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句話極為出名,而歷史也確實驗證了它的真實性,無數英雄豪傑拜倒在石榴裙下。陳圓圓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有名的一位,清末著名詩人曾在詩中寫道「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感嘆這位紅顏禍水。
陳圓圓是明末的「秦淮八豔」之一,她出道便被眾人追捧,名氣大過當時的名媛董小宛,只可惜紅顏薄命,一生坎坷。先是被田弘遇掠走,奉獻給崇禎皇帝,後來又被吳三桂納為小妾。
到了現代,人們在蓮花池鐵路旁發現陳圓圓的畫像碑,此碑歷經風吹雨打,許多地方已經殘缺,只能從剩餘部分推測出碑文的內容,後來人們將碑文放在五華區文化館的文化院內供遊客參觀。只是大多數遊客都不知道這位看似普通的妓女,榻上卻是躺著三個王朝,一笑傾國,再笑可亡國。
關於陳圓圓的真名現在已經不可考究,只能推測出她生於一戶邢姓人家,在其年幼之時母親便離世,而後父親不願撫養女兒,便將其送給姨媽,於是圓圓改為姨父陳沅的姓氏,從此改名陳圓圓。
當時陳沅是鎮上的貨郎,負責一些商品的批發售賣,在那個時代做生意積累財富很快,而勤奮的陳沅也憑此賺取了不少錢財。當時南方人大多愛聽崑曲,陳沅也不例外,家境富裕的他不僅在茶樓聽,還經常將樂工請至家中單獨演奏,長此以往,陳圓圓也逐漸迷上了崑曲。
陳沅對於崑曲的喜愛一日更甚一日,後來經濟蕭條之時甚至賣房聽曲,很快他的行為便讓陳家積累了大半輩子的財富付諸東流。幾年之後陳圓圓的姨父姨母雙雙病死,她失去了最後的依靠,姨父的債主也將其賣進梨園。
幸而幾年下來陳圓圓耳濡目染學會了崑曲,加上自己獨特極具天賦的嗓音唱功,她迅速成為了梨園中的代表人物。那個時代,行業間並未進行詳細區分,梨園中的女子都稱為妓女。
那時這種職業依然是下等人,陳圓圓本有機會擺脫這種生活。當時有一位江陰公子名叫貢若甫,他第一次見到陳圓圓便為其傾倒,決定將她帶回家中,於是慷慨地拿出三百兩銀子為陳圓圓贖身。很快貢若甫帶著陳圓圓回到自己老家,只可惜他的父親見到陳圓圓之後竟然說:「此貴人!縱之去,不責贖金」,以此為藉口逼迫兒子趕走陳圓圓,無奈之下,貢若甫選擇了孝順,只得將陳圓圓送回江南。
貢若甫之後陳圓圓很快遇到了她的下一個男人冒闢疆。冒闢疆為陳圓圓美妙的音樂所吸引,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長相廝守。當時冒闢疆的父親正處於襄陽戰火之中,他只得前往襄陽確定父親安危,只是這次分別竟是兩人的訣別,後來朝廷國丈田弘遇在江南大肆擄掠漂亮女子,陳圓圓也身陷其中,成為了田府的歌姬。
當冒闢疆返回蘇州之時,陳圓圓早已不見身身影,他竟馬上找到另一位名妓董小宛,並且兩人迅速定下終生,可見其對陳圓圓並非真情實意,只是逢場作戲。
陳圓圓在田府當了一段時間歌姬之後便被田弘遇送往宮中獻給崇禎皇帝,恰逢當時田弘遇的女兒也就是田貴妃病逝,於是他便將希望放在陳圓圓身上,希望陳圓圓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可惜陳圓圓畢竟是妓女出身,崇禎皇帝九五之軀,又豈能與青樓女子為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後來陳圓圓便被送返田家,而此時她的真命天子吳三桂已經出現。
吳三桂仰慕陳圓圓已久,只是一直未見其人。田弘遇聽說此事後,為拉攏吳三桂作為靠山,便將陳圓圓作為小妾贈送給了吳三桂,迎娶心上人的吳三桂喜出望外,只可惜兩人並未相處多久,戰事便爆發了,吳三桂不得不奔赴前線。
當時大明王朝處於崩潰邊緣,李自成在投降派的帶領下攻破京城,崇禎自縊,明朝就此滅亡。滅明之後的李自成狂妄自大,更是招陳圓圓進宮作為自己的禁臠。此舉激怒了本已打算投降的吳三桂,他憤怒地攻擊山海關,並且聯合滿人進攻大順,此舉被後人痛罵為漢奸之舉。
無論後世評價如何,當吳三桂再次得到陳圓圓時,他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只可惜好景不長,滿人統治中原之後吳三桂等人已然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削藩勢在必行,吳三桂也感受到了危機,於是從緬甸迎回了永曆帝。
陳圓圓本希望吳三桂擁立永曆帝,也能洗刷漢奸之名,可惜吳三桂已被權力蒙蔽了雙眼,他竟然絞死了永曆帝。陳圓圓見狀心灰意冷,獨自長居靜修庵,從此不問世事。陳圓圓的結局如何,史料中不得而知,我們只能知道這是一位極具魅力的女人,她以個人魅力影響著三個朝代,甚至改變了中國歷史。
參考資料:
《圓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