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曾三次被粟裕圍困,卻又三次全身而退,其機警鎮定不得不服

2021-01-10 網易

2020-10-03 12:34:53 來源: 迂娛與遇

舉報

  解放戰爭時期,敵軍一級上將胡璉曾在我軍粟裕大將的重重包圍下,三次全身而退,與胡宗南在敵軍中並稱「二胡」,一個是金門王,一個是西北王,但因他驍勇善戰是敵軍中的赫赫名將,是五大主力其中之一,所以在敵軍內部也有一個說法「十個胡宗南,都抵不上一個胡璉!

  

一、南麻被困,天降大雨

  1947年,胡璉率部奉命北上,在山西、河北、山東和河南等地與我軍作戰,為了成功轉移,贏取最後的勝利,胡璉向徐州進軍,卻被粟裕將軍圍困在山東淄博的南麻地區。

  高度警覺的胡璉深感時局艱難,就在南麻地區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修築防禦工事,企圖用密不透風的防守戰略與我軍比拼消耗,但當時粟裕率領四大縱隊來襲,其目的就是要消滅胡璉這支主力軍,四天四夜的激戰,敵我雙方損失慘重。

  最終胡璉的防禦被我軍打破攻入核心,一戰全殲胡璉部只在朝夕之間,但此時天公不作美,天降大雨,我軍在後方的炮兵難以形成有效支援,所以粟裕將軍雖然不甘心,但也只能夠下令撤退,而胡璉也得以僥倖逃得一命。

  

二、本想甕中捉鱉,卻被事先察覺

  同年九月,粟裕和陳老總親臨前線指揮,在定陶沙土集地區設下了重重包圍,將段霖茂部全殲後向南挺進大義集和土山集地區,設下口袋陣,靜待胡璉入甕,卻又被胡璉察覺,迅速命人建設防禦工事,兩軍相遇激戰數日不分上下。

  雖然我軍集結重兵主打殲滅戰,但在胡璉的以逸待勞準備萬全的反擊之下,卻給我軍帶來較大傷亡,眼見戰機已過,也沒能有所突破,粟裕百般無奈最後下令停止戰鬥,主動撤軍,退而求其次,南下解放了安徽和江蘇等廣大地區,而胡璉在粟裕手中第二次逃得一命。

  

三、狡猾如狐,老謀深算

  1948年11月,我軍在粟裕將軍的指揮下,以徐州為中心展開解放淮海地區的戰鬥,在碾莊潰殲黃伯韜部後,又迅速推進至雙堆集,圍攻黃維,敵高層急調胡璉前往救援,然而淮海戰鬥的勝利指日可待,就算多了一個胡璉也是獨木難支,所以在看到大勢已去後,黃維和胡璉就打算乘坐坦克突圍。

  但狡猾如狐的胡璉卻將新坦克讓給了黃維,而自己只是乘坐了一輛舊坦克,在逃跑的路上,胡璉非常鎮定,還主動給我軍讓路,以至於讓我軍戰士生出這輛坦克已經被繳獲的錯覺,最後沒有及時阻攔,就讓胡璉趁亂逃離。

  

  寧肯俘虜一個胡璉,也不願意俘虜十個黃維

  三次被圍、三次逃跑,胡璉也給我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楊勇將軍甚至忍不住道:「寧肯俘虜一個胡璉,也不願意俘虜十個黃維!」

  建國後,胡璉退居寶島臺灣,晚年時被部下問起為何總能夠在戰場上逢兇化吉逃出生天?胡璉只說了四個字「機警鎮定」!四個字雖然看似簡單,但在臨陣前能夠真正做到的人卻屈指可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粟裕評金門:不該同時打金廈,未料到胡璉增援之快,輕敵是大忌
    葉飛的想法很大膽1949年9月21日,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作為三野代司令員粟裕便在這之前前往北京,臨走前他仔細叮囑葉飛,一定要小心,金門,廈門雖然是解放戰爭的「掃尾」之戰,但不能大意。等到粟裕回到南京的時候,金門之戰已經打完了,而結果卻是解放軍犧牲9000餘人,代價極為慘痛。
  • 不是胡璉和張靈甫,而是這位國軍悍將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胡璉在南麻戰役和金門戰役中表現出眾,這也是「胡粉」們崇拜胡璉的地方。但實際上,胡璉在這兩場戰役中的表現並不算多出彩,頂多是中規中矩。南麻戰役爆發時,胡璉和他的整編第11師已經在這裡休整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以逸待勞,而且還有完備的防禦工事。 但戰役爆發後的第4天,胡璉就頂不住了,開始不斷向陳誠求援。
  • 白沙龍江農場三個分隊受積水圍困 預計兩三天後才退水完畢
    記者8月10日下午4點多趕至毗鄰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的龍江農場,此時已停雨2個多小時,但通往第15分隊、20分隊、22分隊主幹道漫水橋由於處於低洼地段,主幹道仍受積水圍困,水流十分湍急。  據悉,10日上午水位最高時達到五六米,現已退至兩米左右。據15隊隊長胡餘科介紹,三個分隊共有近300人圍困在村裡。
  • 範蠡——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
    他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提起範蠡,人們自然會想起越王勾踐,想起那句膾炙人口的成語「臥薪嘗膽」,這個典故出自春秋時代吳越爭霸的一段歷史。說的是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立志復仇,夜臥柴堆上,屋梁上懸掛苦膽,每日舔舐,用苦澀來警醒振奮意志,時刻不忘復仇大志,最終成功擊敗吳國,稱霸諸侯的故事。
  • 粟裕「兵法」:制敵如鷹抓兔
    第二支隊司令部設在小丹陽,日軍就在周邊拉起封鎖線,對第二支隊實行壓迫和圍困。這條封鎖線上有一個「大梅花樁」,它在日軍盤踞的戰略基點蕪湖附近,是一座古鎮,叫官陡門。 從根據地前往官陡門,必須經過100餘裡的河網地帶,中間各條河溝縱橫交叉,深不可涉。
  • 淮海戰役粟裕提決戰建議 全殲黃百韜5個軍(圖)
    65個春秋過去了,淮海戰役中粟裕大將指揮作戰的風採,仍歷歷在目。  提出同國民黨軍決戰  1948年11月8日早晨,粟裕給毛澤東主席發電報,提出以徐州為中心和國民黨軍決戰的建議。9日毛主席復電同意和國民黨軍決戰。粟裕說:電報雖短,真是句句千鈞。於是他就橫下一條心,投入全身精力,使出渾身解數,來進行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決戰。
  • 粟裕大將戎馬一生,卻被這三個小東西折磨一生,直到去世時才發現
    開國第一大將粟裕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他身經百戰,戰功顯赫,戎馬一生。其中手臂兩次負傷,頭部兩次負傷,第一次是在南昌起義後不久的福建武平戰鬥中,子彈從他右耳上側頭部顳骨穿過,他當場昏死過去,甦醒後也動彈不得;第二次是在江西水南作戰中,被炮彈炸傷頭部。熟悉粟裕的人都知道粟裕常犯頭痛頭暈病,而這一頭痛病正是和水南作戰有關。在激烈的戰鬥中,突然敵人一發迫擊炮彈打過來,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只覺得頭部被猛地一擊,就倒在地上,昏了過去。
  • 血戰大王莊,這支五大主力不遜色於整編74師,華野一天打光三個營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這支部隊和黃維兵團主力都被圍困在了雙堆集地區,在12兵團眾多部隊紛紛投降,起義的時候,唯獨18軍死戰不降。 大王莊是當時雙堆集12兵團司令部的南大門,為了守衛大王莊地區,胡璉將18軍最能打的33團放到了這個地區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其步驟:第一步,於現地休整數日,迅速殲擊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陰、東阿、東平地區之敵,佔領該區,以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時間,在該區內完成休息、補充、配備幹部及政治動員;第二步,出至皖西,建立臨時根據地;第三步,相機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臨時根據地;第四步,至閩浙贛目的地。廣東縱隊受葉、陶指揮隨同南下,並請考慮組織東南分局,子恢、鼎丞、曾山前往主持。」
  • 我軍歷史上三次知識青年從軍潮
    原標題:我軍歷史上三次知識青年從軍潮 資料圖片 毛澤東曾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 在我軍歷史上,先後有過3次大規模接收知識青年入伍的高潮,隨之帶來了軍隊質量建設的突飛猛進和革命建設事業的勝利發展。
  • 如果你夢見一個人三次……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愛情也會以夢的形式呈現,就比如說如果你夢見一個人三次,你知道是因為什麼嗎?或許下面有你想要的答案。所以說,如果說一個人在你夢中出現過三次,不是你忘不了對方,就是你想對方了。你覺得呢?
  • 二戰中規模空前的白刃戰,石牌保衛戰擊斃兩千日寇,胡璉一語動情
    換句話來說,一旦石牌要塞失守,日軍就能長驅直入,重慶危在旦夕,於是在鄂西會戰當中,日本侵略軍派出了兩個師團加上一個旅團十萬人的兵力開始對石牌要塞發動進攻,石牌要塞的守軍正是國民黨名將胡璉。在胡璉親率的國民革命軍18軍固守石牌要塞的同時,國民革命軍94軍擔當掩護任務,雖然當時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美國對日本宣戰,並且將大量的物資運往中國援助,空中的制空權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陸地上,石牌保衛戰依然十分艱難。
  • 這個地方發布通告:城區禁止遛狗,違反三次捕殺
    ,且須到當地公安機關辦理養犬許可證;如不按要求進行栓養或圈養的,一旦發現,第一次給予警告,第二次縣城市主管部門將根據《昭通市城市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之規定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第三次聯繫公安機關予以捕殺。
  • 傳奇中國首富用食品換蘇聯飛機,曾三次入獄,如今78歲再創業
    曾經的蘇聯因為歷史原因,其國家經濟發展是極度畸形的,重工業極其發達,但是輕工業卻非常落後。而當時我國和蘇聯的關係十分密切,貿易往來頻繁,因此那個年代還流傳著一個笑話,說我國用一卡車的餅乾,就換走了蘇聯的飛機坦克。
  •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只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粟裕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大家相互了解,一起學習遊泳,並且掌握在這種水網地區的特點,包教包學。其中擔任政治部主任的鐘期光不會遊泳,也不會騎馬,粟裕就親自教學,指導他應該學會哪些技巧,遇到緊急情況該怎麼處理。出發前夕,粟裕還專門為他挑選了性情溫順、走跑穩當的戰馬。除了提高大家的作戰能力,在思想宣傳方面,粟裕和鍾海制定了宣傳提綱。
  • 三次巧遇「四腳蛇」
    遭遇敵害時,自斷其尾,斷尾跳動迷惑敵害,掩護自身逃脫。喜食動物類食物,比如昆蟲。蜥蜴,攀爬迅速且隱敝,較難發現。巧的是,今年我有幸在廣州大夫山森林公園三次相遇,而且都拍到圖片,其捕食蝗蟲的圖片就拍攝於幾天前。
  • 有三位國軍將領到臺灣最得勢,胡宗南給老部下敬禮,他卻不敢承受
    1949年,渡江戰役打響後,湯恩伯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上海戰役、福州戰役、廈門戰役一觸即發,甚至想要放棄金門島直接逃到臺灣,蔣介石讓胡璉接替湯恩伯指揮金門島保住政權。來臺灣後,他受恩師陳儀牽連再加上不斷潰敗,一蹶不振,任戰略顧問。這時的陳大慶已在尋找下一個靠山蔣經國,出任臺灣安全部隊副軍長、軍長、臺灣警備總司令、臺灣省政府主席、「國防部長」。
  • 夢遇三次,便是緣盡!
    不知是從何聽起,夢到一個人三次變代表緣分已盡!本是非常迷信的一句話,後來才漸漸的感覺言之有理!在沒有重逢的七年之間,我曾夢你2次!七年間,我不敢說有多麼,難捨,多麼,難過!我也不是喜歡把自己裝成很偉大的人!但至少忘不了,放不下那是真的!以前我一直以為,我對你是愛?
  • 公棚三次逃籠的故事
    這已經是第三次像魔術一樣的逃籠故事了,確實神奇!    ,今天,已經是第三次把該逃籠的雌鴿送到100公裡以外的公棚附近放飛,我們也只能坐在他私家車jmc上聊賽鴿的經驗。  三、配對:當然首選名家的遠親差異配對,下代一定有其父母、祖父母高位名次的特點為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