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循環蘇打綠的燕窩
這歌的意象很到位
大致思想是燕子辛苦搭的巢被人們用來當作補品,就像創作者辛苦創作的作品被當作商品來消費。當人們品嘗完之後,一定要對這個燕窩評頭論足一番,似乎如果不這樣做就顯得自己不與時俱進了。
對於樂隊創作者,似乎世俗對待他們的偏見很大。於圈外人,似乎樂隊人看起來是不正經的存在,不是好人,傳播極端思想…似乎所以與封建相違背的罵名都背在身上。於那些雞賊的聽眾來講,小眾一點的音樂他們會說:音樂是服務大眾的,大眾接受不了算什麼音樂?寫的流行一點,他們會說:這位太流行了,這還有什麼性格?於那些「樂評人」,會說:你一點都不underground.
或許你不知道在一個作品的背後到底有些怎樣的故事。大波浪樂隊主唱在樂夏2唱了一首No Such Disease 。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到底在臺上鬼哭狼嚎些什麼,不知道歌詞寫的是什麼東西,但他們也不知道,這是主唱得了雙向情感障礙後寫的一首歌。
我帶吉他課的時候,教過一個學生,年齡還小,沒什麼音樂天賦,但是練琴練得很努力並且也樂在其中。他問我:「老師,我以後要成為音樂家。」我說:「你現在在我心裡已經是一個小音樂家啦!」我想,這個世界上沒有用一兩句話就可以泯滅掉別人的努力的道理。
存在即合理,請允許差異的存在。
大多數人不是燕子,他們不知道那一碗燕窩經歷了如何的嘔心瀝血,他們不知道燕窩摻雜了怎樣的血與肉。
大多數人不是燕子,所以無法評判這燕窩的養分。
尊重,是美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