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波疫情
把大部分人「關」瘋了
也把一群人給逼瘋了
逼成了「潔癖」
連呼吸都覺得「有毒」
▽
勤懇負責的社區和物業公司
為了做好消毒也是嘔心瀝血
無人機空中消毒
▽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小區入口來個「消毒通道」
▽
「鞋底消毒池」
▽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就連小車的輪胎也不放過
▽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講真
就衝這份用心
這樣的物業請給我來一打!
但有時候一片好心,也會做了錯事
以上列舉的消毒行為
都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
▽
怎麼說?
第一是「沒啥用」
過度消毒,可以簡單定義為:
在很少受到病原體汙染的地方、沒有必要消毒的地方,反覆消毒
或者某種消毒方法根本就起不到消毒效果,卻堅持在用
我們已知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接觸傳播。這意味著,新冠病毒通常是集中出現在——
病人的飛沫能夠到達的地方
手經常接觸的部位或地點,如門把手,電梯、門鈴按鈕,病人停留過的室內環境等
因此,重點瞄準這些病毒經常「光顧」的部位和地點做消毒,才有意義。
對空氣、鞋底、輪胎消毒,都是「無效消毒」,一片苦心做了無用功。
車輪消毒 ❌
車的外表面,包括車身、車輪等,也幾乎不存在新冠病毒,不需要專門消毒。
但車的把手、方向盤等手經常觸碰的地方,則每次用車時可以多消毒擦拭。
無人機對空氣消毒 ❌
因為室外的空氣裡,幾乎不會有新冠病毒存在。即使有病人對著空氣打了個噴嚏,噴出的氣霧中含有的病毒,也會很快隨風而散。
因此,使用無人機或者其他方式,對小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室外進行大面積空氣消毒,沒有意義。
用網友的話說,無人機在空中消毒,就跟往大海裡撒胡椒粉差不多。
對地面、植物消毒 ❌
室外的大部分表面,如馬路、小區道路、綠植,也幾乎不存在新冠病毒,即使有,也活不了多久,新冠病毒進入了人體細胞裡吸取養分,才能長時間生存,室外的空氣流通、空中的紫外線等因素,都極不利於新冠病毒存活。
公共地面、綠植如果不是被嘔吐物、分泌物、排洩物汙染過,不需要消毒。
鞋底消毒 ❌
鞋底踩的是地面,地面都極少有病毒,何況鞋底?
而且,很多小區是用含氯的消毒劑噴在腳墊上,對鞋底消毒。由於含氯消毒劑不穩定,無法確保消毒濃度,很難保證有消毒效果。
第二是可能傷到人
「消毒通道」❌
最近全國各地都有小區參考了「養豬場」的操作,在門口設置「消毒通道」,每個居民回家都得先穿過裡面沾沾「仙氣」,希望給全身上下來個徹底消毒。
這種「噴霧式」消毒最大的問題在於,違背了消毒操作的基本原則:不能對著人噴。
「
因為化學消毒劑對人體有害,嚴重的可能會損傷呼吸道黏膜,甚至導致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兒童哮喘發作。根據專業指引,我們使用化學消毒劑的噴霧消毒,必須要進行』避人』操作,這一點不可違背,如果消毒劑濃度太高,時間太長,會灼傷皮膚,對上呼吸道系統造成一定的危害,濃度太低,或者噴的時間太短,也起不到殺滅病毒的效果。
—— 朱子犁
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長
總之,這些「過度消毒」不僅無效,還有刺激或傷害人體、汙染環境、浪費人力物力的副作用,引起「草木皆兵」的恐慌外,對於防控疫情並沒有好處。
消毒是一門專業的「技術活」,成分、濃度、時長、方式都有講究,普通市民不要濫用,別把消毒劑當成一種安慰劑。
第三、在家裡怎么正確消毒?
對於宅在家裡的市民來說,也要避免過度消毒,家裡應該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受到汙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
1. 杯盆碗碟
首選物理消毒,用水煮沸15-30分鐘,或者按說明書使用高溫消毒碗櫃。
2. 物體表面
對臺面、門把手、開關、熱水壺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擦淨,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
3. 地面
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溼式拖拭,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洗淨。
4. 普通織物
對毛巾、衣物、被罩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漂洗乾淨。也可以按說明書使用其它衣物消毒液。
常見消毒劑怎麼配?
①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為1:99比例稀釋;
②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③含氯消毒劑泡騰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於1升水;
④ 75%酒精消毒劑:直接擦拭。
注意:
含氯消毒劑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時建議佩戴口罩和手套。兒童請勿觸碰。
使用乙醇消毒劑應遠離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