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寶寶燙熟雞蛋
每當天氣轉冷,美女們就會想出各種禦寒招數,最常用的當然就是「暖寶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這種禦寒「神器」,一不小心就會將人燙傷。昨天上午,寧波消防支隊鎮海大隊就專門進行了「暖寶寶」測溫實驗,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消防員選購的6款不同品牌暖寶寶
實驗開始前,消防員準備了生雞蛋、測溫槍和圍巾,然後從市場、藥店等不同渠道購買了6款不同品牌的「暖寶寶」,這些「暖寶寶」分別產自廣東、深圳、天津、上海等地,名稱也是五花八門,如「××暖寶寶」「×××暖貼」「暖寶寶熱貼」「×××暖貼片」等,外包裝顯示,6種不同品牌的暖寶寶最高溫度可至45至60℃不等,保溫時間在8小時至12小時之間。
消防員用暖寶寶將雞蛋包裹嚴實
上午10時,實驗正式開始,消防員先用測溫槍測試,室內溫度16℃,桌面溫度11℃。
數據記錄完畢後,2名消防員將6種不同品牌的「暖寶寶」,按照使用說明均撕下貼紙,每片「暖寶寶」焐一個生雞蛋,然後用一條羊毛圍巾裹住,以模擬人體穿衣狀態下使用暖寶寶的效果,並用測溫槍不定時在圍巾外進行測溫。
10時30分,消防員對其中一個實驗品進行測溫,測溫槍顯示溫度為22℃,在「暖寶寶」焐生雞蛋的過程中,用手觸摸明顯可感覺到用圍巾包裹的雞蛋溫度在不斷上升,直到10時50分,測溫槍顯示29℃後,實驗品才趨於恆溫,用手輕輕觸碰圍巾裡面被「暖寶寶」包裹嚴實的雞蛋,有點燙手。
消防員用圍巾將雞蛋裹好模擬人體穿衣效果
12時許,消防員打開圍巾,並立即用測溫槍對6個暖寶寶進行測溫,顯示溫度最低的是51℃,最高的達到了66℃。依次揭開包裹在雞蛋外的「暖寶寶」後,消防員敲開雞蛋蛋殼,原先的生雞蛋已經變成了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熟雞蛋,僅有個別雞蛋的蛋黃仍有少量流質。
「雞蛋都能焐熟,如果貼在身上,那肯定就燙傷了。」省消防醫院燒傷科主任郭明鋒告訴記者,暖寶寶取暖的原理是利用了原料包裡的物質,在空氣中氧化反應,將化學能量轉化成熱能,「但這種熱量很難控制,雖然局部溫度短時間內不會很高,但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低溫燙傷的可能。」
打開暖寶寶瞬間,溫度最高的雞蛋表面達到了66℃
郭明鋒介紹,人體皮膚接觸超過70℃的物體持續1分鐘,皮膚就可能會被燙傷。當物體的基礎溫度長時間處於50℃至60℃之間時,雖然人體皮膚剛接觸時,不會有強烈的疼痛感,但由於局部熱量無法及時散出,依然會將皮膚燙傷,這就是所謂的低溫燙傷。
記者從省消防醫院了解到,醫院每年冬季都會收治不少低溫燙傷的病例,病情集中在患者關節、大腿等位置,經了解,大部分是因為晚上使用了熱水袋或者暖手寶一類的取暖設備造成。患者晚上常常將取暖設備捂在身上就睡過去了,等次日清晨才發現身上被燙傷,這些都是低溫燙傷的典型病例。
實驗人員打開雞蛋查看情況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選購暖寶寶時,務必到商場選購知名品牌,並仔細查看外包裝是否完好,有無雜色,是否洩漏、結塊等;使用過程中發現皮膚有紅腫等低溫燙傷現象,可自行用冷水衝洗數分鐘,一旦出現大面積水泡,需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