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諾貝爾獎,但是你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嗎?搞笑諾貝爾獎創立於1991年,它是模仿諾貝爾獎的頒獎形式,在每年9月會在哈佛大學的劇場舉行發布會和頒獎典禮。獎勵那些乍一看就很好笑,但是之後能引發人們的思考的科學研究。我了解了一下,發現還有不少研究貓的。5個關於貓的搞笑諾貝爾獎,你知道幾個呢?
一、貓是固體還是液體?
2017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就頒給了來自法國裡昂大學的研究者馬克安託萬法爾丹,他通過流變學中的底波拉數,證明了貓既可以是固體,又可以是液體的理論。具體怎麼證明的,我就不展開講了。在他的分析當中,一隻站立跳躍的貓會被認為是一個固態的貓,當你發現一隻貓睡在了一個水杯或者是一個玻璃碗裡面打盹的時候,就可以認為這個貓是流體的。另外年紀大一些的貓似乎是更接近液體,而年輕好動的貓更像是固體。那你覺得你家的貓咪是液態的還是固態的呢?
二、貓身上的跳蚤很懶惰。
2008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生物學家獲得者,是來自法國土魯斯國立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他們從實驗室專門培養了跳蚤裡面找到了450隻貓身上的跳蚤,跟450隻狗身上的跳蚤做了對比,分別測量出它們的水平跳躍距離和垂直跳躍距離,結果就發現狗身上跳蚤的體力更好。它們可以比貓身上的跳蚤多跳10公分遠,垂直起跳的高度也高出兩公分左右。
沒想到吧,不只貓是懶貓,就連懶貓身上的跳蚤也很懶。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測量的嗎?他們是把類似於粘蒼蠅用的粘紙,把跳蚤放在中心沒有粘性的地方,跳蚤跳起來之後就會被粘在著陸點,就可以測量距離。跳高的話,他們找了31根一釐米高到30釐米高的管子豎起來,然後把跳蚤扔進去,每次數有多少只跳蚤能跳出來,就知道跳過不同高度的數量比例,這樣就可以計算出來了。
三、真的有自動洗貓機
給貓咪洗澡,大家都知道太難了。我記得上次我給大寶洗澡的時候被撓了三個口子,我整個人瘦了10斤,現在又吃回來了。我當時就總想,要是有一臺自動洗貓機就好了,真的有!
獲得2002年搞笑諾貝爾獎的衛生獎的兩位西班牙人,打造出了一臺大型的自動洗貓機。從上肥皂、衝洗到烘乾大約需要半個小時左右,不僅可以依照貓的體型和特殊需求作出個性化的設定,也可以全程隔著玻璃窗來陪伴它們。發明者表示用這種洗貓機給貓咪洗澡,就像是幫助貓咪做SPA一樣,不過我找了半天並沒有大規模的生產出來,應該是講了一個設計和理念。
四、貓爪感應器,拯救你的鍵盤
貓咪踩鍵盤,我相信只有養貓的人才能體會到那種感覺,根本沒法好好工作好好玩遊戲,這個貓會在你的肩膀上踩來踩去,甚至倒頭就睡。科學家們也有這樣的苦惱,2000年搞笑諾貝爾獎計算機科學獎,頒給了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克裡斯尼斯旺德。他發明了貓爪感應器,只要你的電腦安裝了這個程序,就不怕貓主子來亂踩了。這個程序可以通過鍵盤打出來的內容,檢測這些字是否是出自於我們人類之手,一旦發現是貓咪在搗亂,就會阻止貓咪輸入任何的資料,同時發出噪音讓貓咪離開,就問你牛不牛?
五、貓屎咖啡原來是得獎發明
1995年搞笑諾貝爾獎營養學獎的得主約翰馬丁內斯,他製造出了魯阿克這種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貓屎咖啡。這種咖啡是由印度尼西亞當地的瓦克被叫做麝香貓,其實是長得很像貓的狸,它吃了咖啡果之後,然後再排出來的咖啡豆做的。
貓屎咖啡一度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有機會給大家嘗一嘗。但是有些商販為了賺錢,為了產量,大量的去馴養餵食這種麝香貓,讓它們吃了拉拉了吃。我覺得也是很殘忍的,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之後會給大家細講一下貓屎咖啡。這些科學家們肯定是貓奴了,真是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