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海裡塑料比魚多!澳政府或對塑料製品徵稅

2020-12-04 環球網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外媒20日報導,全球財富管理機構瑞士信貸發布報告指出塑料包裝已經成為全球最棘手的環境挑戰之一,「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將比海洋中的魚更多」。報告預測,澳大利亞政府將在兩年內對此採取措施,例如緊急對塑料製品徵稅。

瑞士信貸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可能會採取對原始樹脂(以前從未加工或使用的塑料)和含有再生成分的產品徵稅、對進口塑料製品徵收關稅和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等措施。

資料圖: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澳大利亞政府此前承諾,到2025年所有包裝材料將有30%的再生成分,到2030年80%的垃圾填埋場將被轉移。

瑞士信貸報告分析了「限塑」政策措施對公開上市的澳大利亞公司的影響,例如樹脂稅、非再生包裝的商品及服務稅以及對一次性塑料的更廣泛禁令。據預測,可口可樂阿馬提爾公司或受到最大影響。

據報導,10月,歐洲議會投票通過「限塑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歐盟計劃到2025年,90%的塑料瓶將被回收利用。

相關焦點

  • 塑料製品工業
    概況 2005年全社會塑料製品產量280萬噸,同比增長15.70%,工業總產值362億元,同比增長20%。  2005年,溫州塑料製品工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幅度都在兩位數以上,技術含量附加值較高的人造革、合成革產量在總產量中比例上升,而勞動密集型的編織袋產量在總產量中比  例繼續下降。產品結構向高技術含量、高檔次、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 塑料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在人們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全球產生塑料製品超過3億噸,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生存環境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而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城市中不同水體的塑料垃圾最終在馬尼拉大都市帕拉那克市海岸自由島的海灘上匯集。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12月24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限塑10條」)正式發布。按照計劃,2025年,北京建成區基本告別非降解塑膠袋;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六大行業,成為減塑的重點。  有專家表示,塑料製品的便捷性和超低價格,使得它的使用被無限放大,其實很多情況下,不是非用不可。
  • 不少一次性塑料製品將禁用,不懂得塑料垃圾的危害,可能自掘墳墓
    塑料垃圾害死魚(圖片)如果再不對一次性塑料製品說不,塑料垃圾泛濫成災。人類的命運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塑料垃圾畫上句號。如果繼續使用這樣的塑料製品,產生的垃圾,長期不能分解掉,堆積如山,危及人類生存。人類不拒絕這樣的塑料製品,繼續使用等於自掘墳墓!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將塑料,製成生活用品,讓塑料製品,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特別是隨著石油的大量開採,從石油中提取塑料,讓塑料製品呈現方興未艾之勢,來到人們的生活中。
  • 娃的性早熟和塑料用品有關?硬核科普塑料製品有哪些,讓你清楚挑選...
    怎麼區分不同的塑料?在生活中最常見的飲料瓶和塑料飯盒,這些屬於食品級塑料製品。根據不同塑料類有15個之多的有關食品容器和包裝方面的國家標準,而且大多是強制性標準。比較簡單的識別方式是在這些塑料製品的底部都會有一個三角標,三角形內部有數字(1~7),分別代表不同的材質。
  • 為什麼中國要強制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
    其他物料,如外賣店的塑料餐具和塑料快件包裹,也將逐步淘汰。到2020年底,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吸管。到2025年,中國城市必須在餐飲行業中減少30%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像麥當勞、星巴克這樣的大型連鎖快餐已經用紙吸管來代替大多數的塑料吸管。聯合國確認,一次性塑料製品處理是全球面臨的最大環境挑戰之一。
  • 廢棄塑料製品請投藍桶
    本報訊 (文/圖 記者 吳海奎)「自從廈門開啟低值可回收物分類收運工作後,我們公司接收的可回收物量也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廢棄的塑料製品。」近日,陸海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可回收物收運量的增加,意味著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的提升,有助於提升生態環保水平。
  • 泰瑞電動注塑機 | 塑料製品行業競爭和發展
    塑料生產製造一直是我國輕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的塑料製品行業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在《2020—2026年中國塑料製品行業市場調研及戰略規劃投資預測報告》的數據統計中我們會看到從2011年起至2017年,我國的的塑料加工企業從12963家增至15350家,這表明塑料加工行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市場競爭也在不斷加劇。
  • 除了會被做成魚翅,鯊魚們還會被塑料垃圾勒死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被塑料垃圾纏繞住的鯊魚和鰩魚有1000多隻,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不被重視的痛苦 深受塑料纏繞之苦的不只鯊魚,還有鰩魚。鯊魚和鰩魚是海洋中最易受此威脅的物種之一。
  • 塑料紀實:大石油公司是如何誤導公眾相信塑料製品可回收利用的
    和大多數回收公司一樣,Rogue一直在向中國輸送塑料垃圾,但當中國兩年前關閉大門時,Leebrick就在美國四處尋找買家。她只能找到想要白色牛奶壺的人。她把汽水瓶寄給州政府。但當Leebrick試圖告訴人們有關掩埋其他塑料製品的真相時,她說人們並不想聽。
  • 六大行業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
    企業負責人現場展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替代產品 攝影/本報記者 林豔 北京新一輪「限塑令」將全面實施。昨天,《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從今年年底開始,本市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都將在不同方面被要求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
  • 夷陵紅色塑料託盤批發市場-山東博爵塑料製品-邯鄲之窗
    夷陵紅色塑料託盤批發市場,【山東博爵塑料製品】紅色塑料託盤,據了解,拉伸纏繞膜的著色方法一半有兩種,一是儀器配色,就是使用儀器來為拉伸纏繞膜進行配色的方法,一般採用光度計和其他的測量儀器代替了人眼和大腦的功能,色彩比例的試湊過程也是通過計算機模擬進行
  • 2018年全年中國塑料製品行業市場分析:產量突破6000萬噸,出口量超...
    2018年1-12月,塑料製品業匯總企業單位數15571個,虧損企業數2238個,利潤總額950.4億元,同比增加3.29%,其中:塑料薄膜製造業利潤總額108.54億元,同比下降1.5%。2018年全年全國塑料製品產量突破6000萬噸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2月全國塑料製品產量為706.7萬噸,同比增長2.2%。2018年12月全國塑料製品產量為612.3萬噸,同比增長6.8%。累計方面,2017年1-12月產量達7515.5萬噸,累計增長3.4%。
  • 泰瑞電動注塑機 | 疫情下的塑料製品行業競爭和發展
    泰瑞電動注塑機——塑料製品行業競爭力仍在持續加劇塑料生產製造一直是我國輕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的塑料製品行業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在《2020—2026年中國塑料製品行業市場調研及戰略規劃投資預測報告》的數據統計中我們會看到從2011年起至2017年,我國的的塑料加工企業從12963家增至15350家,這表明塑料加工行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市場競爭也在不斷加劇。然而2020年對塑料製品行業來說卻極為不同,甚至2020年對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來說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因為疫情下的製造業所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 @荊州人 這些地方即將告別塑料製品!
    超市購物袋、一次性餐具、奶茶吸管…過去,這些一次性塑料製品在工作和生活中無處不在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現在小編要提醒大家荊州這些地方即將禁塑、限塑根據央省決策部署,2020年12月,《荊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出臺,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加強塑料汙染治理作出了總體部署和系統安排。
  • 商務部重拳砸向一次性塑料製品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塑料汙染治理的決策部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對商務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近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報告辦法》)。
  • 【科普知識】塑料製品薄膜黏性的緣由及避免方法
    可能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接觸到塑料製品,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用久的塑料製品它上面會有黏性,特別是一些塑料製品薄膜,雖然經常用到這些塑料製品薄膜,但是很多人還是不了解塑料製品薄膜的黏性是如何引起的。
  • 廣州市抽查240批次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製品全部合格
    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清布聯鄉市場對面綜合樓18A(可作廠房使用)廣州潮迪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清布聯鄉市場對面綜合樓18A廣州市從化城郊街新莊從化萬星塑料製品廠廣州市從化城郊街新莊廣州市從化城郊街新莊從化萬星塑料製品廠廣州市從化城郊街新莊
  • 達爾文市將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和氦氣球
    原標題:達爾文市將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和氦氣球 據新華社坎培拉電 (記者白旭)據當地媒體近日報導,澳大利亞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市將從2019年1月1日起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和氦氣球,以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該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已廣泛存在於環境中,而且早已進入了人類生活,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 塑料製品對人類是福是禍 今天,塑料瓶(袋)幾乎被視為惡魔的化身。一般來講,一個塑料瓶平均需要700年的時間才能降解,此外,80%的塑料瓶是無法回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