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黑中介包裝網絡借貸平臺套錢

2021-01-09 新民晚報數字報
  租房客小心提防「租金貸」套路。近日,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通過信訪投訴渠道發現,部分公寓房屋的租客反映,與其籤署租賃合同的二房東(房產中介)未將房租支付給大房東(房屋產權人),而遭遇大房東驅趕。經查發現,租客當初籤署的協議事實上是分期貸款協議,貸款資金在籤署協議後直接放款到二房東帳戶,租客名義上每月支付房租實際上是逐月分期還貸。「租金貸」平臺瞄向剛畢業的大學生、外省市務工人員等青年群體。

  據分析,「租金貸」陷阱的慣用手法是:「租金貸」平臺往往以「不用押一付三」「花更少的錢就能租到房子」為噱頭,用比較隱匿的方式利用租戶個人信息申請網貸。中介籤訂租房合同時,會主動要求租戶使用指定的APP按月交租,其實是包裝成支付租金APP的網絡借貸平臺。在租戶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中介綁定租戶銀行卡作擔保,使用租戶信息,辦理數萬元的分期付款並套現。租戶每月通過APP交的房租,實質是在網貸平臺上按月進行還款。一旦租戶沒有按時「交租」,或者中介破產,輕則被剋扣押金或影響其租住權,受到房東驅趕,重則將導致租戶信用透支,影響個人徵信,甚至還會面臨高額債務和罰息。

  市金融辦信訪部門負責人說,金融機構為房屋租賃行業提供貸款本屬於傳統金融服務的延伸,可以促進租賃市場的快速發展。但是,往往會有些別有用心的房產中介利用金融槓桿,資金期限錯配,形成自融資金池以「沉澱資金」,快速擴張平臺資金規模,達到搶佔房源、哄抬租價、隨意挪用租金的目的。一些不法「租金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捲款跑路。

  針對信訪發現「租金貸」行業存在的問題,市金融辦以及行業主管部門、金融監管部門高度重視,聯合出擊,果斷整治行業亂象。9月30日,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市金融辦、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上海銀監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本市代理經租企業及個人「租金貸」相關業務的通知》。

  市金融辦針對本市批准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提出監管要求。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明確對於代理經租企業未使用全市統一的《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示範文本》進行網籤的,金融機構不得為其辦理個人「租金貸」業務。住房管理部門要求,代理經租企業要事先告知是否為「租金貸」協議,以及進行風險提示,不得強制或誘騙租客使用個人「租金貸」,不得套取銀行業金融機構信用,不得利用個人「租金貸」業務沉澱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哄抬租金搶佔房源。

  業內人士提醒租戶:租房需找正規中介,了解是否採用全市統一的《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示範文本》進行網籤合同,看清楚所籤的合同中有無貸款協議。 

  首席記者 談瓔

相關焦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連笑連笑謝科登科?
    昨天下午,中國棋院老院長王汝南、劉思明,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九段,新民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朱國順,新民晚報社副總編輯閻小嫻,吳江區副區長湯衛明,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同裡鎮)管委會副主任陳建忠,棋手連笑九段與謝科五段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陳建忠、朱國順、常昊先後致辭。
  • 《廈門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實務解析
    2月4日,廈門市金融辦正式發文《廈門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暫行辦法》(下稱「備案管理辦法」),標誌著廈門市網貸機構進入備案階段。筆者作為廈門市金融辦網際網路金融的專項法律顧問,有幸在一年前參與到廈門市網貸風險防控的試點活動,對廈門5家網貸試點企業的風險防控方案做了測試。
  • 新民晚報數字報-微風吹過風鈴
    趙榮發  今年2月6日,大年初二,新民晚報在寸土寸金的頭版上,用了將近半個版面,推出了一位「楊浦爺叔」
  • ...警惕「包裝費」等套路的仿冒非法借貸平臺 不下載來歷不明網貸APP
    來源: 鳳凰網WEMONEY 近日,北京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下稱「協會」)投訴調解中心接到一起關於「假網貸」平臺的投訴,投訴人稱自己在某平臺申請借款30萬,個人資料審核通過後,平臺客服要求需先支付5%的包裝費才能下款,投訴人產生警惕,遂萌生投訴的想法。
  • 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被銀保監會點名批評
    網絡上動動手指,驗證一下身份,就能輕鬆借到錢……相對傳統借貸,網絡借貸因審核周期短、放款流程簡單而受到借款者青睞。隨著網貸平臺整治不斷深入,該行業風險持續得到緩釋。但是,仍有網貸平臺玩起了巧立名目的「變形記」,對借款者「雁過拔毛」,亟須引起警惕。
  • 網絡佔卜算不出未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當下在一些社交媒體、視頻平臺上,利用塔羅牌、八字算命、星盤分析等方式進行網絡佔卜的服務比比皆是,有些還號稱使用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等高科技相面、看手相。剝開這些天花亂墜的包裝,裡面卻往往是精心設計的詐騙圈套。付費後隨即被拉黑、3888.88元的「轉運畫」實則淘寶包郵50元、收費環環相扣……參與者本想讓屏幕另一端的「大師」給自己一些人生「劇透」,卻因此墜入了被割韭菜的困局。
  • 新民晚報數字報-隔壁兄弟
    那年房價最低迷的時候,大毛媽媽去看房子,看到內環線邊上的曲陽路的一棟公寓,正以「跳樓價」銷售不同樓層的13室和14室,因為這兩個房號冷門,大家都選18室,08室,01室、11室……房產商掛出牌來:28萬一套,70個平方,一分錢的折頭都不打,賣光拉倒!大毛媽媽做過校辦廠廠長,賺到過一點鈔票。一咬牙,拿出56萬,買下這幢公寓9層樓的913和914室,一套自己住,一套大毛住,牆頭打通。
  • 「土味」借貸廣告 只是平臺跑馬圈地的套子
    「你的電話號碼價值15萬元」「你的信用價值20萬元」「我靠白條穿上流行」……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劍指「土味」借貸廣告。時下,一些借貸廣告劇情一個比一個狗血、一個比一個低俗。不論是「去買小龍蝦因無力支付被嘲笑,攤主隨手幫顧客開通10萬元額度借貸」,還是「飛機上農民工沒錢幫母親升艙遭嘲諷,在他人指導下申請15萬元借款」;不論是「姐夫教小姨子用手機輕鬆貸款10萬元」,還是「老漢借錢追求空姐」……低俗的借貸廣告人為放大階層矛盾、刻意編排衝突場景,以所謂「正能量」或桃色劇情博眼球,其實質都是低俗、庸俗、媚俗的營銷。
  • 新民晚報數字報-真的養個「蛙」要多少錢?
    況且旅行方式是露營,還少不了幾套功能性的衝鋒衣、速幹內衣、登山鞋……上海阿姐們體會到「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感覺了。  行 自由行更費錢  這隻蛙最花錢的地方估計就是旅遊了。看它平時不是旅行,就是準備在旅行的路上,要不就宅在家。這種「蛙」,指望它自己養活自己估計有點困難。所以旅行的費用很有可能是上海阿姐們來承擔——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 2018網際網路理財哪個平臺更合適?人人貸、金吉利寶、愛錢進
    網際網路理財平臺憑藉高效便利、靈活穩健、投資門檻低、收益穩定等特點,開始逐漸受到理財人士的青睞。但是面對繁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和產品,理財小白卻不知該如何下手。2018年春暖花開的時節已經到來,也該把閒散的錢拿出來「播種」了。下面介紹三個「農田」,供大家選擇。人人貸人人貸是人人友信旗下專業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平臺,致力為高成長人群提供專業的線上信貸及出借撮合服務。
  • 經觀頭條|誰將我們推向「全民借貸」時代?平臺公司正被納入監管,別...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排名前20的手機APP中,有7成應用提供了借貸的入口。從流量引向支付,進而借貸,以及投資理財……螞蟻集團崛起的秘訣,在行業內被視為可供參考的「螞蟻路徑」。「恰恰是信貸這一基礎性金融服務催生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科技集團螞蟻科技。」
  • 新民晚報數字報-揮之不去的耳鳴耳聾也會導致老年痴呆
    為此,新民健康特邀從事耳鳴耳聾臨床治療與科研工作多年,且臨床診療經驗豐富的專家尚玉山主任進行科普講座,宣教答疑。凡成功報名的讀者,即可獲得專家現場面對面諮詢名額。耳鳴、耳聾、耳膜穿孔、中耳炎患者可以致電新民健康報名諮詢熱線:52921348,或發送簡訊「耳鳴耳聾+姓名+聯繫方式」至13636588970報名。
  • 新民晚報數字報-熱愛老柴
    這話深得我心,像報了仇似的。  怎麼說呢,我還是特別特別熱愛老柴,愛那個多面的老柴。
  • 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怎麼「破」?
    為了保鮮,一片薄薄的冬瓜用厚厚的塑封袋密封,兩個小小的菌菇用一個黑塑料盒裝著,外層還有薄膜包裹。水果店裡「赤膊」賣的檸檬、蜜柚等,在這裡每一隻都穿上了嚴嚴實實的「衣服」,精心打扮等待買主。 除了食品,商場裡的化妝品,也難逃「過度包裝」之嫌。有些奢華品牌的禮盒豔光四射,扎著漂亮的蝴蝶結,盒內的面霜體積卻很小。
  • 新民晚報數字報
  • 「土味」「奇葩」廣告被點名批評,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產品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也引發了金融信用錯配等問題。過度營銷帶來金融風險隱患,還導致過度消費、信用違約等社會問題。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新民晚報數字報-安哥拉小貓
    如果真找不到,我賠你錢好了。  下午4點,祁姑娘就和敏玫阿嫂一道到水池邊等候。5點敲過,一隻黑貓出現了。祁姑娘大叫:安哥拉!黑貓從水池裡跳出來,溼漉漉地跑到祁姑娘身邊,在她的褲腿上蹭來蹭去,好不親熱啊。
  • 新民晚報數字報-虛懷若谷的「阿公」
    「阿公」隨即介紹影壇前輩楊霽明,朱今明、錢筱璋、錢江都是「頂梁柱」。隨即到餐廳入席,幾位老先生對「阿公」以師禮尊之,我見了很感動。  原來,「阿公」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身為攝影主任,就是出了名的甘當「綠葉」,總把年輕有為的攝影師推前執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