見暖寶寶、小太陽、暖手寶這些防寒神器。央視之前對暖寶寶做的測評,發現最高溫度已經達到可能低溫燙傷的程度,最高的甚至超過了安全範圍,有70℃!貼著暖寶寶睡覺,一覺醒來發現被燙傷的孩子不計其數。
  • 天寒必備的暖寶寶,燙人!|360實驗室
    使用不當,安全隱患巨大!今天(1月12日)的360實驗室,我們就去測一測暖寶寶。    隨機購買5款樣品 1小時最高升溫超過60℃   記者從市場上購買了五個不同品牌不同種類的暖寶寶後,來到南京中大醫院的燒傷整形科,產品上面的宣傳語表示,它們的持續發熱時間可以達到6小時到10小時不等。
  • 2片暖寶寶燙熟雞蛋 調查市面產品多不合格(圖)
    實驗材料:暖寶寶和生雞蛋。4個小時後雞蛋達最高溫76℃。打開雞蛋發現已經熟了。昨日,本報好奇實驗室記者用暖寶寶包裹雞蛋,4個小時內竟將雞蛋燙熟了。  實驗時間:12月27日14:50到19:00,室內溫度25℃左右。  實驗器材:暖寶寶3片,生雞蛋一個,塑膠袖套一隻,紅外線溫度探測器一個。
  • 帶寶寶出門再也不怕凍手凍腳,8個取暖神器讓全家暖暖噠!
    冬日的防寒神器辣麼多,但大多都是方便在室內使用,比如暖風機,小太陽,電暖爐等等,但如果出門怎麼辦呢,有沒有方便攜帶的取暖神器?
  • 取暖神器你還在讓寶寶用?其實這些所謂神器對寶寶有危害
    冬天的寒冷天氣讓爸爸媽媽們都不知道怎麼辦,家裡的門都不敢開。小茹有一個兩歲寶寶,她就很擔心寶寶受到寒氣的入侵,家裡的人都不讓隨意進出。而小茹呢,為了寶寶更加暖和,就在某寶上購買了各種神器,像電熱毯,電暖扇,暖寶寶等等,小茹在寶寶的床上放上電熱毯,還在寶寶的衣服上貼上暖寶寶。
  • 五種坑娃「取暖神器」被列入黑名單,很多父母不知,早禁用早安心
    小太陽便攜、面積小、熱得又快,深受大家的的喜愛,也有很多父母會放在孩子的房間裡進行取暖,但對於兒童們來說,可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第二種坑娃「取暖神器」:電熱毯  電熱毯幾乎家家都有,每當冬天來臨後,都會用電熱毯來取暖。
  • 【消防安全】僅8秒,紙巾速燃!「取暖神器」威力不小...
    【消防安全】僅8秒,紙巾速燃!「取暖神器」威力不小......但取暖器在給大家帶來溫暖舒適的同時,卻也隱藏著諸多安全隱患,因取暖設備引發火災的新聞更是日漸增多。
  • 暖寶寶變「燙傷寶」,這5種取暖用品,對孩子安全隱患大
    於是各種取暖用品都給孩子用起來,像什麼暖寶寶,暖手寶等等。出門的時候給孩子身上貼幾個暖寶寶,能夠發熱讓孩子變暖和,但父母真的有考慮安全問題嗎?寶媽給孩子用暖寶寶,結果燙傷孩子一位寶媽帶孩子出門,想著別凍著孩子了,於是從家裡拿出2片暖寶寶貼在孩子的身上,一片貼在孩子的肚子上,一片貼在孩子的後背上。
  • 有幾種取暖用品已被父母列為黑名單,安全隱患大,很多家庭還在用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冬天到了,天氣變冷,很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寶寶感冒或者受凍,因此就選擇了各種各樣的保暖用品。尤其是對於南方的家庭來說,室內和室外的溫度基本相似,屋裡也沒有暖氣,因此取暖用品就更加必不可少。但是,很多取暖用品都是有安全隱患的。
  • 今年的取暖方式你get到了嗎?過冬啦!手握暖蛋、腳踏暖腳寶……
    入冬後,如何取暖讓市民操碎了心,暖蛋、光腿神器、暖腳寶成了00後過冬必備品;90後也開始了冬季養生之路:泡腳桶泡腳、用上艾草坐墊、一周三頓羊肉湯……取暖方式多樣化引發消費者思考:取暖神器安全嗎?一直使用發熱坐墊真的健康嗎?艾草取暖效果真那麼大嗎?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用暖腳「神器」取暖,小夥竟坐了輪椅,還上了手術臺!
    天氣一冷,各種取暖神器便開始大顯身手,但「神器」使用不當,也會成「毀膚利器」,造成燙傷現象,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低溫燙傷」。  這不,來自杭州的小夥一不小心竟被暖腳爐「燙」成III度灼傷,由於創面太深,不得已還做了個手術。溫度並不算高的取暖「神器」還能把人燙傷,這是咋回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