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國學誦讀需要給7歲多孩子仔細講解意思嗎?

2021-01-11 山寨農夫2020

國學不斷升溫,很多家長開始要求孩子誦讀國學經典,這是個好現象。經典可以啟智開悟,孩子誦讀經典國學非常好、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古人十分重視蒙學教育,《周易》六十四卦第四卦就是《蒙》,主要講的就是蒙學教育,而蒙學教育的重要方式就是讓孩子誦讀。孩子背誦經典對其一生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很多家長認為應該對經典內容進行講解,以便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記憶。其實這是個誤解。孩子記憶力強,理解力弱,誦讀經典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記住,主要目的不是讓他去理解,他也無法理解,關鍵是要讓他背誦,是要讓他記住。我們的一個誤區是以為要讓他理解,這也是當前教育的一個誤區。我們問題要讓孩子學會更多的知識,其實,他只需要記住,未來逐漸理解甚至開悟。

至於講解意思就更沒有必要了,一是通常情況下,您講了孩子也不會理解;二是您講的也未必是對的,當然,書上講的也未必是對的。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世面上國學經典的解釋書籍絕大多數都不要讀,都是自話自說,根本就是離經典十萬八千裡,甚至根本就是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

舉個例子,《論語》開篇《學而》,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您怎麼給孩子講解?什麼是「習之」?您或許會給孩子講:學了要反覆練習,這樣才快樂。那麼,我要問問您,您上學時每天練習有快樂的感覺嗎?事實上這句話更重要的意思是「學以致用」,用了才快樂。看看,您如何給孩子講解呢?

這就當前國學的問題。多了不說了。讓孩子背下來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嶽陽:小學校園文化濃鬱 國學教育傳承經典
    據悉,學校的課間操除了做廣播體操,學生們愛跳的兔子舞,還有雷打不動的經典誦讀。學校專門安排專人專講國學課,開設了國學堂。年初,嶽陽市書協副主席高樹槐率硯田書法俱樂部成員一行來黃金小學參觀交流,對該校作為一個鄉村小學崇尚國學教育深受感動,當場做出了「胸中丘壑看吾輩,筆底雲霞羨少年」的對聯,並對只有7歲小女孩易戀的書法讚許有加,表示會收她作為自己的關門弟子。
  • 開福月湖社區開展經典文化國學講堂
    星辰在線7月25日訊(通訊員 周娜)7月23日,月湖社區邀請著名少兒國學口才講師黃金花老師,開展了主題為「傳承經典文化,走進國學講堂」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場合影。)隨後老師從什麼是國學?經典導讀、學習國學的好處、學拜孔子禮四個方面帶孩子進行學習和探索,課程中孩子們通過經典國學案例不僅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還學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拜孔子儀式上,讓孩子們表達了對古聖先賢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敬意,一堂生動有趣的國學探知課,不僅讓孩子們認識了國學,也提高了對國學學習的興趣。
  • 看川普外孫女背國學,與國學小才女李尚容開啟趣賞國學之旅
    美國家長都給孩子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國學文化,作為中國的孩子還有什麼理由不學國學呢?章太炎先生曾說過:「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意思就是:中國之所以能成立,它背後的精神性的東西就是國學。如果沒有國學,這個國家就不能自立。既然國學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學習國學就要從娃娃抓起啦。
  • 「我為祖國誦祝福」 誦讀小達人歡聚一堂誦經典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影報導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省全民閱讀活動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承辦,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災後重建基金會、成都博物館協辦的「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閱讀」正在熱鬧進行中,線上已經收到數百位讀者誦讀經典文學作品的視頻來稿
  • 漠河市實驗學校舉行紀念「一二·九」國學誦讀比賽
    漠河市實驗學校舉行紀念「一二·九」國學誦讀比賽 2020-12-10 08:46 來源: 發布人:superman 3次閱讀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精神,12月8日,漠河市實驗學校舉行傳承國學經典·抒發愛國情懷—紀念「一二·九」國學誦讀比賽。
  • 小知經典國學機聽讀機丨讓每一個孩子都聽好國學
    【「國學」怎麼學】古人學習詩詞歌賦都是在私塾學堂裡搖頭晃腦的去誦讀,現在這種方式依然存在,但這種聲調韻味早已不復存在。孩子們在學校裡或者課外接觸到一些經典國學都是沒有系統性、全面性、科學性的。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網絡信息的大爆發,人們接收到信息比較雜,所以小知在設計之初,我們的設計師就考慮到這一點,由我們的專業國學教授對所有的國學進行了內容分類和年齡分類,避免了信息化爆炸所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這樣我們的孩子就能在家裡跟著小知經典聽讀機系統性的學習國學了。
  • 有寓意的國學經典名字:300個文雅秀氣、歷久彌新的寶寶名字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文心雕龍》對孔子有「夫子風採,溢于格言」的極高評價,品讀國學經典,我們學到的不僅是書中的知識,還有背後聖人的修養與品質。讀《論語》,我們看到孔子的風採;讀《孟子》,我們學習了孟子的思想;讀《道德經》,我們領悟了老子的智慧......國學經典裡藏著處世智慧和人生哲理,多讀多思對我們大有助益。家長朋友們如果想給寶寶取一個有寓意、有哲理的名字,不妨試著參考一些國學經典,為寶寶取一個文雅秀氣、歷久彌新的好名字。
  • 「酷面孔」叫醒他的不是鬧鐘,是唐詩宋詞 這個國學小達人不一般
    1 愛閱讀課外閱讀的是文言文,閒暇時光玩的是飛花令,晨起叫醒用唐宋詩詞……門煊茗現就讀於城關區民主西路小學六年級,是學校三道槓的大隊長,還是連續多年的「三好學生」,不過,最讓同學老師佩服的還是他廣博的國學知識。還是個小學生,怎麼就掌握了這麼多國學知識?
  • 「小鹿萌媽」:用聲音把孩子帶進國學經典的奇妙世界
    此後,汪暉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為了這些孩子,我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把這項事業堅持下去。」陪伴有聲,故事溫熱,汪暉以中華文化融入有聲故事,也在傳遞人間的溫暖與善意。  2019年11月25日,小鹿萌媽的音頻專輯《小鹿萌媽講的100個公主故事》粵語版在「粵聽」平臺獨家上線。汪暉表示,她希望能在故事講解中,增加粵語解釋、背景文化介紹等環節,讓更多人接觸、了解到地道的粵語。
  • 誦讀中華經典 建設書香門第——家庭教育與經典誦讀融合實踐系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也是永遠的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永遠的老師。家庭教育關係到孩子的終身發展,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優良的家風,是孩子最好的心靈成長源泉。「書香門第」是每個中國人渴望擁有的家庭。「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是每個中國家庭渴望擁有的家風。
  • 經典朗誦配上琵琶、古箏、長笛……武漢2000名學生現場展示國學底蘊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11日訊 琵琶、古箏、長笛……11月10日,在2019 年武漢市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個人終極展示環節上,2000名中小學生各展所長「花樣演說」,現場比拼國學底蘊。經典誦讀活動現場。
  • 從非冠疫情到國學文化
    加強對傳統經典文化的認識與學習,對提高我們中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啟迪智慧、陶冶品格,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思想理念和行為方式,從根本上教育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健康成長具有深遠意義。一、有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國學經典的誦讀不僅能培養中小學生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而且會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試試這三個小妙招,5歲的孩子也能輕鬆熟記《唐詩三百首》
    近日重慶1歲萌娃和媽媽的對詩,引起了眾多吃瓜網友的圍觀討論。視頻中小萌娃流利地接出了媽媽給出詩句的下半句,小奶音的詩詞串燒引得網友直呼可愛的同時,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其實7歲以前的孩子大腦中掌管語言學習的「布羅卡區」會異常靈敏。
  • 招生信息 | 2021春季線下招生進行中,少年國學院國學初階課程等你來!
    《三字經》就像一本「百科全書」一樣,它雖然只有一千多個字,卻涵蓋了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道德等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孩子不僅可以通過它來識字,還可以認識很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了解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脈絡。《三字經》是一本融會經史子集的啟蒙讀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出了讓孩子受用一生的道理。
  • 官宣| 「國學少年,盛世歡歌」2021廣東省首屆少兒國學春晚
    一聲聲清脆悅耳的誦讀聲  一首首美妙動聽的歌曲  一幕幕精妙絕倫的表演  演繹出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  這一場春晚,又豈止是精彩......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國學少年,盛世歡歌    為此,廣東少兒頻道、廣東省國學教育促進會聯合主辦「國學少年,盛世歡歌」2021廣東省首屆少兒國學春晚,一場精彩絕倫的國學視聽盛宴即將開啟,蓄勢待發——
  • 「國學早教」之惑:從搖籃曲《小寶貝快快睡》說起
    正因如此,不僅越來越多的早教工具和玩具應運而生,家長也越來越願意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市場催生了早教相關的文化產業,越來越多的歌曲、動畫、圖書、培訓機構等遍地開花。然而在這種「粗放的增長」中,產品的質量也良莠不齊。「國學早教」就是一個質量問題的「重災區」,許多表面光鮮的「國學教育」產品缺乏質量保障和專業性。
  • 古文經典音調鏗鏘 搖頭晃腦地讀起來
    近幾年,嶽麓區等就全面開展了經典讀本、經典藝術和傳統美德進校園的「三進活動」……  小學生讀詩:「私塾」男生不到10歲可背30多首李白的詩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近日,記者走進長沙縣北山鎮天乙學校時,校園裡的樹蔭下、花壇邊,都有學生在「搖頭晃腦地」誦讀《論語》等國學經典,聲音雖然稚嫩,倒也大方洪亮。
  • 國學教育專題講座之三:德音女士闡釋中國古典音樂的精神
    10月9日晚六點半,「孔子文化月」國學教育專題講座之三——「樂以載道,中國古典音樂的精神」在人民大學舉行,來自西安德音女士文教中心的德音女士為人大學子作了兩個多小時的精彩講演。 講座伊始,德音女士對中國古典音樂在大學生中的普及性進行了現場調查。德音女士提問在場聽眾十首中國古典音樂的名稱,並隨機播放了四首古曲,但現場沒有給出圓滿的答案。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這兩年古詩詞熱,國學啟蒙也跟著也火了。相對於英語啟蒙需要一定基礎,古詩詞容易多了。隨口就能說出一兩首,拍拍腦袋還能再想起兩三首來,教娃啟蒙卓卓有餘。叮噹學的第一首就是《 詠鵝》,估計全國寶貝98%都一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