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認為,一個人身體羸弱,必定是「虛」在作祟,我們一般去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經常說我們是「氣虛」、「陽虛」等,那麼,關於中醫的「四大虛」,你了解多少?
懶,說明你氣虛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是由於臟腑受損、久病未愈損耗元氣導致。中醫認為,氣來自人體3個地方:先天的精氣(腎)、後天吸收的水谷之氣(脾胃)、呼吸的空氣(肺),故氣虛大致分為三個方面的虛:腎虛、脾虛、肺虛。
《中醫診斷學》中懶言懶動、身體乏力、舌淡苔白、脈虛無力、頭暈目眩等症歸結為氣虛的症狀。
氣虛患者,日常該吃些補氣食物,黃芪是補氣食物中的不二選擇,性平味甘,黃芪中含有蔗糖、多糖、胺基酸、葉酸等多種身體所需元素。黃芪泡水,適用於氣虛乏力者。
上火,說明你陰虛陰相當於水和津液,陰虛就是指滋養人體的津液精血缺少。體內陰液不足,就像是沒有雨露的春天,乾燥不潤。陰虛者手足出汗、飯後燥熱、口乾舌燥、舌紅少苔、五心煩熱。
陰虛怎麼辦?中藥地黃當之無愧,味甘性寒生津液,養陰潤燥生津,泡水煮湯都可以。
脫髮,說明你血虛氣血不足,中醫常說氣虛和血虛,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血虛就像是人體營養不足,最容易脫髮。血虛還伴有身體乏力、胸悶氣短、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舌苔胖有齒痕等。
血虛怎麼辦?首要是補血!阿膠被稱為補血的聖藥,有阿膠、肉桂、桂圓、紅棗、乾薑、百合做成的桂仁膠粉也是補氣血的一味好食材,可長時間補血,有血虛可補,血枯能潤的功效,只用開水衝泡,充分攪拌後飲用即可。
怕冷,說明你是陽虛陽虛是指陽氣不足,陽氣有溫暖作用,中醫認為陽虛容易外感風寒,加之陽氣不足,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怕冷!
陽虛的人腰膝酸軟、胃脘冷痛、手腳冰涼、臉色蒼白脈虛等症。
陽虛的人如何調理?多吃些溫補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韭菜等可以溫補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