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化石新記錄

2021-01-16 羅平生物群

2020年是充滿了創紀錄化石發現的一年。有些化石發現獲得了「最古老」稱號,包括在琥珀中發現的1億多年前精子,和具有3.1萬年歷史的墓葬,內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有些化石獲得了「最貴」稱號,如霸王龍「斯坦」在拍賣會上以人民幣2億多元的價格成交,創下了拍賣價格最貴的恐龍化石新紀錄。以下是2020年的十大化石新記錄:

一隻碩大的雄性地紋駭龜(前)和一隻碩大的雌性地紋駭龜(左)在覓食(渲染圖)

這隻生活在800萬年前的古老烏龜,可能是目前為止最大的烏龜。它的龜殼直徑近8英尺(2.4米)。該古老烏龜為現已滅絕的地紋駭龜。地紋駭龜大約生活在中新世時期(約1200萬到500萬年前)的南美洲北部。這隻古老的烏龜重約2500磅(1145千克)。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亞馬遜大頭側頸龜可能是地紋駭龜最親近的活著的親戚。而這隻地紋駭龜的重量是亞馬遜大頭側頸龜的100倍。這隻古老烏龜的大小也是目前活著的最大海龜稜皮龜的兩倍。

這對同卵雙胞胎嬰兒的墓葬出土於奧地利的克雷姆斯·瓦赫特貝格

考古人員在奧地利克雷姆斯·瓦赫特貝格的格拉維特遺址發現了一個具有3.1萬年歷史的橢圓形墓葬,裡面埋葬著一對同卵雙胞胎嬰兒。這對雙胞胎可能是全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墓葬出土於2005年;但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兩個嬰兒的古老DNA,確認他們是同卵雙胞胎,並且極有可能是附近墓葬中發現的另一個3個月大的嬰兒的親戚。根據這項研究,這對同卵雙胞胎中的一個嬰兒死於出生後不久,而另一個嬰兒則在世大約50天。

Myanmarcypris hui介形蟲交配復原圖(左為雄性,右為雌性)

在緬甸北部一座礦山中發現的圓形琥珀內,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精子。這枚小小的琥珀困住了39隻微小介形蟲——一種甲殼類動物。在這39隻介形蟲中,有31隻屬於一種新發現的物種,現在被稱為「Myanmarcypris hui」。在一隻成年雌性M. hui介形蟲體內,研究人員發現了四枚卵子和一個類似義大利細麵條狀的團狀物。事實證明,這個團狀物是一枚一億年前的精子。在此之前,已知最古老的精子可追溯到約5000萬年前,來自發現於南極洲的一個化石蟲蠶繭中。

古老的cloudinomorph,紅色部分為該生物的腸道(渲染圖)

科學家在內華達州奈縣發現了古老的腸道化石,距今約有5.5億至5.39億年,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消化道殘餘物。最新發現的腸道化石的主人是一種名為「cloudinomorph」的小型管狀生物。新化石比之前的記錄保持者還早3000萬年。這些腸道化石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這種被稱為「cloudinomorph」的神秘生物。主流的假說認為,cloudinomorph要麼是類似於現代珊瑚的腔腸動物,要麼是類似於現代管狀蠕蟲的環節動物。科學家表示,根據分析,看起來十分像腸道的軟組織外觀形似管子;這種形狀可能更支持蠕蟲假說。

紐約時間2020年10月6日晚上,有史以來最完整的霸王龍骨架「斯坦(Stan)」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超過31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6億元)的價格成交。此次拍賣創下了拍賣恐龍化石的新世界紀錄。最初的估價為600萬至800萬美元,但競標開始後很快一路飆升,經過20分鐘的競價,最終以31847500美元的價格成交。

「斯坦」霸王龍於1987年在美國南達科他州被發現,以發現者斯坦·薩克森的名字命名。它高約4米,長約12米(包括尾巴在內),由188塊骨頭組成,活著的時候體重應該在7到8噸,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龍骨架之一。

志留紀蠍子化石「P. venator」正型標本(a)及副模(c)

迄今已知最古老的蠍子化石來自於志留紀早期(約4.375億至4.365億年前),發現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沃基肖生物群,該新品種蠍子被命名為「P. venator」,所研究的蠍子標本在威斯康星州的一處遺址出土,兩塊標本保存良好,時代可追溯至志留紀早期,比之前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蠍子品種還要久遠。據研究,它們可能能夠離開其海洋棲息地,爬上陸地,這種行為與現今的鱟(又名馬蹄蟹)相似。

英國蘇格蘭克雷拉小島出土了一種類似千足蟲的古生物化石,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陸生動物,生活在4.25億年前。這種名為Kampecaris obanensis蠕蟲狀古生物是一種節肢動物,體長2.5釐米,身體分節,它的腳沒能保存在化石中。研究人員分析,它應該生活棲息在湖畔環境,可能以腐爛植物為食。雖然外形像千足蟲,這種古生物卻屬於另外一個已滅絕的種群,不是現生千足蟲的祖先。研究人員說,它 「比任何已知的昆蟲、蛛形綱動物或其他相關的爬行類化石都要古老」。

古生物學家在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發現有記錄以來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足跡。2016年,挪威地質學教授Allan Krill和他的學生首次在一塊巨石內發現了這些足跡,但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它們是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足跡--距今約3.13億年。它們也是脊椎動物在沙丘上行走的最早證據。這些足跡顯示,這兩隻動物行走方式與貓和狗相同,兩邊的兩條腿依次移動,後腿在前,前腿在後。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烏爾禾地區下白堊統細砂巖層面上發現了大型獸腳類恐龍足跡,包括1條行跡和4個孤立足跡,歸入亞洲足跡屬。該大型足跡的大小比目前已知最大的「亞洲足跡」還大約1.5倍,故為其建立一個新種命名「牛氏亞洲足跡」,這一亞洲足跡新種是目前世界上亞洲足跡屬中最大的類型。據推算,牛氏亞洲足跡的造跡恐龍的臀高約2.3米,體長近6米,屬於大型獸腳類恐龍。估算該造跡恐龍行走速度約為每小時8公裡。

最小的恐龍蛋化石照片及掃描圖像

(A-保留完整蛋殼的細長恐龍蛋輪廓;B-CT圖像顯示泥巖內部保留的大量蛋殼碎片;C-CT圖像重建和勾勒出的恐龍蛋;D、E-嵌入泥巖塊中的部分恐龍蛋,輪廓由紫色、藍色和黃色箭頭表示)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在兵庫縣丹波市約1.1億年前的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蛋化石,它長約4.5釐米,寬2釐米,重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相同。研究人員將這塊最小恐龍蛋化石命名為「Himeoolithus murakamii」,分析後認為它是新種獸腳類恐龍,估算它成年後體重大約2公斤。相比大型恐龍化石,體型較小的恐龍化石很難留存,有關小型恐龍形態和生活習性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來源:新浪科技、光明網、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等。

日本發現世界上最小恐龍蛋化石,重量與鵪鶉蛋相同

相關焦點

  • 2020年十大科學新紀錄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年是充滿了創紀錄科學發現的一年。有些科學發現獲得了「最古老」稱號,包括70億年之久的星塵——可能是我們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和具有3.1萬年歷史的墓葬,內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 山西發現2.54億年前新化石標本,為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12月4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在山西陽泉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始椎類生物新種——陽泉長壽螈,距今約2.54億年。距今約2.54億年的晚二疊世的最晚期,華北板塊少有地保存有熱帶叢林環境,為始椎類化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避難所」。陽泉長壽螈能夠存活在晚二疊世的陽泉地區,與石炭-二疊紀的全球氣候變化有很大關係。這類生物的化石更多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晚石炭世至早二疊世的地層中,但二疊紀以來,這些地區氣候的持續乾旱化,使得始椎類生物不得不遷徙到氣候更適宜居住的地方。
  • 距今約2.5億年!我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記錄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12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這次報導的新種被命名為陽泉長壽螈,是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的記錄,亦是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相關成果發表於《化石記錄》雜誌。
  • 2020 年十大科學新紀錄:最快音速、最長閃電、曝光最長的照片
    北京時間 12 月 3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 年是充滿了創紀錄科學發現的一年。有些科學發現獲得了 「最古老」稱號,包括 70 億年之久的星塵——可能是我們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和具有 3.1 萬年歷史的墓葬,墓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 科研人員發現目前已知始椎類最「長壽」化石記錄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俊研究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億年)的始椎類化石(Embolomere)新種,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化石記錄》(Fossil Record)上。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Reptiliomorpha),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2019年剛剛過去,在這一年裡古生物學領域又有什麼重要的新發現呢?最近《Letters From Gondwana》(岡瓦納通訊)就評選出了過去一年中最重要的十大化石發現。
  • 2020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人類因新冠疫情自我隔離之際,宇宙以及其間的萬事萬物並不吝於向人類展示其博大、深邃、可愛與神秘,有些被敏銳的科學家捕捉到,成為破紀錄的發現。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始椎類最「長壽」化石刷新認知 滅絕時間比現有記錄晚3000萬年
    陽泉長壽螈化石標本受訪者供圖12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這次報導的新種被命名為陽泉長壽螈,打破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紀錄,亦是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相關成果發表於《化石記錄》雜誌。始椎類生物的體形頗為龐大,具有尖利的牙齒,體形類似現代的鱷魚,是當時河流湖泊裡的頂級捕食者。此前這些化石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晚石炭世至早二疊世的地層中。
  • 始椎類最「長壽」化石!山西陽泉發現2.54億年前新化石標本
    12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在山西陽泉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始椎類生物新種——陽泉長壽螈,距今約2.54億年。這一化石標本只保留了該生物頭骨的一部分骨片,研究人員研究比對了很多原始的四足動物類群,最終確定它屬於始椎類,此前認為這類化石在早二疊世晚期就已絕滅,這個新的記錄比其他已知記錄晚了近3000萬年,刷新了我們對這一類生物化石分布的認識,它也是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 雲南發現2.4億年的魚化石 是新鰭魚類第二性徵最早化石記錄
    據光明日報26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在我國雲南發現了兩億四千萬年前一種新的基幹新鰭魚類,科學家給它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多飾維納斯魚。最特別的是,這塊化石上可以發現多飾維納斯魚的第二性徵,是目前發現的新鰭魚類化石中,第二性徵最早化石記錄。
  • 2020年10項科學新紀錄
    科學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一起來看看2020年10項突破性的科學發現吧! 最長的鳥類飛行記錄 一隻叫聲響亮、長喙、鐵鏽色的鳥創造了2020年最長的世界飛行紀錄。
  • 《化石記錄》雜誌: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的始椎類化石新種——陽泉長壽螈
    (距今約2.5億年)的始椎類化石(Embolomere)新種,成果發表於《化石記錄》(Fossil Record)雜誌。這次報導的新種被命名為陽泉長壽螈(Seroherpeton yangquanensis),是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的記錄,亦是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始椎類的生物體形頗為龐大,具有尖利的牙齒,體形類似現代的鱷魚,是當時河流湖泊裡的頂級捕食者。此前這些化石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晚石炭世至早二疊世的地層中。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北極海冰範圍歷史第二小等事件入選。
  • 太陽能熱水器新競十大品牌,2020年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2020年中國新競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網絡評選,正是給眾多太陽能熱水器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的機會,比拼品牌實力的機會,十家企業經過2個月的比拼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的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殊榮!同時也是太空能熱水器十大品牌之一(水循環太空能熱水器產業倡導者、第六代雙倉太空能熱水器先驅)。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第四名:四季沐歌太陽能熱水器四季沐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北京四季沐歌太陽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季沐歌),成立於2000年,2012年5月21日於滬市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碼:603366)。
  • 2020年最新淨水器十大品牌排行榜公布
    業內相關權威第三方機構每年都會對市場上的淨水器品牌做綜合評估,統計出淨水器十大品牌排行榜。2020年最新淨水器十大品牌排行榜近期公布,我們不妨了解一下相關企業。:貝諾特貝諾特(BRUOTEL)傳承英國百年深厚淨水技術,具有悠久的品牌歷史,貝諾特品牌1946年創立於英國倫敦,品牌歷史正式成立迄今超過七十餘年。
  • 《時代周刊》評2012年十大新物種
    《時代》周刊點評「2012年度十大」忙得不亦樂乎。繼先後推出2012年「十大國際新聞」、「十大醫學突破」以及十大好片和爛片之後,又給諸位看官帶來「十大物種」,以滿足讀者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如果屏幕前的您求知慾旺盛,想了解地球往事中帶給人的重重驚喜,那接下來一定不容錯過!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長逾700公裡的超級閃電,比地球還老的最古老物質……盤點2020十大...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人類因新冠疫情自我隔離之際,宇宙以及其間的萬事萬物並不吝於向人類展示其博大、深邃、可愛與神秘,有些被敏銳的科學家捕捉到,成為破紀錄的發現。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2020年地毯十大品牌評選,助力企業發展
    2020年9月22日,由品牌強國、發現品牌欄目組聯合好口碑品牌網共同打造的「2020年地毯十大品牌」評選活動正在火熱申報中,本次活動旨在為用戶選出優質的地毯品牌。活動時間:2020年9月22日—2020年10月22日活動規則:每日可為指定選手直接投票2次「2020年地毯十大品牌」評選以「引導品牌消費,打造誠信品牌」為宗旨,涵蓋中國家居領域的主流品牌,專注於優質產品的中國消費者品牌,活動將從「自主品牌、行業認可度、品牌形象、核心優勢」四個維度綜合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