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騰訊科技6月23日報導,摩拜單車將於近日完成對由你單車(UnBike)的收購,多家媒體跟進了「共享單車併購第一案」。摩拜CEO王曉峰對傳聞的回應值得玩味:「我們一直聚焦於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加快城市擴展步伐,目前沒有收購其他單車的計劃。」注意!摩拜並未明確否定收購由你單車的事實,也許是目前沒有收購(除由你單車之外的)其他單車的計劃呢?
阿星記得,摩拜在正式宣布完成E輪融資之前,提前一周左右把獨家信源透露給騰訊科技,鑑於騰訊與摩拜的投資關係,如此重要的通稿一定經過摩拜方面的把關。另外,摩拜官微「摩拜騎士」曾向粉絲「安利」由你單車「好騎、免押金、漂亮」,這表明由於摩拜單車戰略投資由你單車,兩家早就「眉目傳情」了。
(4月份由你獲摩拜融資;5月官微互推,6月騰訊科技放風合併)
作為共享單車行業觀察員,阿星認為摩拜與由你的合併八九不離十,很快就會被證實。為什麼摩拜單車一定會收購由你單車?「摩拜+由你」改變「橙黃大戰」市場格局?接下來為何會出現更多「合併潮」?本文試著為你做詳細解讀。
一、「由你單車」為何從摩拜對抗ofo的「棋子」升級為「副牌」?阿星在今年四月騎行由你單車時,就發現由你與小黃車的高度相似性,二者均是通過微信公眾號輸入單車的車牌號開啟或掃碼開啟,配置的是機械鎖。據了解,由你單車創始人金吉暉是人大學生, ofo創始人戴威也是北大學生;由你單車第一批投放是在人大校園,而ofo起源於北大校園。二者之間差距主要是在車輛顏色和押金額度上。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正是由於由你單車與小黃車在產品形態上高度同質化,讓摩拜在與ofo短兵相接時「留了一手」,戰略投資由你單車,就是為了用ofo式的產品在校園市場來擊潰ofo。
此前是摩拜隱形盟友的由你單車,為何忽然間對摩拜如此重要了? 6月19日,馬化騰與朱嘯虎在朋友圈互懟;6月20日,ofo把押金從99元上調至199元並高調宣布改裝智能鎖,前者是二者之間融資競賽激烈爭奪的信號;後者ofo通過提升押金來達到截留用戶的目的,老用戶退掉押金,再重新註冊就需繳納199元了;ofo也試圖提升用戶準入門檻,從而搶佔摩拜高淨值用戶市場。
摩拜不會調動押金的金額,如果摩拜真的把押金降低至199元,要穩住老用戶,就得返還押金差額,以摩拜目前的用戶存量,頃刻間所退押金就達百億元人民幣左右,所以摩拜肯定不會這麼幹!ofo上調押金讓老用戶感覺「賺」了,而摩拜要是降了再漲到299元,新老用戶都覺得「虧大」了。摩拜要想阻止ofo搶市場,就需要由你單車作為「奇兵」,對ofo的性價比路線進行對抗。
另一方面,摩拜自造低成本的單車,摩拜一代造車成本是3000元/輛左右,Lite版和風輕揚造車成本是1500元/輛左右;而ofo單車與由你單車成本是500元/輛左右。摩拜打擊ofo是以品質和智能化取勝,不可能再造500元左右的車拉低調性,就像蘋果不會做千元機那樣。摩拜走的是高端市場,ofo主攻的是大眾市場,要想拖慢ofo爭奪大眾市場的腳步,樹立由你單車成為「副牌」的邏輯就順理成章了;如同奧迪不可能造低價位的車,與日系車競爭的事情是「大眾」的任務!
二、「摩拜+由你」PK小黃車,或將扭轉「橙黃大戰」市場格局摩拜與ofo已經陷入焦灼狀態,ofo是以快速鋪量、快速淘汰、快速擴張來拓客,而摩拜的產品造價成本數倍於ofo,在長期運營上維修成本更低、步子更穩;而在短期內單車數量、跑馬圈地的速度上與ofo相比處於守勢,一時間打得難解難分。
摩拜背靠著移動網際網路超級巨無霸——騰訊,ofo也是一個彪悍對手,線上除微信公眾號和App的流量入口外,接入了滴滴的App,D+輪拿到了螞蟻金服的融資,是支付寶「掃一掃」重點扶持對象。按摩拜E輪騰訊領投的架勢,正在尋求E輪融資的ofo估計會拉螞蟻金服領投,融資金額不會低於6億美金;小黃打是消耗戰,更需要彈藥補給。
除了運營車海戰術之外,ofo在用戶補貼力度相當大,而在兩個平臺在同等押金情況下,打價格補貼的那家平臺活躍度高出50%;可以說,摩拜獲取價格敏感型的用戶是有些「吃虧」的,ofo維修成本高,很多訂單漏掉了,但用戶得到了好處甚至免費(騎),所以能佔很大的市場份額。
由你單車被摩拜收購就像「橙黃大戰」的天平上多了個「螞蚱」。由你單車押金比ofo少140元,比摩拜多了個支付寶「掃一掃」,如果摩拜與由你合圍ofo,前者主打智能化和低維修成本,後者主打低押金獲客,夾擊ofo勝算增大。再加上,ofo小黃車是開放化的供應鏈,摩拜的工業設計是封閉式;摩拜可以通過收購由你單車走低成本路線,但ofo卻沒有辦法做出摩拜智能單車。
那摩拜在收購由你之後,會傾斜更多資金資源給由你呢?不妨算一筆帳,截止目前,ofo與摩拜單車的日活用戶為2500萬(其中雙方App大致日活用戶為800萬),註冊用戶大致為1億人左右,據公開資料顯示,由你單車日活用戶為30萬;如果摩拜在收購由你單車之後定KPI,讓由你單車搶奪ofo一半的日活用戶的話,就就得把由你單車的規模擴大40多倍,並投入相應的造車成本。那麼,摩拜+由你打ofo用不了一年,在半年之內鎖定勝局。
據阿星觀察,目前在一、二線城市共享單車在7、8月份之後,會進行「存量市場」,基本上在大城市中的新增用戶就搶光了,接下來重點打國內三線以下城市,摩拜單車迫切需要更輕投入的單車項目充當「馬前卒」去做「增量市場」。
三、併購第一案必將引發連鎖反應,共享單車項目之間會怎麼合併?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在融資失敗之後尋求ofo收購,但ofo處在融資關口,拒絕收購與自己同質的產品。結合共享單車併購第一案表明:
近年來,網際網路行業中的收購合併案很多,滴滴與快的合併之後,陳偉星出走;58同城與趕集合併之後,楊浩湧去做瓜子二手車了;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之後,張濤灑淚離場了;滴滴與Uber合併之後,Uber退出在華市場。與平臺型項目合併不同,共享單車的產品形態、質量、設計、品牌定位五花八門,很難像流量平臺那樣,用戶換個App就行了,此前也沒有共享單車被收購了之後的運作經驗,也就無法判斷是否會重蹈合併大戰的覆轍。
筆者認為,摩拜單車在收購由你單車之後,依然會保持獨立品牌運營,由你單車的戰略任務更為明確,就是在側翼配合摩拜,把ofo要搶的增量市場先搶到手。創始人團隊不會離場,國內共享單車市場空白市場需要開疆擴土,還有很多的對手沒有「殲滅」,摩拜不會臨陣換帥調將,相反會給原班原馬更多的資金支援和技術指導,並在智能鎖定位、精細化運營上拉由你一把。摩拜全資收購由你單車之後,納入到「大摩拜」戰略之中雙方將一起共同運營打市場。
從項目投資人角度上,他們希望項目被收購以儘快退出,因此筆者猜測由你的投資人與摩拜或正在協商退出機制,因而未最終確認。共享單車的「合併潮」將比我們想像中更快!
回到老話題,ofo與摩拜會可能合併?筆者認為今年內不太可能,可能會等其他單車都倒掉了才會談合併,並且線下數千萬的單車要運營和維修,也會保持獨立品牌。兩家創始團隊新「合併公司」中佔據多少股份,得看雙方誰的市場份額多,誰的訂單流水多,誰就能佔據更多股份。因而現階段全力拼搶市場份額刻不容緩。
結語:我記得我的前老闆說過一句話:「整合別人體現你的實力,被別人整合體現你的價值。」由你單車被摩拜收購體現了摩拜作為目前共享單車市場領導者實力,也展現了由你單車在摩拜與ofo雙巨頭博弈中
求生存的利用價值。而這只是整個共享單車大洗牌的開始!要麼對用戶帶來巨大的價值,並能在資本市場融到資,要麼對共享單車頭部項目克敵制勝的價值,畢竟共享單車的遊戲很燒錢,「頭部效益」愈發明顯,要麼做第一、要麼跟著第一混,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