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新聞報導汨羅市的曾某夫婦吸毒上癮,每天花費數百元,負擔沉重。但他們為應付毒品開銷,竟以販養吸,將毒品當「外賣」送。法院以販賣、運輸毒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曾某、黃某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並處沒收財產4萬元,5000元贓款予以收繳,上繳國庫。
其實曾某和妻子黃某都是吸毒人員,曾某曾因搶劫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兩次獲刑。早在去年10月,有人給黃某打電話,說想要20克冰毒和20粒麻古。黃某拿了毒品,請鄰居送她去路口搭車。不料,下了摩託車就被民警抓獲。隨後,公安機關還將正好駕車回家的曾某抓獲,查獲冰毒淨重1.75克;並在兩人家中查獲毒品海洛因18.16克、冰毒16.33克、麻古4.32克,扣押現金人民幣5000元。
他們為了賺取日常的毒資,夫妻倆將0.4克冰毒加0.05克(半粒)麻古定為200元套餐出售。有人訂貨後,黃某就騎摩託車「送貨」。經朋友介紹,黃某從上線「躍哥」處買了約16000元的毒品。毒品買回來後,夫妻倆在家分包毒品,並設置200元、300元套餐,裡面還摻了底粉。
就如同新聞中的夫婦一般,大多癮君子都是這樣以販養吸地勉強活著,所有的金錢都花銷在毒品上,最後要不是被抓判刑要不是傾家蕩產。為什麼毒品有那麼大的魅力,能讓所有的人又愛又痛恨?
我們平時都說毒癮難忍更難戒,也就指的是生理依賴性亦稱身體依賴性或軀體依賴性,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對長期使用依賴性藥物所產生的一種身體適應狀態。
比如說在吸毒者成癮後,吸毒者必須在足夠量的毒品維持下,才能保持生理的正常狀態,倘若一旦斷藥(不吸食毒品),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此時吸毒者可能出現一系列嚴重生理反應,醫學上稱之為戒斷症狀,它也就是我們平時看到毒癮發作的狀態。
為什麼說吸毒者會"終生想毒"?為什麼他們在戒毒後之後可能反反覆覆的復吸?
吸毒者成癮後,會時不時的想要再次吸食毒品,其實也就是其心理依賴性的內在反應。在多次反覆使用毒品後,使人產生的愉快滿足的欣快感覺,這種心理上的欣快感覺,導致吸毒者形成對所吸食毒品的強烈渴求和連續不斷吸食毒品的強烈欲望,繼而引發自我強迫行為,以獲得不斷滿足的心理活動。
所以當自己意志力難以受控制的時候,便就是成了失足成千古恨。想盡千方百計地去吸毒,無視法律,犯罪傷害他人,最終甚至是落得家破人亡。
心癮和體癮確實難以克服,但若不克服就是新聞中那對夫婦一樣的下場。你的人生想要變成什麼樣子,你可以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