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子皓/繪
浙江在線杭州4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穎穎)不可思議。看場電影,也能頭暈到嘔吐。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4月初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影片講述了時代變遷下的個體和家庭的命運軌跡。上映之後,很多網友都反映,被這部電影電「暈」了。有人開場10分鐘就憤然離開,也有人看到一半就已經去洗手間吐了兩次。不過,也有人特別喜歡這種眩暈的感覺。
有貼心的影院在座位邊放了嘔吐袋。4月10日,杭州的張小姐和男朋友也跟風去嘉裡中心百美匯影城看了這部電影。結果,張小姐被影片中的手持攝像運動鏡頭晃得嘔吐進了醫院,電影也沒看完。
電影沒看完,頭暈嘔吐進了急診室
說起這次經歷,張小姐也有點囧。
「都怪我事先沒做功課,網上有那麼多前車之鑑,我都沒做準備。」張小姐說。
那天下班,她和男友約好去看電影。因為買票已經挺遲了,所以靠後的座位都沒有了。兩個人就選了第三排的位置,想著也不是3D電影,觀影感受應該和後排差不多。
影片開始沒多久,張小姐就覺得有點暈。「電影畫面非常晃,而且切換得也很快,眼睛盯著屏幕看一會兒,我就有點不舒服。」當時她仰著頭看的,後來稍微把頭放低一會兒。休息一陣,再抬頭看,看一會兒還是不行,「誇張的是,我竟然有點犯噁心。」
結果電影看到一半,張小姐實在難受,就在男友的攙扶下走出放映廳。她還去衛生間裡吐了一會。
男友不放心,拉著張小姐去醫院。「說不定是晚飯吃壞了。」帶著猜測,去了附近醫院急診,結果什麼也查不出來。
張小姐稍微閉眼,漸漸恢復過來。後來想想,電影放映的時候,有人走來走去的,也有人小聲議論著「頭暈」,她才反應過來,她不是個例。
在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觀影指南中,就提到了這部片子的暈眩等級很高,影片全長124分鐘,相當於坐12次跳樓機、24次過山車、41次海盜船。
這麼大的刺激,不暈才怪呢。
畫面切換頻繁睫狀肌疲勞,請儘量往後坐
「其實眩暈的原因非常複雜,通過視覺的刺激引起眩暈至嘔吐,這部電影也挺不容易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何曉健說。
她雖然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通過預告片,已經預料到,這部電影的暈眩級別有多高。
她解釋,眼睛的睫狀肌通過收縮來調節晶體,才讓人看遠又看近。如果鏡頭遠近變化太頻繁,睫狀肌肌肉收縮太頻繁,就會引起視覺疲勞。另外,人的雙眼是一個立體視覺,兩隻眼睛看到的圖像是有些差距的,在到達大腦皮層的時候需要融合。但是融合差距不能太大,不然大腦皮層就接受不了。鏡頭太晃就會使成像有差距,無法融合,產生眩暈感。
還有一點,在劇烈晃動的畫面中雙眼為尋找清晰的影像會誘發眼球震顫,這讓維持雙眼同相運動的前庭神經功能混亂,從而誘發眩暈。
何曉健建議,以後類似畫面晃動嚴重的電影儘量少看,要麼就在選座位的時候儘量靠後。」距離越遠,眼睛的睫狀肌也會相對放鬆些。在醫學上,5米以上是個最佳距離。不過因為電影院屏幕較大,所以,距離屏幕越遠越好。
何曉健不忘提醒,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玩遊戲,比如很火爆的絕地求生(俗稱吃雞),「如果有眩暈噁心的症狀,就要及時停止。否則不僅傷害的是眼睛,長此以往,對身體也有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