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提出要照顧另一個小生命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2020-10-07 春花育兒

孩子想要養寵物,家長應該支持嗎?

小孩子都是喜歡動物的,當他們想要養寵物的時候,一方面父母想要讓他們因為動物而產生愛心,但是另一方面又怕小動物會傷害著到孩子,因此,對孩子來說養寵物成為了一個難題。

那麼當孩子想要養寵物的時候,家長要保持什麼樣的態度呢?如果家長足夠仔細的話,就會發現孩子在關注寵物的時候是特別專注的,他們很喜愛小動物,也很願意照顧他們。

孩子從小就喜歡小動物,照顧比自己生命力弱的生物是天性,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從家長的角度來說一方面覺得小動物不衛生,另一方面認為孩子本身就需要別人的照顧,沒有辦法照顧好其他的小生命。

但當孩子提出想要照顧另一個小生命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感到開心和驚喜。只要他們是出於善意的,並且能夠堅持一段時間,家長就應該支持。



但是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養寵物對孩子就會有很多的顧慮,大部分還是出於安全和衛生的角度,比如說寵物帶細菌或者是將家裡弄得很亂怎麼辦。

作為家長要知道,可愛的小動物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撫慰,和寵物相處能夠幫助孩子提升善良以及其他的良性品質的發生。

1.有助於培養共情能力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但是由於孩子年齡小心智不成熟,在和寵物相處的時候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從而產生問題。

作為家長,應該合理地教導,讓孩子學會正確地對待一個小生命。

同時對於孩子的生命安全不應該掉以輕心,孩子想要養寵物的願望可能是出於對弱勢生命的關注,他們會覺得對這樣的生命能夠負責。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會更傾向於對另一個生命付出自己的愛心,這是值得鼓勵的。

根據研究表明,有寵物的家庭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更有利的,因為這樣能夠讓孩子從小就更具有共情能力,善於感同身受。



因為小動物不會說話,需要孩子具有更好的感受能力去體諒他們,小朋友的表達能力也不是很完善,因此和動物的表達能力是平等的,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交流。

從小培養孩子用平等的方式去感知周圍的一切,能讓他們的情感更加細膩,從而更好地感知他人,恰當自然地處理周圍的人際關係。

2.讓孩子更有自信

養寵物能讓孩子更有自信,自我感知能力更強,從某種程度來說,寵物是對人最沒有防備的生物,他們不會在乎主人的樣貌,出身以及身份和地位,研究發現寵物對六歲以下的兒童和十歲以上的年輕人有更大的影響作用。

寵物會通過肢體動作幫助主人培養自信和自尊,只有養了寵物的孩子才會理解,洗澡梳毛這樣的小事情,對於其他生命來說是多麼重要。

養寵物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愛心,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寵物能夠陪著孩子長大,他們自然也要承擔起餵養和照顧的責任。

3.對生命更加尊重

養過寵物的孩子都會了解其他生命的天性,對於他們來說會更加尊重其他生命而不會輕易地傷害,家長在養寵物之前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說不能隨便幹涉生活的正常節奏,也不能輕易地破壞自己的作息規律。

更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小動物的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學習,協調好寵物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養寵物要保持衛生,在養寵物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生活規律,通過養動物來培養孩子的愛心,減少孤獨感。



家長可以藉助小動物來讓孩子增加愛心和責任感,當孩子與寵物產生深厚感情的時候,也是他們有更加豐富情感的好機會。

養寵物能讓孩子做事情更加有始有終,孩子的心性大多都是不確定的,可能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就不想做了,而寵物能夠增加孩子內心的責任感。

其實家庭有個寵物無論是對於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愛心還是責任感都是有好處的,家長不用太過於擔心小動物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可以嘗試先從養一些不需要太多互動的小動物開始。

比如說金魚烏龜小兔子,然後再是貓和狗,對於孩子來說無論什麼樣的動物都會讓他們感到開心,因為生命都是平等。

家長可以嘗試通過養動物來讓孩子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同時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動物與人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共通之處的,家長要意識到生命的平等性,這樣就不會從根本上認為小動物的生命可有可無,而是能夠更好地照顧他們,從而帶動孩子認識到動物的可貴和可愛之處。

相關焦點

  • 「為啥就我家孩子感冒?」孩子換季感冒,家長質疑幼兒園照顧不周
    其實現在正值感冒的高發季節,小孩子免疫力本來就底,有個頭疼腦熱流鼻涕感冒也實屬正常,並不應該完全把責任都推給幼兒園,這個鍋幼兒園真不該背。不過家長的話也引出了很多人的疑惑,為什在同一班級,身處相同的環境,有的孩子就身強體壯,有的孩子就常常感冒呢?真的和老師照顧的精心程度有關係?為什麼同一班級中,有的孩子經常感冒而有的孩子身體健康?
  •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除了學校進行輔導教育以外,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這是作為學生家長,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因為大學生的焦慮化解不單單僅需要學校方面所能解決,還必須要學生家長共同配合,做好相應工作。 小編曾擔任了多年的輔導員,持有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大大小小經歷、了解了不少學生因焦慮而產生更深層次問題的事件。總的來看,大學生為什麼容易焦慮,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孩子「一輸就哭」,是好勝心強還是性格脆弱?家長如何應對?
    正能量積極的家長教會孩子越來越堅強樂觀,負能量悲觀的家長會讓孩子一樣越來越悲觀,而孩子通過「贏」來獲得認同感,也是補償自卑情緒的方法之一。「想贏」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家長需要掌握孩子這種心理,並且理解他們,不要因為孩子太要強批評他們。
  • 家有「小小霸王龍」家長們該如何應對
    有時候作為個別家長的你是不是十分的迷惑,有時候使出渾身招數也無法控住自家孩子體內的「洪荒之力」爆發!難道真的需要強制「封印」!想想就覺得頭疼!但打在兒身,疼在娘心。更何況棍棒教育是無法解決事情的根本。遇到這樣的問題咋們還得追根溯源。
  • 孩子表現差就被「回家反省」,三步法幫助家長應對孩子停課反省
    媽媽一個朋友家親戚有小孩兒上高二了,卻被學校要求停課回家反省。並且提出如果孩子能夠真正反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回去上學。面對這樣的情況,孩子的家長表現的非常著急,孩子已經高二了,馬上就要進行高考了,這個時候卻讓孩子回家反省。這不是明擺著耽誤孩子的學習嗎?這件事情導致家長對學校和老師非常不滿,但不得不去走關係,讓孩子回到學校能夠繼續上學。
  • 「我不想讀書了」孩子一句話,道出心中萬千無奈,家長該如何應對
    而是成了孩子的成績超越了多少個孩子,漸漸地,似乎成績成了學生的生命線,更不知道什麼時候,沉浸學習已經不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了,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是痛苦和無奈!"我不想讀書了"2020疫情期間,無數學子停課在家上網課,然而,正是如此長期的停課在家導致了孩子厭學情緒的增強。
  • 孩子想養只寵物貓咪,家長在決定前應採取的三個條件
    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由於工作上的原因,很難有多餘的時間去陪伴孩子,有的孩子只能寄養在爺爺奶奶家,長時間見不到面,孩子也免不了有些孤獨。在自己的孩子提出想要擁有一隻寵物,比如寵物貓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 尖叫的孩子惹人煩,家長該怎樣應對孩子尖叫,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今天和同事聊天,問到最討厭孩子什麼行為的時候,同事說最受不了孩子尖叫,小孩子的聲音是非常響亮的,一尖叫起來確實是尖銳刺耳,讓人忍受不了。唯獨因為生氣產生的尖叫情況有些複雜,處理不好場面會更加失控,需要家長去好好引導孩子。讓孩子冷靜下來想要孩子停下因為生氣產生的尖叫,首先要做的就是穩住他的情緒。
  • 創作開運禮:春節孩子食物卡喉嚨用手摳?2方法應對,3方法預防
    但是,對於小朋友們來說,你知道這些小顆粒物,是有一定潛在危害的嗎? 是的,那就是食物異物卡喉,危害很大,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有這樣一位2歲的小朋友,因為家裡桌上放著花生、瓜子等食品,不知不覺就就拿了往嘴裡放,之後家長發現,寶寶一直在咳嗽,臉也憋得發青,嚇得媽媽趕緊將孩子送往醫院,後來醫生從小朋友的喉嚨裡夾出了一顆花生米。
  • 小學1-6各年級銜接危機,家長如何幫孩子應對
    進入小學,孩子的成長進入加速快車道。很多家長感嘆,現在小學生要學的東西太多太深了,爸爸媽媽都跟不上趟了!的確,小學生每上升一個年級,無論是知識體系還是身心的發展都要上一個臺階。這就是要求我們當家長的要跟著孩子一起進步,幫助孩子踏踏實實地跨過每一道坎兒。
  • 作為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你教會孩子如何提問了嗎?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結論,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勢在必行。那麼我們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要做些什麼呢?答案是,先要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提出問題。那又要怎麼引導孩子學會提問呢?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想法不可能都一樣,我們要學會包容和接納他人的意見和想法。同樣也要尊重自己的內心想法,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2.教會孩子站在局外思考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我們執迷於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可能早已深陷迷局,不能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去思考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 作為家長的你知道該如何應對嗎?
    作為家長的你知道該如何應對嗎?母狗狗在發情前期會來月經,一般是8個月大左右,但是不少剛養狗狗的家長都不知道狗狗也會有生理期,經常手慌腳亂以為狗狗生病了。做為家長,在狗狗生理期我們一定要知道應該怎麼去應對。
  • 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家長要做到這兩點
    狐狸媽媽對孩子們精心照顧,呵護有加,媽媽除了照顧小狐狸的生活,還每天帶它們一起捕獵,訓練它們奔跑、躲避猛獸以及識別陷阱的技能。四隻小狐狸就這樣一天天逐漸長大了。突然有一天,狐狸媽媽做出了一個讓小狐狸們猝不及防的舉動:它把四隻小狐狸趕出了洞穴,並守住洞口,拒絕它們再回家。
  • 家長如何修復孩子的玻璃心?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難以忍受挫敗感,甚至面對一點挫折就開始號啕大哭,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經不住外界的磨練,特別是到社會上了以後,沒有一個強大的應對挫折的心態,將難以繼續生存下去,故而修復孩子的玻璃心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教會孩子如何體面地輸,是我們欠缺的教育理念,孩子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裡,注重了如何追求成功、成績。
  • 孩子必經的3次叛逆期,家長應對大全(值得收藏)
    注意力轉移法,家長要靈活運用,在寶寶們鬧情緒的時候,不妨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暫時給自己一個尋找方法的間隙,同時也避免了激起孩子的倔強的心理。 比如有些孩子雖然有些小問題,小毛病,家長如果總是指責和埋怨,時間久了,孩子便會認為自己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反正我沒有什麼好的,隨便你們說什麼好了,於是便真的破罐子破摔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理性地告訴孩子,好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至少應該是樂於幫助人,善於團結友愛人,誠實熱情地去積極做事等等。
  • 別再買嬰兒床了,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準備一個科學健康的環境?
    從呱呱墜地那刻起就幫助孩子自由地運動對兒童智力發展至關重要。而嬰兒床則嚴重限制了孩子的運動。那麼,家長們到底應該給孩子準備一個怎樣的環境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運動,從而更好地發展呢?我們給各位準媽媽以及0-3歲的寶寶媽媽們以下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1醒來就能自由活動的落地床由一張單人床墊或日式蒲團鋪成的落地床,能讓孩子的視野不受嬰兒床欄阻礙。
  • 孩子想要養寵物,家長是否該同意?事前最好和孩子溝通這幾件事
    在小狗初來駕到的那一段日子,小原確實是對它呵護備至的。本想著未來照顧寵物的日子也是這般的平靜安定,陳爸爸沒想到小原的厭倦來得那麼的快,小原沒有耐心帶狗狗外出散步,另外連狗狗的排洩物也不收拾了,更不用說要給狗狗做身體清潔。小原對寵物的熱情退散,每天回到家看到狗狗也只是象徵性地摸摸就把玩起自己的東西。
  • 「我家小孩愛打人」,如何解讀孩子的攻擊性?應對方式很重要!
    這一幕也讓我想到幾天前一位媽媽和我聊天,說孩子和奶奶鬧著玩,拍了奶奶臉一巴掌,她看見後馬上教育了孩子:「你怎麼能打奶奶呢!」,老人家怪她小題大做,說孩子還小又不是故意的,何必這麼較真,可她卻覺得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應該把行為糾正過來,不然長大就養成習慣了。
  • 說往東孩子就往西,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要了解「白熊效應」
    其實孩子們總喜歡和父母們"唱反調"是因為他們的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尤其是處於青春期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開始想要過自己嚮往的生活和按照自己的規划走每一步,所以往往很多這樣的孩子都很容易走錯道路,家長們也不知道如何應對。然而,孩子們種種"唱反調"行為是可以通過心理學上的"白熊效應"來解釋!
  • 教育觀|小女孩指家長只會對孩子大喊大叫,家長如何控制脾氣
    2月24日,一段「小女孩教育家長」的視頻在網絡中火了起來。視頻中,一名小女孩坐著「教育」一旁的家長「應該用文明的語言來說服人,不要只會嗷嗷嗷。」網友看後表示,小女孩全程分析有理有據,邏輯清晰。在這段長達一分多鐘的視頻中,穿著粉色外套的小女孩,一直在「教育」身旁的家長。視頻中,她先指出,爸爸媽媽只會對孩子大喊大叫,這樣是不對的。她用動畫片裡的家長怎麼對孩子為例,先對爸媽說「不罵孩子,不打孩子,只是批評他們,讓他們改正,他們不是好好地改正了嗎?」,又表示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越變越笨;最後,對於如何教育孩子,小女孩提出「能不能用文化高一點的話來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