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是一項在國際上遠近聞名的運動,它的比賽形式,簡單來說就是兩個人近身肉搏,基於比賽的基本規則,雙方用各種各樣的技巧和方法讓對方先倒地,只要對方倒下了,自己就能獲勝。
摔跤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體育競技類運動,因為它不需要什麼必要的設備,而球類比賽至少需要個球,擊劍比賽需要劍,跨欄跑還需要欄杆,但是摔跤只需要兩個參賽選手就行,所以說它是競技比賽的鼻祖毋庸置疑。
圖片:球類比賽用到的球劇照
現如今,摔跤比賽不僅僅在奧運會上出現,全球大型的搏擊類比賽也有摔跤選手的身影。其實在我國,摔跤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早在黃帝時期,摔跤就已經開始萌芽了。
到了周代,摔跤演變成一項體育項目,秦漢以後,摔跤居然走進了皇室貴族的生活,成為一種可供人欣賞的娛樂體育活動。
到了我國最後兩個朝代明清時期,由於蒙古、滿族兩個少數民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同時這兩個民族幾乎都生活在草原,身體大都很強壯,所以摔跤就成了他們從小練起的運動,還融入了他們獨有的特色,而帶有蒙、滿兩族特色的摔跤,也成了中國式摔跤的雛形。
圖片:摔跤演變成一項體育項目劇照
相信絕大多數人對摔跤這項運動都不是特別了解,直到2017年的一部神作風靡全球,它就是《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0,在豆瓣裡應該算是上位圈了,況且,這部電影的主演是阿米爾·汗,他可是印度娛樂圈殿堂級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米叔出品,必屬精品。雖然筆者當時沒趕上電影上映,但還是在網上找了資源看,果然沒令人失望。
雖然很多人說這部電影充斥著夫權、男權至上的觀點,但是在印度女性地位極低且種姓制度嚴苛的地方,一個父親能夠頂著全村人的壓力,與社會制度做抗爭,給了兩個女兒自己選擇命運的機會,這種勇敢和堅毅的品質就令人佩服。
影片中有許多摔跤的經典場面,尤其是兩個女兒的摔跤比賽,更是精彩萬分,看完後很多人紛紛表示: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地看過體育比賽。
圖片:《摔跤吧爸爸》中的摔跤片段劇照
有了前面的鋪墊,大家應該已經猜出今天的話題了,就是"摔跤",不過在詳細談這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今天的重點內容,一個民間的俗語:「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是明末清初時期在北京流傳得很廣的一句話,不過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單單看表面,「京油子」指的北京人都是油腔滑調,特別機靈;「衛嘴子」指的是天津人口若懸河,特別愛說話;那麼「保定府的狗腿子」說的是河北保定人喜歡在衙門當差嗎?
這句話描述的是三個地區不同性格的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過以上的理解都說得通嗎?
圖片:口若懸河劇照
其實,那是說不通的。我們先來介紹個大背景,當時康熙爺想要除掉鰲拜,就悄悄建立了一個善撲營。
是康熙專門從八旗子弟中選出來的,而且都是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好培養。
這些人在皇宮裡陪康熙一起練習摔跤,最開始的時候,鰲拜根本看不上這些年輕人,覺得就算來個幾百個也不是他的對手。
沒想到的是,善撲營竟然在1669年成功拿下鰲拜,為康熙除掉心頭大患,立了頭功。後來,這群少年受到了豐厚的嘉獎,還成為康熙爺的隨身侍衛,平時節日慶典上,他們還會上臺表演摔跤節目。
總之,清朝康熙時期的善撲營地位非常高,直到1912年,溥儀被迫下臺後,善撲營才真正被解散,不過此時它的歷史也超過兩百多年了。
圖片:鰲拜被善撲營拿下劇照
不過,善撲營的規模不是很大,裡面充其量就三百多個人,但個個都是高手,然而,就在善撲營被迫解散後,這些高手只能流落民間了,主要散落在三個地點。
分別是上面提到過的——北京、天津以及保定三個地區,因為當時它們是北方地區最大的三個城市,為了養家餬口,這些高手會收徒弟,給他們傳授摔跤知識,所以這些宮廷摔跤技術最後在這三個城市深深紮根。
不過,這三座城市都有各自的城市文化,來自不同城市的摔跤選手,漸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體系。
由於最開始流傳到北京的摔跤選手,都是極品高手中的極品,他們不僅身體強壯、靈活,而且技術還非常圓滑,水平高超,只要是跟他們比賽,通常一碰到這些選手的身體就馬上被划走了,所以北京的摔跤選手被稱為"京油子"。
圖片:摔跤選手劇照
由於天津非常靠近北京,所以當時去天津的摔跤選手並不少,人們發現,天津的摔跤選手在摔跤之前會有一個標誌性的動作,就是會用嘴巴舔一舔手指甲,其他地方的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無緣無故舔指甲呢?
所以大家開始以"衛嘴子"來稱呼天津的摔跤選手,其實,這些選手用嘴舔是為了保護指甲,摔跤運動非常危險,說不定指甲就會在哪個不小心的瞬間被劈斷,之前這種事也屢見不鮮,所以舔一舔可以潤滑一下從而達到更好的保護指甲的作用。不過這樣究竟有沒有用?這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這點其實就好像拳擊運動員在比賽之前要佩戴牙套一樣,就是為了預防牙齒在比賽中被打爛。
圖片:舔手指劇照
不過,保定就離北京比較遠了,所以流落到河北保定的摔跤高手要相對少一些,但是保定勝在摔跤文化比較濃厚,很多摔跤高手雖然沒有很高超的力量,但他們卻掌握了巧妙的摔跤技巧。
通常在保定摔跤選手比賽的時候,兩個人剛剛把手搭上,沒有一點點猶豫,就會馬上開始摔跤,因為他們的摔跤講究速度和乾脆,用最快的速度結束一整場比賽,觀眾會非常珍惜他們的摔跤過程,因為實在太短了,瞬間就決勝負,根本就不夠看。
所以大家會把保定選手的摔跤模式稱為"保定快跤",不過,保定快跤當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技巧,就是勾腿,只要勾腿的這個動作的初勢一顯現出來,對手基本上就沒有招架之力了,幾秒鐘之內一定會被摔倒在地。
所以,這些人才會被稱為「保定府的勾腿子」,其實是稱讚保定摔跤選手的話,沒想到傳著傳著就變成了「保定府的狗腿子」。
圖片:保定府的勾腿子劇照
總之,無論是北京、天津還是保定,他們都是中國摔跤文化比較盛行的地區,同時也走出了許許多多的摔跤高手,其中,河北保定的常東升還被稱為"世界摔跤之父",當真是一個舉世無雙的稱號。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