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念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高曉松曾說,王小波在他心目中是所有白話文寫作的作家中排第一的,無人可以與他比肩。王蒙曾說「王小波這個人真是太明白了……他在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量,讓很多的作家同行包括我自己深感不足……那些連他散文都沒有讀過的人真是錯過了。」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這標題的意思絕對不是說王小波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啊!雖然王小波也很特立獨行啦,但我沒有罵王小波的意思,王小波是情感真摯坦白的人,非常厲害。今天剛剛看完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久久不能平靜,想把這篇文章簡述一下,記錄下來。
-
讀書|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一直被周圍的人提起,讀書求學時從圖書館拿起翻了一下,當時看到其中的「文革」、「下鄉」之類的描述不太感冒,感覺又是在聽老人家講述說那個大環境下的人和事,匆匆翻了翻就算讀完了,整個印象也就是有一隻特別的豬,但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隻「豬」,有點映射、象徵性質。
-
我們懷念王小波,是因為:不想做沉默的大多數,想做特立獨行的豬
最近,已故作家王小波在頭條上又火了起來,其實「又火」這個詞用得並不恰當,因為王小波已經「火了」二十多年了。自從1997年王小波逝世以來,人們就仿佛發現珍寶一般,將王小波的書奉做經典,甚至有一大群年輕人甘願成為他的「門下走狗」。這與他生前的小有名氣成為了鮮明的反差。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懷念王小波?
-
從《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來看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講述的是王小波在當知青時上山下鄉遇到的一直特立獨行的豬的奇遇,作者以豬喻人,諷刺了當時社會。王小波(1952-1997),中國當代學者、作家。,與我們平常所見到的豬有所不同,我們平時在電視看到的豬都是白白胖胖,行動遲緩,非常懶惰的一種動物,但在王小波這裡,它卻大變樣。
-
王小波真的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嗎?
[摘要]在一個荒謬的時代裡,王小波用邏輯來揭示荒謬。而邏輯是人類最基本的思維能力,如果不能說邏輯是特立獨行 ,那麼也就不能說王小波特立獨行。王小波的書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文學的異數,可王小波的意義不在於特立獨行,而在於人性的正常。邏輯讓王小波成為異數?邏輯學家之子王小波的 《黃金時代》有著一個特別的開頭:陳清揚找王二證明她不是破鞋時,王二完全可以從邏輯上證明她不是破鞋,「如果陳清揚是破鞋,即陳清揚偷漢,則起碼有一個某人 為其所偷。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陳清揚偷漢不能成立。」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以豬喻人,捧腹大笑之外有何餘味?
一、《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好笑還有餘味。《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是王小波先生一篇著名的雜文。這篇文章,一如王小波的風格,有著「黑色幽默」元素,使得我們讀起來感到很輕快,有的文字甚至令我們捧腹大笑。因為故事裡的事情太荒誕,比如,一頭不是種豬的豬竟然活了四五歲,而且是在那個物資比較貧乏的時代;再如,這頭豬居然能夠跳高、上房頂,還能夠學各種聲音。因此,豬只是象徵那些特立獨行追求自由的人。王小波表面上是寫豬,讚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內在是在寫人,讚揚那些人格獨立追求自由的人。可是為何不直接寫人?
-
王小波《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人生可以像豬一樣,特殊且獨立
就是這樣一位作家,以王小波波文革時期下鄉插隊時隊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豬」是中國散文中非常罕見的表現對象,這個對象的選擇其實也說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種特立獨行的因素。隨後便寫下了這部《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誰是王小波?誰是豬?誰特立獨行?
作者:清風自有明月照一、誰是王小波?王小波,北京人,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青銅時代》、《白銀時代》、《紅拂夜奔》、《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等。1997年,因病去世,他的文字卻經久不衰,王小波成為世人口中經常能夠談論到的作家。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被「設置」的人生,竟然連豬都不如
以上摘自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雜文集的序言部分。我不敢說這話適用於所有人,但於我而言,一定是受益匪淺。在當下,單"王小波"三字,都是一件時髦談資。他畢竟如此有名。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1997年的春天,45歲的自由作家王小波在北京家中因突發心臟病而英年早逝。《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是王小波去世前一年的散文作品,最初發表於1996年第11期《三聯生活周刊》雜誌上,後來被收入王小波同名雜文選集中。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句句寫豬,字字寫人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豬」這種動物,很少有文藝作品以它為主要表現對象,當然《西遊記》中對其有大量描寫,但這個「豬」是成精的「豬」。然而大家熟悉的王小波同志卻專門寫了一篇關於豬的雜文,那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在開篇寫道:插隊的時候,我餵過豬、也放過牛。
-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年少不懂王小波,讀懂已然到中年
提到王小波這個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作為一個死後成名的作家,他散發的餘熱超乎想像。我是從《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開始知道王小波的,第一次讀的時候差點笑岔了氣。這篇小說為什麼這麼好笑呢?可能是因為書裡的主角,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隻豬吧。
-
你見過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嗎?
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看了他寫的黃金時代,被他的才華所折服,後來看了他寫給李銀河的情書後才知道此人不簡單。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從小學習就好,在78年高考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明,六年後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句句寫豬,卻感覺字字都在說人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豬」這種動物,很少有文藝作品以它為主要表現對象,除了小時候常看的《西遊記》,但這個「豬」是成精的「豬」,然而,特立獨行的王小波也專門寫了一篇關於豬的雜文,那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是教豬做人,還是教人做豬?
「以下談到的一隻豬,有些與眾不同,我餵豬的時候它已經四五歲了,名分上說它是肉豬,但長得又黑又瘦,不過兩隻眼睛卻炯炯有神,這傢伙像山羊一樣敏捷,一米高的豬欄一跳就過,又有點像貓,能夠跳上豬圈的房頂,所以它總是到處遊逛,不在圈裡呆著」王小波的文學創作風格
-
十分鐘認識現代魯迅—王小波和他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在最近的一期《矮大緊指北》節目中,「男神」經說出了自己非常仰慕且大膽的嚴肅派中國近代文人——王小波。所以這裡我們不談矮大緊,談談他喜歡的這位王小波,以及他比較有趣的這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尋尋覓覓,本人也就順著這道兒找著他名字比較有趣的一本刊物《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然後一氣呵成一周內讀完了這部碎碎念「文摘」。
-
每周一卷|《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豬總是豬啊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全書以王小波文革時期下鄉插隊時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豬」是中國散文中非常罕見的表現對象,這個對象的選擇其實也說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種特立獨行的因素。作品賞析再看了一遍《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理解最深的是文章最後一段話「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
王小波:情場赤子、文學浪兒,在這枯燥世間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也正是這樣的他,才能以天才之筆法,以豬的眼光述日常之事,寫成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這樣好玩兒又意蘊豐富的書。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如果非要在王小波的作品中選出一本自傳,我覺得應該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你仔細一想,一隻這樣特立獨行的豬,跟人一樣,過著最平凡的生活方式:挽食、渴飲, 還想談談愛情。
-
王小波先生,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先生的名字如今是被我們熟知的,有一大批的文學青年瘋狂迷戀於他,甚至以「王小波門下走狗」自稱。他與李銀河愛情見證的《愛你就像愛生命》、他的小說《黃金時代》,這是被我口口稱道的作品。然而王小波在文學史上是沒有自己名字的,自始至終他都是主流文學之外的一個人物。可是王小波幾乎又成為了一種現象、一種文化熱,可見其藝術影響力完全達到了文學家的地位。有這麼多人瘋狂迷戀於王小波,為何他卻不能擁有自己的姓名?首先要說的是,王小波先生的火熱其實完全是他身後的事情。
-
但凡胸中一口氣,都會懷念那隻特立獨行的豬!| 書海拾貝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1我很懷念他。最近幾年裡,一直想找時間把他的書都再仔細地過一遍。但我沒想到這次重讀,會從他的這本雜文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開始。王小波是小說家,而不是文章家。儘管好的小說家寫文章也不會差,但終歸還是餘事。王小波寫小說跟寫文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如果說他寫小說就像攀登高山,那麼他寫文章就像是散步聊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