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統治西班牙的朝代——波旁王朝歷代國王,亡國兩次仍浴火重生

2021-01-09 歷史的皇宮

腓力五世(1683年—1746年),西班牙波旁王朝開國國王,法國波旁王朝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孫子,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卡洛斯二世死前,指定有血緣關係的他繼承王位,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反對,雙方及各自盟友爆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幫助西班牙打敗奧地利,1724年讓王位給長子路易一世,不到1年路易一世病死,他重登王位,1746年病死,終年63歲,在位46年。

路易一世(1707年—1724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二代國王,開國國王腓力五世與第一位王后所生的長子,1724年父親把王位讓給他,但在位不到1年他就病死,年僅17歲,一生沒有任何文治武功可言,同年父親重登王位,直到1746年病死。

斐迪南六世(1713年—1759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三代國王,開國國王腓力五世與第一位王后所生的四子兼幼子,第二代國王路易一世同母弟,1746年父親死後繼承王位,在位期間實行很多有利於增強西班牙國力的措施,1758年深愛的芭芭拉王后因病去世,他於第二年即1759年因悲痛過度而病死,終年46歲,在位13年。

卡洛斯三世(1716年—1788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四代國王,開國國王腓力五世與第二位王后所生的長子,第二代國王路易一世和第三代國王斐迪南六世的異母弟,1759年異母兄斐迪南六世死後沒有子女,他根據王位繼承法繼承王位,在位期間因為與法國一起在七年戰爭中戰敗,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與法國一起對英國作戰,幫助美國脫離英國獨立,1788年病死,終年72歲,在位29年。

卡洛斯四世(1748年—1819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五代國王,第四代國王卡洛斯三世的次子,1788年父親死後繼承王位,他是西班牙歷史最昏庸無能的國王之一,在位期間寵信奸臣小人,把朝政交給奸臣小人處理,自己沉迷酒色歌舞,1807年拿破崙一世徵服西班牙,把他變成傀儡,次年強迫他讓位第五子斐迪南七世,此後流亡義大利直到1819年病死,終年71歲,在位20年。

斐迪南七世(1784年—1833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六代國王,第五代國王卡洛斯四世的五子,1808年法國的拿破崙一世徵服西班牙後,強迫卡洛斯四世讓位,由於他四個兄長都比他早死,因此卡洛斯四世讓位給他,但幾個月後被拿破崙一世廢掉,西班牙納入法國版圖,1813年在反法同盟幫助下打敗法國並重登王位,直到1833年病死,終年49歲,在位21年。

伊莎貝爾二世(1830年—1904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七代國王,第六代國王斐迪南七世與第四位王后所生的長女,1833年父親死後繼承王位,在位期間西班牙受法國大革命影響,不斷爆發反對君主制的暴亂,1868年被革命推翻而流亡法國,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一次亡國,此後她在法國生活到1904年病死,終年74歲,在位35年。

阿方索十二世(1857年—1885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八代國王,第七代國王伊莎貝爾二世的長子,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後隨母親流亡法國,隨後兩年西班牙無國王,1870年由義大利薩伏依王朝王室成員阿瑪迪奧一世建立西班牙薩伏依王朝,1873年革命推翻薩伏依王朝,建立西班牙第一共和國,次年他回到西班牙推翻共和制,波旁王朝復國,1885年病死,終年28歲,在位11年。

阿方索十三世(1886年—1941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九代國王,第八代國王阿方索十二世的獨子兼遺腹子,1885年父親死後他尚在娘胎,1886年出生後繼承王位,由母親攝政,成年後親政,一戰期間他保持西班牙中立,1931年革命再次推翻波旁王朝,建立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到1939年佛朗哥奪取政權,開始長達數十年的獨裁統治,他於1941年流亡期間病死,終年55歲,在位45年。

胡安一世(1938年—至今),西班牙波旁王朝第十代國王,第九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孫子,1931年祖父被推翻後流亡國外,他在國外出生,佛朗哥獨裁期間的1969年把他接回西班牙並指定自己死後由他做國王,1975年佛朗哥病死,他成為西班牙國王,波旁王朝在亡國兩次後仍浴火重生,他確立君主立憲制度,並使西班牙成為發達國家,2014年讓位長子腓力六世,至今仍然在世。

腓力六世(1968年—至今),西班牙波旁王朝第十一代兼當今國王,第十代國王胡安一世的長子,做王儲期間就幫助父親處理一系列國事,2014年父親退位後繼承王位,他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深受西班牙人的愛戴,並且重視中國與西班牙的關係,在國際上也很有聲望,相信在他的統治下,波旁王朝仍然長久和穩定統治西班牙。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生命力最強的朝代,六次亡國仍浴火重生,至今統治西班牙
    不過歷史上有些朝代的生命力是真的頑強,當這些朝代滅亡後,總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復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像鳳凰涅槃那樣浴火重生,但是縱觀世界歷史,能夠浴火重生的朝代不多,拿我們中國歷史來說,只有漢王朝、唐王朝等寥寥幾個朝曾經亡國後又成功復國,可惜這些都早已成為歷史。
  • 歐洲五個最強朝代:波旁、哈布斯堡、羅曼諾夫、霍亨索倫、漢諾瓦
    法國波旁王朝第三位君主路易十四路易十四還有一項對歐洲歷史有巨大影響的成就,就是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打敗了神聖羅馬哈布斯堡王朝,為次孫腓力五世取得西班牙王位,從此波旁王朝取代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西班牙,此後波旁王朝確立對法國和西班牙的絕對統治
  • 法國波旁王朝到底有多強大?打遍歐洲無敵手,穩居一百年歐洲霸主
    波旁王朝,是歐洲歷史上統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盧森堡等國家的朝代,至今仍然統治西班牙和盧森堡兩個歐洲國家。在歐洲歷史上,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最強大和最著名,後世只要一提到波旁王朝,大多會聯想和特指法國的波旁王朝。那法國波旁王朝到底強大到什麼程度?一句話概括:打遍歐洲無敵手,穩居一百年歐洲霸主。
  • 至今統治英國的朝代——溫莎王朝歷代國王真容,個個都是顏值擔當
    喬治五世(1865年—1936年),溫莎王朝開國國王,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開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次子,1910年以王儲身份繼承王位,一戰期間英國人有強烈的反對德國的情緒,為了安撫臣民,把德國姓氏薩克森·科堡·哥達改成溫莎,溫莎來源於溫莎城堡,從此溫莎王朝取代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統治英國,竭力維護君主制在英國存在
  • 最受歡迎的法國波旁王朝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導語:「要使每個法國農民的鍋裡都有一隻雞」,這句名言流傳千年,正是最受歡迎的法國國王之一的亨利四世所說。亨利·德·波旁是亨利四世的本名,他本來是納瓦拉的王儲,但與當時的法國統治者盧瓦盧王朝的瑪戈王后結為姻親,當盧瓦盧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也逝世之後,盧瓦盧王朝再無後人,於是亨利四世名正言順繼承了王位。
  • 法國朝代的滅亡巧合:所有朝代最後三位國王,都是同父同母三兄弟
    如果細心研究過法國歷史上的朝代,可以發現一個相當有趣又巧合的現象,就是法國所有朝代的最後三位國王,都是同父同母的三個親兄弟。 卡佩王朝最後三位國王:路易十世、腓力五世、查理四世; 瓦盧瓦王朝最後三位國王: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 波旁王朝最後三位國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查理十世。 事實上,沒有什麼冥冥中早已註定的歷史,法國朝代出現這種情況,純粹就是巧合。
  • 近代歐洲最慘的王室,國王被革命軍處決,王后與公主被輪番施暴
    在歐洲歷史上,波旁王朝算得上是顯赫一時的朝代,曾經統治過包括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多個國家。波旁王朝統治法國期間,把法國發展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是波旁王朝最輝煌的時候。 不過,當一個朝代被推翻的時候,這個朝代的皇室或王室成員下場都不是很好,古今中外有無數例子可以證明這點。
  • 西班牙隊服上國徽錯成法國波旁王朝家徽
    今天凌晨,西班牙力壓法蘭西,不過讓西班牙上下尷尬的是,他們的隊服卻有著最直白的法國元素——西班牙國徽,被錯印成法國波旁王朝的家徽。  很少有人仔細觀察過這枚繁複的西班牙國徽。這一紋章原本的設計是在紅色外圈之內,以藍色填充的橢圓形空間裡包含著三朵百合花。但如今西班牙國家隊球衣上的這個紋章卻沒有了紅色的環繞,形狀也由橢圓變成了盾形,連百合花的形狀都有細微的差別,成了法國波旁王朝的家徽。
  • 西班牙為何不吞掉葡萄牙?16世紀就吞過了,但很快又被迫吐出來
    公元113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夫雷亞王朝的勃艮第公爵阿方索,領兵擊退在伊比利亞半島的阿拉伯人,得到羅馬教皇加封為國王,封地大致就是今天的葡萄牙,稱「阿方索一世」,由於他是勃艮第公爵,所以他建立的朝代稱為「勃艮第王朝」,是葡萄牙歷史第一個朝代,正式國號「葡萄牙王國」,至此葡萄牙這個國家誕生。
  • 英國史上最富強的朝代——漢諾瓦王朝歷代國王畫像,個個英明神武
    喬治一世(1660年—1727年),英國漢諾瓦王朝開國國王,德國人,1714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一世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絕嗣,根據英國王位繼承法,他以旁系王室成員身份繼承王位,因為出身德國漢諾瓦地區,所以他所建立的朝代稱為漢諾瓦王朝,他不會說英語,在位期間也沒去學,但不阻礙他積極發展英國資本主義經濟
  • 法國波旁王朝的開國君主——亨利四世的戲劇性上位史
    整個社會從上到下,就連社會底層人士都對遙不可及的權勢中心有所渴望,因此這種在古今中外都是司空見慣的追求和野心,也就決定了王朝更迭的必然性。縱觀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迭,"舊人哭新人笑"的基本步驟都是訴諸武力和陰謀,這種勝者王敗者寇的"規律"似乎也成為歷代史書的濃墨重彩和後人的津津樂道。
  • 貪汙,情婦,私生女,西班牙前國王從萬民擁戴到過街老鼠的一生
    話說,這幾天的西班牙,曝出了一個大資訊,西班牙前任國王,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寫下親筆信告知西班牙現任國王,菲利浦六世,自己已經離開西班牙國土,並且將永不回國的決定。前國王宣布自己放逐異國,永不回國,這是什麼緣由?
  • 1830的法國:路易菲利普與灰飛煙滅的波旁王朝
    可以說路易·菲利普一世是法國最後一位國王,他是最後一位使用King稱號的國王,他的全稱是King of the French,法國人民的國王。雖然在路易·菲利普一世之後,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可以被看作是廣義上的法國國王,但作為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國家元首,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使用的稱號是皇帝Emperor。
  • 從繁華走向沒落的波旁王朝:西班牙哈布斯堡末代公主,孤寂在法王宮...
    來自西班牙的瑪麗亞·特蕾莎,是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女兒,她的母親伊莉莎白·德·波旁則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和瑪麗·德·美第奇的女兒。作為西班牙皇室的女子,瑪麗亞的存在感並不強。她的母親十分美貌,可惜她更像父親腓力四世。雖然「哈布斯堡下巴」沒有那麼明顯,但也僅僅是個相貌平平的姑娘。
  • 激情澎湃的西班牙鬥牛,作為西班牙國粹,你對它了解多少?
    西班牙是個熱情如火的民族,它的子民仿佛永遠擁有燃燒著的熱情,連同它的文化也有著如火的激情。在電影鏡頭裡關於對西班牙的的刻畫總是少不了那個經典的畫面,鬥牛士的表演總是那麼精彩,讓人熱血沸騰。鬥牛文化在西班牙發展已久,鬥牛是西班牙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理解其民族性格和語言的一個關鍵的文化象徵符號。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民族,也許從它的文化開始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1、起源 西班牙人認為,鬥牛作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體育項目,代表著西班牙人的粗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說,這是他們的天性,來自於他們的生存環境。
  • 都爆發過大革命,為何英國王室得到保留,而法國波旁王室被推翻
    此後,法國人民又進行了多次起義,不僅推翻了國王的統治,還沉重打擊了國內的封建復闢勢力。雅各賓派專政更是將法國國內推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革命政權的反動勢力鎮壓下去。 因為早在1215年6月15日,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約翰王就頒布了大憲章,承認英國市民階層對王權的限制。 在光榮革命後的英國王室看來,1640年的英國革命僅僅是資產階級用武力再次強迫王室接受《大憲章》,並非徹底推翻王室統治。既然英國歷史上早就有《大憲章》,王室按《大憲章》,同意君主立憲制制度即可。這對於英國資產階級和王室而言,都是雙贏。
  • 泰國歷經四個王朝,其中有一個王朝國王竟是中國人
    泰國原名暹羅,13世紀時泰族人開始成為這個地區的統治力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素可泰時期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