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
繼承總理遺志 踐行全民閱讀
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
誦讀者:
喬伊菲,
長安街讀書會地方組成員、供職於山東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
★點擊收聽誦讀音頻★
狡童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參考注釋:
①狡童:美貌少年。
②維:因為。
③息:安穩入睡。
▼
參考譯文:
那個美貌的小哥哥啊,不願和我再說話啊。為了你這個小冤家,害得我飯也吃不下啊。
那個美貌的小哥哥啊,不願和我同吃飯啊。為了你這個小冤家,害得我覺也睡不安啊。
▼
參考賞析:
法國女作家斯達爾夫人說:愛情對於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對於女人則是生命的全部。確實,一個姑娘生活中最艱巨的任務就是反覆證實小夥子的愛情是執著專一,永恆不變的。因而,戀愛中的姑娘永遠沒有精神的安寧。對方一個異常的表情,會激起她心中的波瀾;對方一個失愛的舉動,更會使她痛苦無比,寢食難安。《鄭風·狡童》中的這位女子就是如此,或許是一次口角,或許是一個誤會,小夥子兩個失愛的舉動,她竟為之寢食不安,直言痛呼。
首先,詩的兩章通過循序漸進的結構方式,有層次地表現了這對戀人之間已經出現的疏離過程。第一章曰:「不與我言」,第二章承之曰:「不與我食」,這不是同時並舉,而是逐步發展。所謂「不與我言」,並非道途相遇,掉頭不顧,而當理解為共食之時,不瞅不睬;所謂「不與我食」,是指始而為共食之時,不瞅不睬,繼而至分而居之,不與共食。愛情的小舟,遇到了急風狂浪,正面臨傾覆的危險。與此相應,女子失戀的痛苦也隨之步步加深。共食不睬,雖一日三餐不寧而長夜同寢尚安;而分居離食,就食不甘味更寢不安席了。因此這位女子要直言呼告,痛訴怨恨。
其次,詩篇通過直言痛呼的人物語言,刻畫了一個初遭失戀而情感纏綿,對戀人仍一往情深的女子形象。《詩經》中刻劃了許多遭遇情變的形象,情變程度有別,痛苦感受不同。《鄭風·狡童》中的女子面臨失戀的情況,聽她的呼告,能感覺在怨恨與焦慮中,仍對戀人充滿了渴望與深情。「狡童」的「狡」,一說通「佼」,亦即強壯俊美之意;如此理解,「彼狡童兮」,亦即「那個強壯漂亮的小夥子啊」。這就是罵中有愛,恨中帶戀了。所謂「若忿,若憾,若謔,若真,情之至也」(陳繼揆《讀風臆補》)。而兩章的後兩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則由前兩句第三人稱的「彼」,轉變為第二人稱的直面式的呼告了,從而把對「狡童」的戀慕期待之情表現得纏綿難割。
古老的《詩經》,傳達的是古今相通之情,只因語言簡奧,才會艱深難解。《鄭風·狡童》則不然,不僅女子的感情哀傷動人,女子的呼告也是明白如話,句句入耳。可是,一首直抒胸臆之詩,千百年來卻久遭曲解。「詩必取足於己,空諸依傍而詞意相宣,庶幾斐然成章;……盡舍詩中所言而別求詩外之物,不屑眉睫之間而上窮碧落、下及黃泉,以冀弋獲,此可以考史,可以說教,然而非談藝之當務也」(《管錐編》第一冊)。錢鍾書對「《詩》作詩讀」之旨作了淋漓透闢的發揮,讀《鄭風·狡童》然,讀一切古詩均然。
▼
註:授權發布,轉載須統一註明來自長安街讀書會公眾平臺:changanjie-read。
本期責編:胡慧倩
長安街讀書會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百科】【全民閱讀】【黨建】【智庫】【好書推薦】【搜索最新】【客戶端】查看更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