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不輕鬆,遇事要找潘保忠」,現在是龍勝平等鎮新元村群眾流傳的一句話。駐村兩年多來,潘保忠為新元村面貌改造盡心盡力,多方籌措資金三十餘萬元,翻新改造村風雨橋、新建文化活動樓等設施,為20戶群眾修建入戶水泥路,解決50餘戶飲水問題,用「貼心」的行動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左一)潘保忠召集寨老組群眾商量文化樓建設方案
(右上)潘保忠幹警為村民寫春聯
(右下)潘保忠為缺水群眾送儲水桶
潘保忠是龍勝各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隊一名從警30多年的司法警察,也是一名中共黨員。2018年3月,經組織選派到平等鎮新元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為儘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了解所駐村的情況,他在駐村的前三個月走遍了全村貧困戶92戶,了解每戶貧困戶的基本家庭情況。駐村期間,他總是面帶熱情的笑容,讓人感受到溫暖;他總是把群眾放到心上,想方設法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做群眾的「貼心」好幹部。
(左一)潘保忠為群眾鋪入戶水泥路
(右一)潘保忠義務出工為貧困殘疾戶鋪水泥入戶路
+
做好群眾的貼心人
通過走訪,潘保忠了解到良上組貧困戶張亮(化名)的侄女張晴晴(化名)是一個孤兒,正在上小學四年級,學習成績十分優異,但平時話很少,而養母秦珍(化名)已50多歲,靠打零工艱難度日。
新元村駐村工作隊員為貧困戶兒童通過社會扶貧網籌集助學金
潘保忠在得知情況後,決定每月拿出自己工資的一部分資助張晴晴上學。他還經常上門輔導張晴晴的學習,給她購買學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潘保忠的幫助讓小女孩張晴晴重新感受到父愛,張晴晴原本消沉的臉上變得天真燦爛,她和潘保忠一見面就叫「潘爸爸」。秦珍也認可,孩子從小沒有父親,現在終於找到一個好「爸爸」了。
(左一)潘保忠指導張晴晴練習書法
(右一)潘保忠資助貧困家庭兒童張晴晴上學
2020年初疫情期間,為了方便指導張晴晴學習,潘保忠把她接到自己家中上網課,給張晴晴購買學習資料,儼然已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
「喜進新居全靠人民政府 搬離茅舍多虧精準幫扶 不忘黨恩」這是新元村良上組受災貧困戶張建兵搬進新家時貼的對聯。搬進新家後,潘保忠向張建兵贈送了一臺電視機。
2018年底,一場意外的大火讓本不富裕的張建兵雪上加霜,因張建兵外出,且火勢太猛,無法撲救,導致房屋被燒,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但其屋內財物幾乎被燒為灰燼。
龍勝法院秦雯院長到張建兵家中慰問
在得知張建兵的情況後,潘保忠和駐村工作隊及幫扶人迅速行動起來,到張建兵家中查看受災情況,積極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和後援單位匯報他的受災情況,幫助其災後重建工作。2019年初,通過多方的努力,張建兵搬進了新居。「感謝黨、感謝政府」,張建兵在搬進新家時激動的說道。在談到潘保忠時,張建兵這樣評價他:「潘隊講話算數,我非常相信他」。
+
辦好群眾的貼心事
新元村半城組石通偉是一名退伍老軍人、村裡的老黨員,2017年因患腦梗癱瘓,行動不便,2018年病情開始好轉,老人能起床活動,常在家周邊鍛鍊。
(潘保忠(左一)同其他黨員義務為石通偉鋪水泥入戶路)
在走訪中,潘保忠了解到老人想在家門口修建一條水泥入戶路,便於出行。了解到情況後,潘保忠組織村裡二十多名黨員捐款和義務勞動,幫助石通偉鋪水泥入戶路70米,既方便了他的出行,又解決了他鍛鍊不便的困難。
新元村八榜組萬代風雨橋是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是一座歷史悠久風雨橋,橋高僅2.5米。由於當年道路設計未考慮未來經濟發展,風雨橋和路旁的房屋僅相距3米,成為道路上的一個瓶頸。每當有貨車經過此地都會小心翼翼,此段道路是13個村民小組的必經之路,十幾年來經常發生貨車擦碰風雨橋的糾紛,困擾了當地群眾二十幾年。
潘保忠為群眾翻新風雨橋參加義務勞動
潘保忠在經過多次走訪和協商後,八榜組群眾同意把風雨橋向河內平移一米,加寬道路。為爭取到平移風雨橋資金,潘保忠又多次向平等鎮人民政府和後援單位匯報情況。最終,八榜萬代風雨橋向河內平移一米,並對萬代風雨橋進行了翻新、美化,制約十三個村民小組出行的交通瓶頸得到了解決,潘保忠同志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讚譽。
+
傳好黨委、政府的貼心話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潘保忠放棄休息時間,舍小家顧大局,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踐行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潘保忠召集村兩委研究部署該村疫情防控工作
潘保忠第一時間召集村兩委研究部署該村疫情防控工作,在交通要道張貼疫情防控公告,做好疫情防輸入、防感染、防擴散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情期間潘保忠在新元村書寫防疫通告
李佳庭、潘保忠在疫情期間到醫院看望住院貧困戶
潘保忠、伍興東在疫情期間到醫院看望住院貧困戶
期間,潘保忠同村「兩委」幹部一道,動員該村廣大黨員、群眾嚴防嚴控,一直堅守在一線,對返鄉人員檢測體溫,及時勸阻群眾聚集。同時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充分利用法院警車喇叭、村部大喇叭、微信群和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引導群眾勤清洗、不聚集,嚴控人員流動,將疫情防控知識傳達到每個老百姓心中。
潘保忠在疫情期間檢查過往車輛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駐村工作隊共發放宣傳資料500餘份,勸返外來人員100餘人次,該村至今保持新冠肺炎「零確診」的好成績,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築了堅實防線。
2019年,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與龍勝法院聯合拍攝的微電影《搶糧》,該片榮獲了由中央政法委舉辦的第四屆平安中國「十佳微電影」、全國法院第六屆微電影微視頻「十佳微電影」等多項大獎。該片講述了龍勝各族自治縣瑤寨姑侄之間的田地糾紛,因為責任田以及2000斤稻穀分配問題鬧上了法庭,片中飾演執行法官一角的潘保忠在被告、原告之間用情、理、法做調解工作,促成執行和解,解決姑侄之間的糾紛的執行故事。
微電影《搶糧》拍攝現場
在新元村也是如此,潘保忠把群眾的件件小事放在心上,用真誠的付出換群眾真心,村裡一有糾紛,他就到場調解。「我也來自農村,群眾需要什麼我最清楚,做為一名共產黨員,做為一名法院人,我的職責就是解決群眾的困難,讓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這是潘保忠常說的一句話。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微電影《搶糧》吧!!!
文:蔣勵、李佳庭、陽明飛
圖:李佳庭
原標題:《【2020-61】為民解憂 做群眾的「貼心」好幹部——記龍勝法院駐平等鎮新元村工作隊員潘保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