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刺泛濫?巴中河道昂刺魚密密麻麻,當地釣友:又多又好釣

2021-01-09 鯽魚剎手

說起昂刺魚,可能有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因為它的地方名字太多了。比如,安徽人喜歡叫它昂丁佬、昂丁魚,湖南人則稱它江辣骨。

還有人叫它黃骨魚,而北方人喜歡叫它嘎牙子魚,還有黃丫角、黃辣丁等等,有的地區則稱咕咕叫。那是因為它被釣到後,回發出咕嚕咕嚕的叫聲,所以才叫咕咕叫。

昂刺魚也是釣魚人的最愛,雖然它不像大魚那樣力氣大,但釣起來也是十分過癮的,而且魚肉吃起來非常細嫩,口感很好,但通常數量不多且不好釣。

一、無聊打發時間,卻意外發現魚窩。

近日,四川巴中一位釣友,在平昌縣附近河的道裡垂釣,本來是打發時間釣著玩,所以根本就沒有打算能釣到什麼魚,但隨後的魚口卻讓這位釣友欣喜若狂。

下竿沒多久便釣獲第一條昂刺魚,當時感覺今天運氣還不錯,心想要是能多釣幾條就好了,隨後就是接二連三,一條一條的昂刺魚相繼出水,而且個頭都還不小,大的都比筷子長。

由於白天垂釣昂刺,使用蚯蚓有時還有小雜魚襲擾,所以這位釣友就改成晚上垂釣,結果魚口非常好,一共釣了3~4個小時,魚獲足足有4~5斤,這要是釣一夜,十來斤不成問題。

二、巴中河道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的昂刺魚?

巴中平昌縣是屬於四川東部山區,整體地貌是盆地外圍山地,最高海拔約為1338.8米,最低海拔約在350米左右。

巴中平昌縣屬於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多年日平均氣溫約為16.8℃,該地區的水質清澈,屬於渠江水系。

根據當地人說,今年雨水多在洪水肆掠的時期,河道中的水位上漲,現在水位已經退到正常水位,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昂刺魚,很可能是順著洪水遊過來的。

據老釣魚人說,從以前來看昂刺這種魚,只要當年出現較大的洪水時,附近的河流都會出現大量的昂刺,尤其是混濁的河水是最好釣的階段,通常部分早晚,等水清澈了就只有晚上好釣一點。

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句,太羨慕你們了,這麼好的環境和資源,要是我就直接駐紮在河邊了,這個昂刺釣的不要太過癮!

三、昂刺魚的食用價值。

昂刺魚,學名叫黃顙魚,不管是哪個地區,都是屬於中上等水產品。昂刺魚在我國的分布非常廣泛,主要有珠江、閩江、湘江、長江、黃河、松花江和黑龍江等水系等。

昂刺魚的營養價值較高,魚肉富含胺基酸,肉質不僅細嫩,且味道鮮美,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要普遍高於鯉、鯽、鰱、青魚等淡水魚類,而且昂刺魚沒有魚刺,也非常實話老人、孩子食用。

昂刺魚的價格也較高,通常人工養殖的黃顙魚,都要二十多元一斤,而這種野生的昂刺魚價格則更高,不過一次性很難像巴中平昌水域能釣這麼多。

最後,昂刺之所以夜間要比白天好釣,其主要原因是昂刺魚怕光。根據昂刺魚的習性來看,它是夜行動物,喜歡晝伏夜出捕食,通常喜歡棲息在石縫、洞穴、枯死的灌木附近。所以,我們在垂釣時,儘量選擇靠近這些區域,效果勢必會好於其它地區。

相關焦點

  • 昂刺魚刺痛難受無比,民間採用什麼方式來解決,居然是這樣的道理
    昂刺魚這種魚兒分布較為廣泛,在中國大陸,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周邊均有分布,甚至在國外的寮國、俄羅斯、越南等地也都有分布。所以只要是喜歡野釣,基本都有機率釣上這種魚。昂刺魚燉豆腐昂刺魚的刺說起這三根毒刺,釣魚人一定都不陌生。
  • 廈門一河道被「入侵」,密密麻麻全是魚!釣魚:一場垂釣比賽就能釣光
    用圍觀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密密麻麻全是魚,扔一塊磚頭都能砸暈好幾條……」 從網友拍攝的一組圖片可以看出,在公園的一條小河道內,魚頭竄動,巴掌大的一片小水窪下面,竟然密密麻麻分布著數十、上百條小魚……連在一旁遊泳的天鵝,都懶得過來瞧上一眼。
  • 連貓都不吃的「非洲鯽」,為何能「泛濫」廣州河道?
    由於資源匱乏,別說大板鯽了,就連小鯽魚都不一定有保證,但在廣州的河道裡「非洲鯽」非常好釣,半天就能釣一桶,簡直都快泛濫了! 雖然羅非魚在廣州的自然水域裡非常多見,甚至都見不到本土鯽魚,但卻並不受歡迎,因為羅非魚實在太多了。
  • 當地釣友說:到處都是,一天釣一桶
    按理說,螃蟹泛濫應該是件好事,但根據在黃浦江兩岸釣友反饋說,隨處可見的螃蟹,著實讓人討厭。因為在釣魚的時候,只要螃蟹一旦進窩,那今天要想釣魚,幾乎是泡湯了。俗話說:「釣魚釣蝦、趁早搬家」,事實上釣到螃蟹也一樣。白天螃蟹多,鬧窩嚴重,那麼晚上垂釣呢?
  • 四川樂山河道「傻子魚」半天釣一盆,釣友:能吃嗎?
    一、四川樂山河道「傻子魚」很好釣,半天功夫釣一盆。樂山,是屬於四川省下轄地級市,在古代稱為嘉州,並有「海棠香國」的美譽,以及聞名中外的樂山大佛。近日,一位四川樂山的釣友,在當地的河道內垂釣,因天氣氣溫下降較為明顯,所以他用蚯蚓作為釣餌垂釣。
  • 釣友釣起後直接摔在地上,稱:這東西就是禍害
    河道中密密麻麻的羅非魚尤其是廣東、海南、福建以及廣西等羅非魚養殖大省,自然水域中的小羅非,已經達到讓人吃驚的程度。隨便找一條小河,幾乎都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羅非,在河水中遊蕩。在這個季節,它們更是毫不顧忌地遊到淺水區曬太陽,完全不把旁邊的人放在眼裡。甚至有廣東釣友這樣說:野外的很多河流已經被這種魚佔領,有的時候空鉤扔下去都能引來它們搶食,可見它們是餓瘋了!外來羅非魚大量繁殖,自然會擠佔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
  • 釣魚友:到處都是,一天能釣上百斤!
    ,葷素皆宜且什麼都吃,所以泥猛魚也非常好釣。泥猛雖然非常多見,但身價卻不低廉,根據當地市場價格來看,野生的泥猛魚,大約在25元一斤。難怪當地釣友說,一天釣百來斤,能賣出2000多塊錢。這收入,都超過6億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對於水產品來說,25塊錢一斤不算便宜,偶爾吃吃還行。
  • 回答釣友提問:河道中,沒有水草,怎麼用七星漂快速釣到魚!
    通過釣友的提問,得到兩個信息:野外或城郊的河道,周圍少有綠色植被,水草全無;使用七星漂走釣。2、走釣:河道中根據魚情選釣位回到釣友的問題,河道中沒有水草,結合上文對魚情的分析,選擇幾個常有魚群聚集的釣點。因河道中沒有水草,所以各位留意以下水域,比如:水底障礙物、較多沉積物、深淺結合處、河道拐彎處、寬窄結合處。當然還應結合季節選擇適當釣點。
  • 雖然好吃但也容易泛濫,很多人因此看不上馬口魚
    我國的大江南北,河道眾多野生魚豐富,有一種魚可以稱得上中國之最,那就是數量最多!馬口魚,很多人都熟悉的魚種,毫不誇張的說,有水的地方就有魚,有魚的地方就有馬口。在雲貴川地區的山澗溪流,馬口魚已經開始泛濫了,這種不起眼的小魚,正以強大的力量佔據當地的河道。最近一位釣友,在廣西的深山裡,看到泛濫成災的馬口魚。他雖然是溪流愛好者,但是更像釣一些野生鯰魚或者七星魚。
  • 貴州黔南禁絕電魚後,馬口魚泛濫了,數量極多
    比如在貴州黔南,有當地釣魚人爆料稱,自從「電鬼」消失之後,當地河裡的馬口魚,數量極多,幾乎泛濫成災了......清澈見底的河裡,馬口魚成群結隊馬口魚、桃花魚等溪流山魚,是山澗水域中的頂級掠食者,遊動迅速靈活,也被釣魚愛好者稱為溪流精靈。
  • 紅尾魚的釣技釣法,湖北省吳嶺水庫,當地釣友的分享
    遊釣湖北第一站,我來到了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吳嶺水庫,這個水庫淡水魚的品種非常豐富,由於現在的季節已是深秋,目標魚定位紅尾,連續垂釣了三天,收穫並不理想,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與當地釣友交流學習,今天就整理出一套簡單的,針對紅尾魚,當地比較流行的釣法,其實釣紅尾魚有很多方法,每一個地區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方法
  • 釣友釣起一條快五斤的黃顙魚,要長到這麼大得要多少年?
    黃顙魚又名黃骨魚、黃辣丁、昂刺等,因被釣起有「嘎吱嘎吱」的叫聲被人們形像的稱為黃鴨叫,黃顙魚是優質的名貴魚類,魚體粗壯,頭略平扁,軀幹、尾側扁,背傾斜,背部有毒刺,才幾歲的時候,第一次釣魚,釣上來一條這個魚,取魚鉤的時候魚不老實,總是一會兒跳這邊一會兒蹦那邊,本來這魚就滑,取了幾次取不下來
  • 杭州錢塘江鱸魚泛濫千竿垂釣,杭州釣友紛紛朋友圈曬戰果
    曾經有人半天釣上三四十斤大鱸魚。消息傳來傳去,結果有人說,錢塘江神秘漩渦之後,突然鱸魚「泛濫」了。(部分影像網友提供) 來源《周哥視角》記者周建仕於是,杭州附近的富陽、桐廬、臨安甚至金華、紹興的各路釣魚高手都來「趕場子」了。釣魚愛好者從錢塘江大橋,到下沙的江邊,就排起了上千根魚竿。好多釣魚的人,在平潮的時候,走到了水淺的地方,一排排人站成一個有趣的圖案。
  • 廣東釣友釣到8斤重羅非魚,體長近50公分
    恨的是它們經常像餓狼一樣搶食,讓人無法安心作釣;愛的是如果實在沒魚可釣,去拉拉羅非也算一件愜意的事情。 這種事情,就讓廣東潮州的一位釣友給碰上了!這位釣友近日釣獲的一條巨型羅非魚,體重達到8斤,體長近50公分。把手放上去一比,這條大魚的魚頭,甚至比手掌還大,連碩大的抄網,都快要放不下了。 真能長!這可是一條罕見的羅非魚!
  • 漢源湖釣獲「怪魚」,原是外來物種大鱗䰾,肉質鮮美的它會泛濫嗎
    不少地方的釣友釣獲了該魚,但鮮有釣友知道該魚來歷、名字。昨天,有釣友在釣魚微信群發了這樣的魚,並問道:「這條魚是什麼魚?怎麼做來才好吃?是在漢源湖骨堆山釣到的。」有得說是長江銅魚,有得說是銀鱈魚,不過最後都被否定。微信截圖隨後,小編電話聯繫了漢源湖當地釣友老王,並把該魚發給老王。
  • 廣東河道現許多大嘴怪魚,掠食兇猛,有人擔心其破壞生態
    廣東河道現許多「大嘴怪魚」,掠食兇猛,有人擔心其破壞生態近日廣東茂名一位釣友,在當地一口池塘裡釣魚時,釣起許多奇特的「大嘴怪魚」,模樣兇惡,顯然不是常見的本土野生魚!鱸魚?「吃鉤兇的很,腥餌比較好釣,大的有一斤多的..」當地釣友小胡介紹說,幾年前就偶爾能釣到這種魚,但如今數量越來越多了。
  • 洪水過後,廣州河道烏龜成群,當地人:到處亂爬哪來的?
    釣魚能釣到烏龜,有這等好事,為何當地釣友還一臉嫌棄。 根據當地的釣友的反饋說,釣了這麼多年的魚,雙飛鯽魚不要太正常,就連雙飛青魚也遇到過,長這麼大還真沒遇到過,像今天一樣雙飛烏龜,這還是頭一次。
  • 昂刺魚的外表和鯰魚非常像,所以很多人以為它就是鯰魚,其實不是
    昂刺魚的外表和鯰魚非常像,所以很多人以為它就是鯰魚,其實不是現在很多人對於食物都比較有追求,在平時,人們經常吃的肉類裡面包含著魚肉,魚肉的營養比較多,過年吃魚也是有著很好的寓意,代表著年年有餘。現在很多人在平時都喜歡去垂釣,有一種魚被稱之為淡水魚之王,這種魚它的口感特別的鮮嫩,在平時也容易被垂釣,在平時我們吃的魚一共有兩種種類,一種是在淡水裡生活的魚,還有一種是在深海裡生活的魚,一般在深海裡生活的魚,它的營養會更高,也總是受到人們的選擇,而淡水魚的口感會更加的好,而且價格也更加便宜,所以很多人在平時都會購買淡水魚進行食用。在淡水魚中,有一種魚王一樣的存在,這種魚就叫昂刺魚。
  • 自己挖的大黑蚯蚓 就是比普通紅蟲好中魚!
    專釣昂刺!串鉤上次掛斷後,在家裡又找到了3付,都是之前買釣具送到,都是鯽魚鉤,有個別鉤子都生鏽了……黑蚯蚓很大,鉤子又小,就拿小剪刀剪開,一條剪個三段然後掛鈎!黑蚯蚓果然好用,打下去不到十分鐘就上了一條大昂刺!之後隔個半小時左右就上一條,都是三四兩的大昂刺!但是12點之後就沒口了……臺釣花白鰱就沒那麼好了,先上了兩個超級大白條,差不多是我釣過最大的白條了!
  • 它可能是中文俗名最多的一種魚,浙蘇滬等地叫它「昂刺魚」
    我與大多數的釣友一樣,選擇在河中垂釣,享受流水中釣魚的樂趣。在河中最喜歡釣的,還是黃顙。「魚身燕頭頰骨黃,魚之有力能飛翔」,這是古人對黃顙魚的外形的寫照。安慶俗稱此魚為「汪丫」,浙蘇滬等地喚其「昂刺魚」、「汪丁頭」,蜀人稱之「黃剌丁」,湘人則稱 「黃鴨叫 」此外它還俗稱:剛針,黃骨聰,昂公魚,黃骨魚、黃丫頭、黃沙古、翁公魚、戈艾、吱戈艾、黃刺公、疙阿、戈雅魚、疙阿丁、黃臘丁、嘎牙子、昂刺魚、黃鰭魚、三槍魚、黃刺骨、黃牙鯁、黃嘎牙,刺疙疤魚,刺黃股,黃鮫,毛泥鰍,黃骨頭,彎丫等等,各地稱呼趣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