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中國人在美國社交平臺上上傳了兩張照片,卻引來大批韓國人的網絡暴力,這件事在網上引起廣泛熱議。
此事是如何發酵的呢?
1月3日,一位叫張軍的中國人上傳了兩張泡菜的照片,並且強調是自己親手製造,而且自己的同事吃了都說好,誇他手藝好。
不過,到了1月11日,這條內容卻被韓國網民看到了,他們立刻在這條內容下面吵了起來,並且對張軍發起言論攻擊。
韓國網民們錯將中國人製作的泡菜當成"韓國泡菜",並且還要感謝張軍為韓國美食免費推廣,部分虛榮心強的韓國網民甚至妄稱"韓國才是古代儒家文化圈的主導者,中國只是附庸者"。
此事之所以引起熱議,一方面是因為韓國人對泡菜情有獨鍾,將吃泡菜當成家常便飯。另一方面則是韓國人心理有問題,他們在文化上表現得極其自卑,而且虛榮心又非常強。
在韓國,泡菜在美食界有著"國菜"的美稱,地位較其他菜品高出許多。
早些時候,著名美食博主李子柒發布了自己做泡菜的視頻,本來是根據自己老家四川綿陽的工序做的本土泡菜。不過這條視頻被韓國網民看到後,他們對李子柒開啟嘲諷模式,堅稱該泡菜是韓國的,要求李子柒將泡菜名字改成"韓國泡菜"。
韓國人對泡菜的狂熱程度無法想像,為了將"韓國泡菜"這塊招牌推向世界,他們甚至將"韓國泡菜"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前提到韓國,人們想到的可能是韓劇,現在提到韓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韓國泡菜"。
韓國網民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除了與中國爭泡菜,韓國人還不知羞恥地將孔子、屈原等名人打造成韓國人,中國的端午節也變成了韓國的傳統節日,並且還向聯合國申請了非遺名錄。
此外,韓國還打算將中國的漢字也搶走,然後經過一系列騷操作之後變成韓國傳統文化符號。
韓國之所以會出現到處搶中國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東西這種想像,主要是因為韓國人內心深處自卑又虛榮的心態在作祟。
在歷史上,韓國與越南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古代韓國國王是古代中國皇帝的臣子,每年都要定期來中國朝賀,向中國納貢稱臣。韓國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就連韓國歷史也是用中國漢字記載的(因為韓國文字是到了近代才發明的)。
如今韓國獨立富強了,虛榮心越來越強,但是卻在文化上極其不自信,所以才會到處搶奪中國的傳統,然後將其申請為韓國的"專利"。
比"韓國泡菜"更奇葩的,當屬韓國的歷史題材影視劇。
比如,在一部韓國古裝劇中,韓國變成了一個佔據中國長江以北大半領土的東亞第一強國,而同時期的中國唐王朝則偏居南方一隅。在與高麗(古代韓國)的一次戰爭中,唐朝皇帝竟然被高麗人射瞎一隻眼睛,然後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最後只能向高麗俯首稱臣。
然而事實卻是,高麗王朝被唐王朝滅掉了
而在另一部韓國古裝題材影視劇中,中國領袖毛澤東的名作《沁園春·雪》竟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古代韓國的壁畫中。
由此可見,韓國人的歷史知識是多麼淺薄,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對韓國人的影響太大了。他們在文化上非常自卑,同時又非常"好面子",無論在哪方面都要與中國一較高低。
所以,中國外交官張軍因泡菜一事被韓國網友攻擊一事絕非偶然現象。
對於韓國的無恥行為,中國網友懟得好:"整個宇宙都是韓國的,但韓國是中國的"。
確實,韓國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中國的藩屬國,所以這句話沒毛病,即便韓國網民搶走整個宇宙,也改變不了這個已經發生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