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味道第8探:對不起,我們吃的不是美食,是精緻!

2020-12-07 騰訊網

吃粵菜除了講求味道

還關注美

菜品要賣相好

點心力求精緻

食得「招積」的廣州人

還會費心思建園林酒家

融合粵菜與造園藝術

「食環境」成為「為食貓」的一大追求

泮溪、北園、南園

方寸間容納千裡景致

粵菜的飲食美學,是全方位的、風雅的東方審美,從一件精緻的點心,到一座「花窗尺畫」的園林酒家,無不凝縮著廣府人細膩的生活情趣。

(北園酒家。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莊小龍攝)

園林式酒家是廣州飲食的創舉,是將粵菜與造園相互結合的文化產物,方寸間容納千裡景致,充分展現了廣府飲食美學的造詣。廣州餐飲室內設計師陳兆明從業39年,曾跟隨嶺南建設大師莫伯治學習,參與南園酒家的建設工作。他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廣州有三大具代表性的園林酒家,分別是泮溪酒家、北園酒家和南園酒家。至今,人們依舊可以在這些園林酒家裡感受嶺南美食文化的魅力。

北園酒家是廣州第一家古色古香的庭園式園林酒家,創建於20世紀20年代末。它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園林酒家,是在1956年公私合營後,當時的廣州市市領導提出擴建,由中科院士、嶺南園林建築大師莫伯治規劃設計。北園之內,雕梁畫棟、青磚綠瓦、紅橋連起兩廊。至今一踏入大門,依然可以見到套色玻璃蝕刻的舊滿洲窗、千足金鑲鍍的紅木鏤花屏風,一樓的房間都以滿洲窗門隔開,所有的窗門都穿著「玻璃衣」,享受特級保護。

據北園總經理雷良介紹,整個北園現有滿洲窗200個,帶滿洲窗的屏風100個,還有14幅雙面貼金鏤空工藝木雕。許多是由莫大師當年從坊間「淘寶」而來。20世紀60年代,廣州有這麼一句流傳語:「食飯去北園,飲茶到泮溪」,就是說北園氣象風雅,每每令人賞心悅目。

以飲早茶聞名的泮溪,總規劃設計師同樣是莫伯治。1960年改建後,泮溪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園林式酒家,被前蘇聯建築師代表團稱讚為完整的「東方建築藝術交響詩」。酒家擁有金碧輝煌的木雕簷楣、年代久遠的古玩文物、泛金套色的花窗尺畫,就連我國考古大師郭沫若也讚不絕口。

據泮溪酒家總顧問黎天焯介紹,當年郭沫若最賞識四幅套黃滿洲窗,因為其窗心刻蝕圖案有古代各式鏃錛鑿、玦墜珮璐、圖騰,規矩鏡內以篆、籀、隸、草、楷書等歷代文字的刻注,這展示了我國曆朝度量衡幣、工具器皿及飾物的演變發展。

南園酒家亦興建於1958年,於1963年營業,園林綠化面積達到4500平方米。郭沫若曾留詩稱讚:「南園不是大觀園,乃是人工極樂園,工友而今天下主,南園乃是大觀園。」

(泮溪酒家套藍滿洲窗。廣州日報全媒體圖記者莊小龍攝)

粵菜傳統美學是尊重食物的原態

廣州食評家勞毅波認為,尊重食物的原態是粵菜傳統美學表現之一,比如「家常鯪魚煲湯,鯪魚難免粉身碎骨。但餐廳就考究許多,單獨熬了魚湯,再放煎好的鯪魚和赤小豆煲。鯪魚若要上桌,一定會固定好鯪魚的形狀,保證它形態不散」。

勞毅波認為,尊重食物的原態,體現了廣州人對食材的重視、對自然的敬畏,從側面反映不時不食、不鮮不食的美食追求態度。「比如一隻表皮光滑、側看有菱形紋路的白切雞被擺成原態上臺,老廣就會說它賣相好。因為這樣的白切雞毫無保留地呈現出食材的優劣——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只有生長日子為140天~180天的好雞才能有菱形紋路啊!」

(白切雞邂逅羅勒醬。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釀鯪魚,最後鯪魚要以完整的形態呈現出來。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近年極簡主義與自然美學盛行

「我們一直在』斷舍離』。」陳曉東是現代新派粵菜餐廳「躍」的主廚,這名時髦而新派的粵菜師傅,這段時間一直在擺盤上做「減法」,力求讓碟子上的裝飾物越來越少。經過四五次的改變,目前他的牛肉主菜擺盤只有一件切橫條的牛小排、兩種不同形態的蘿蔔,引導食客將注意力第一時間放在牛小排上。而此前的版本是將原生態的牛骨放上去,雖然呈現高低落差的美感,但是容易讓食客分散注意力。

陳曉東說。簡約風的盛行還有更深層的意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擺盤奉客,「畢竟,溫度就是菜餚的生命」。

如今食客對美的追求更加強烈

半島飲食集團董事長利永周說,廣州人見到合心水的食物喜歡說「靚」。這包含了兩層意思:好吃和好看。如今隨著現代生活水平質量的提升,食客對美的追求更加強烈。廚師更加需要開放視野,提升自身素養,去發現美,演繹美。這需要不斷的積累與磨練。「我們也注重引導廚師提升美學素養」,利永周說,近日他主理的「春曉」主題宴就體現了這種想法,用春天的健康食材來烹飪,以春天人們喜歡的調味方式類體現,提升了菜品的文化感。

(荷塘伴秋菊。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功夫松茸湯配金魚餃。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石烹香煎帶子。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草船借箭。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來源: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雅詩、何超

相關焦點

  • 【廣州味道19探】蔡瀾:我的美食鄉愁是粵菜
    今天,藉此廣州亞洲美食節開幕倒計時之際,廣州日報全媒體矩陣隆重推出《廣州味道19探》等一系列重磅報導,從食在廣州的起源、歷史沿革、經典粵菜、新派粵菜、古稀名廚、傳統名店、一盅兩件、老火靚湯、廣府糖水等19個角度,全景式呈現廣州美食文化,並借著這一趟多維度的美食之旅,一起體味這座千年商都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 【廣州味道19探】為什麼廣州人愛吃?因為「識飲識食,人生積極」
    蝦餃 廣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廣州味道19探 第17探·滿城吃貨】廣州人的美食態度: 識飲識食,人生積極粵語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換成普通話,大概意思是:「熱愛美食,才是人生最大的正能量。」這句話用來形容愛吃的廣州人再貼切不過了。說廣州「滿城吃貨」的論斷是有數據支撐的。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廣州已有15.8萬家餐廳,餐飲業零售額高達1092.14億元,是擁有國家級酒家最多的城市之一,人均餐飲消費額多年來一直居於內地城市之首。廣州人不僅愛吃,還懂吃,講究「不時不食、不鮮不食」。
  • 美食探店:美食與潮流融為一身的西餐廳
    味道很不錯吧。今天小編再次啟程,一起去帝都號稱時尚與潮流發源地的三裡屯,探訪一家好吃的時尚西餐廳,Y HOUSE餐廳。讓你的胃與時尚和流行完美並存。三裡屯是北京時尚與潮流的風向標,自然少不了那些時尚潮流的俊男美女到此購物休閒、打卡拍照。Y餐廳就開在三裡屯太古裡北區的8號樓內,所以餐廳的設計理念也是圍繞城市休閒空間而打造的。
  • 廣州味道吸引人的5種美食,圖一看完流口水,圖五讓人回味無窮
    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獨有的美食,有些美食的口感就是就很值得大家去喜歡,同樣好吃的美食在味道上就是有很多不一樣,對於很多人來說廣州的美食就是值得大家的嘗試的美食,因為廣州的食物是很吸引人,不管外表還是在其他的方面都有一些吸引大家的地方,當然了,好吃的美食總是在對大家招手,而廣州味道吸引人的5種美食,圖一看完流口水,圖五讓人回味無窮,一起來看看吧!
  • 通化老哥美食探店第十八家:清真路紀老六老式燒烤
    通化老哥美食探店第十八家清真路紀老六老式燒烤這家店開在清真路茂宇骨頭館斜對面老闆是想當年在街邊搭棚子烤串的那批老人兒焦炭火烤的肉串瀰漫著老味道還記得當年沒有多少烤串品種只有豆腐串和羊肉串還有肉皮串這家的生烤雞頭還有羊肉串都是特色雞頭烤的爛乎乎的味道特別蓋羊肉串是用羊排肉烤的就是街邊的老味道
  • 廣州網紅美食探店 米倉食堂 天河區日式簡餐米倉食堂
    廣州網紅美食探店 米倉食堂 天河區日式簡餐米倉食堂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六運二街33號(三號線體育西路b出口導航,步行大概600米就到啦)人均:40~60推薦:金槍魚牛油果拌飯 37壽喜燒 48米倉牛肉井 38南瓜蛋撻
  • 這五條廣州美食街只有地道老廣才知道!
    探店 | 西華路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食?與此同時,這裡還是老廣最愛的一條美食街,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給無數老廣人的童年留下了各種難以忘卻的味道。同茶樓一樣,燒臘店也是開遍了全廣州。那燒臘應該吃哪家?當然是去陳再燒臘店啦。這間被很多老廣譽為是最好吃的燒鵝斬料店,是附近老街坊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香嫩又多隻的燒鵝,好吃得叫人停不下來,你還在等什麼呢?
  • 探尋廣州美食一條街——寶華路
    面對滿牆的菜單,毫無頭緒的我們,在點菜阿姨超級「熱情」的推薦下,點了超大一桌。首先說說面吧,竹升面真是很合我的胃口,和家裡吃的掛麵那簡直不是一等級,麵粉中加入鴨蛋和鹼水,在反覆翻壓後才能有入水不軟爛的勁道。Q彈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希希妹顯然也很喜歡,頂著一頭「麵條」,吃個底朝天。
  • 廣州味道丨酥酥甜甜的「中式馬卡龍」,每一口都是戀愛的味道
    猜到我們今天要講的廣州特色美食是什麼了嗎?沒錯,就是嫁女餅啦!嫁女餅是廣州以及周邊城市傳統婚嫁中一種有代表性的食物。廣州嫁女餅的四種傳統款式一般來說,綾酥又分為黃、白、紅、橙四種。我們特地選了三家製作嫁女餅的廣州老字號,帶大家來一次味覺的旅途。它們分別是陶陶居餅家、贊記龍鳳禮餅、蓮香樓。
  • 去廣州旅遊,「吃貨」們必去的3條美食街,嘗過的人都知道
    他們注重協調中藥和湯底在多方面的平衡性,推出的每一道湯品都兼具色香味和藥理效果,還會根據時令和氣候的不同推出不同款式的靚湯、燉品,不僅滋補養生,而且味道不凡。b.阿一鮑魚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東峻廣場3座25號。這家是香港富臨飯店的分店,也是廣州最有名的吃鮑魚的地方。由香港名廚楊貫一首創,堪稱粵菜巔峰,馳名中外。店內還有魚翅、佛跳牆等經典名菜,味道同樣不俗。
  • 廣州最出名的幾條美食街,沒來這吃過都不好意思說來過廣州
    廣州美食甲天下,傳說有個人想吃遍中國的美食,來廣州一年了,還沒有走出去。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廣州最最著名的幾條美食街,沒吃過都不好意思說來過廣州。惠福路這個就不用我多介紹了,位於北京路的美食街,地鐵一號線公園前站D出口,美食主要有下面幾樣1.蘇記蘿蔔牛雜:老廣對當地的小吃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尤其是牛雜,因此無論是大店小店或者走鬼攤,到處都能看到賣牛仔的人家。蘇記是一家有70多年歷史的本地老字號,出品的無論是湯汁還是牛雜都特別入味,吃上去非常讓人驚豔。
  • 廣州美食探店:翅叔港式酒家,獲獎無數,專做不一樣美食的名店
    眾所周知,在香港經濟騰飛的年代,個個賺到盤滿缽滿,開啟了魚翅撈飯的時代,大酒樓做魚翅的邊角料被廉價賣到街頭小販手上,從而有了碗仔翅這道街頭美食。當然經濟不可能永遠只上不下,經濟下滑後,吃魚翅的人少了,邊角料也就沒了。街頭小販便漸漸用粉絲代之。由於街頭碗仔翅常加入大量味精,其湯底只是由清水、醬油、味精、澱粉組成,雖然碗仔翅仍然大受歡迎,但大多數人只視此為垃圾食品。
  • 讓陳曉卿念念不忘的美食天堂,吃遍老廣的私藏味道,才是神仙日子
    「  吃,當然可以自己去,  旅行指南、大眾點評或許也是一種尋味,  但絕對不是我們想給你的尋味之旅。  因為好吃,只是美食屬性中最淺薄的一種,  真正地道的美食,絕不僅藏在網紅的標籤之下。  原始的味道,我們在一個隱秘的創意園區找到了它,  這裡的河鮮可以自信到不用生抽等調味品,保持食材最本真的味道,卻讓人吃不到一絲的河土腥味。  來自順德水系裡的天然食材,是原味的最佳典範。
  • 廣州最有特色的幾條美食街,在這可以嘗遍全廣州美食!
    廣州最有特色的幾條美食街,在這可以嘗遍全廣州美食!我們每個人對旅行的定義不同,有些人去看風景,有的人想體驗在路上的感覺,又有的人是為了去品嘗當地的美食,而你旅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儘管我們每個人對旅行的定義不同,但我們的最終的的本質還是相同,都是為了更好的體驗和享受生活,更好的做自己活精彩。今天冬妹就給各位小夥伴們推薦那些旅遊熱門城市中的一些美食,讓愛吃美食的小夥伴們去到這些地方,可以放開胃口隨意的吃。都知道廣州是一線大城市,這裡的美食數不勝數,那在哪裡可以吃到純正的本土美食呢,小編要和大家安利下面的幾條街了。
  • 第一次去廣州,吃貨天堂-廣州旅行少不了的美食攻略
    第一次去廣州,吃貨天堂-廣州旅行少不了的美食攻略說起廣州,大家可能都對它的生活節奏和發達程度印象比較深刻, 其實廣州也是一個旅遊的天堂,吃的多,玩的多。當時我和朋友去的時候是一月,不過剛好是元旦過後,所以人不是很多,也是由於這一點,所以我們對旅店不是很著急,以致於我們後邊在地鐵上一邊走一邊看旅店,然後住的地方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不是太小就是太遠,其中一個衛生間沒有門,而且衛生間出來就是床,有點小失望。所以對於住的地方我就不給大家推薦了,大家一定要提前預定。還有旅途最難受的一點就是我們去的那幾天天天下雨,還是很大的那種,出門就會淋溼。
  • 阿梨探店丨僅需39元!這家高品質牛排自助讓你吃到扶牆出!
    【探· 好店】爵士牛排 · 讓每個人都敢吃高品質牛排 品質高 價格低原來牛排也可以這樣吃如果讓我只用一個關鍵詞描述西餐,那我第一反應一定是牛排。好像在美國人的世界裡,除了漢堡可樂,牛排就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
  • 廣州增城遠近聞名美食,朱村雞飯你吃過沒?秘方是「雞米太美」!
    廣州增城遠近聞名美食,朱村雞飯你吃過沒?秘方是「雞米太美」!中國向來有美食之國的稱呼,這個稱號絕度不是亂說的,大家也知道中國美食如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在國際上。除了有國人的喜愛之外,還有來自外國人的追捧,不知道你們覺得呢?
  • 濟南美食探店|親測!銘家點心有哪些值得吃
    #濟南探店打卡上次沒有吃到的「黑金流沙包」這次來了就先點上,果真名不虛傳,是好吃的流沙包!無論蛋黃的流動性還是口味,都符合一個挑剔的處女座的標準,金黃的流沙餡兒太誘人了,不吃兩個都對不起我對它的惦念。「妙齡乳鴿」色澤紅亮,撕開小細腿和翅膀中間部位,吸一口汁水,鮮而不膩,皮脆肉嫩,無腥,一定要趁熱吃,蘸著酸梅醬,就更酸甜香潤了,盤子裡還搭配了薯片,我也吃了,不能浪費哈哈。
  • 廣州美食——白切文昌雞
    今天就來看一下這個廣州美食之白切文昌雞的做法。其實這種美食也是很好吃的。有很多廣州人,一旦在外面吃到這種美食,就仿佛回到家一樣的。下面我們要說一下這道美食的主要用料方面都有哪些內容。一個就是文昌雞了。我們要準備上一隻就行了。還有大米的話,我們也要準備上一百五十克的量就行了。還有輔料方面也得準備下的。輔料其實也是很簡單的。我們要準備上適當量的食鹽。
  • 北京美食探店 百元日料自助 有刺身有甜蝦還有進口和牛肉
    前幾天從日本看櫻花回來,一直久久不能忘記壽喜燒的味道,聽朋友說起最近很火的網紅日式火鍋——伊豆野菜村在安貞門附近新開了一家店,趕緊去探店拔草。野菜村就像是哆啦A夢的任意門,走進這間餐廳就像是到了日本的某個居酒屋,恍惚以為來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