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養寵物,家長應該支持嗎?
小孩子都是喜歡動物的,當他們想要養寵物的時候,一方面父母想要讓他們因為動物而產生愛心,但是另一方面又怕小動物會傷害著到孩子,因此,對孩子來說養寵物成為了一個難題。
那麼當孩子想要養寵物的時候,家長要保持什麼樣的態度呢?如果家長足夠仔細的話,就會發現孩子在關注寵物的時候是特別專注的,他們很喜愛小動物,也很願意照顧他們。
孩子從小就喜歡小動物,照顧比自己生命力弱的生物是天性,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從家長的角度來說一方面覺得小動物不衛生,另一方面認為孩子本身就需要別人的照顧,沒有辦法照顧好其他的小生命。
但當孩子提出想要照顧另一個小生命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感到開心和驚喜。只要他們是出於善意的,並且能夠堅持一段時間,家長就應該支持。
但是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養寵物對孩子就會有很多的顧慮,大部分還是出於安全和衛生的角度,比如說寵物帶細菌或者是將家裡弄得很亂怎麼辦。
作為家長要知道,可愛的小動物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撫慰,和寵物相處能夠幫助孩子提升善良以及其他的良性品質的發生。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但是由於孩子年齡小心智不成熟,在和寵物相處的時候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從而產生問題。
作為家長,應該合理地教導,讓孩子學會正確地對待一個小生命。
同時對於孩子的生命安全不應該掉以輕心,孩子想要養寵物的願望可能是出於對弱勢生命的關注,他們會覺得對這樣的生命能夠負責。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會更傾向於對另一個生命付出自己的愛心,這是值得鼓勵的。
根據研究表明,有寵物的家庭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更有利的,因為這樣能夠讓孩子從小就更具有共情能力,善於感同身受。
因為小動物不會說話,需要孩子具有更好的感受能力去體諒他們,小朋友的表達能力也不是很完善,因此和動物的表達能力是平等的,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交流。
從小培養孩子用平等的方式去感知周圍的一切,能讓他們的情感更加細膩,從而更好地感知他人,恰當自然地處理周圍的人際關係。
養寵物能讓孩子更有自信,自我感知能力更強,從某種程度來說,寵物是對人最沒有防備的生物,他們不會在乎主人的樣貌,出身以及身份和地位,研究發現寵物對六歲以下的兒童和十歲以上的年輕人有更大的影響作用。
寵物會通過肢體動作幫助主人培養自信和自尊,只有養了寵物的孩子才會理解,洗澡梳毛這樣的小事情,對於其他生命來說是多麼重要。
養寵物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愛心,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寵物能夠陪著孩子長大,他們自然也要承擔起餵養和照顧的責任。
養過寵物的孩子都會了解其他生命的天性,對於他們來說會更加尊重其他生命而不會輕易地傷害,家長在養寵物之前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說不能隨便幹涉生活的正常節奏,也不能輕易地破壞自己的作息規律。
更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小動物的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學習,協調好寵物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養寵物要保持衛生,在養寵物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生活規律,通過養動物來培養孩子的愛心,減少孤獨感。
家長可以藉助小動物來讓孩子增加愛心和責任感,當孩子與寵物產生深厚感情的時候,也是他們有更加豐富情感的好機會。
養寵物能讓孩子做事情更加有始有終,孩子的心性大多都是不確定的,可能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就不想做了,而寵物能夠增加孩子內心的責任感。
其實家庭有個寵物無論是對於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愛心還是責任感都是有好處的,家長不用太過於擔心小動物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可以嘗試先從養一些不需要太多互動的小動物開始。
比如說金魚烏龜小兔子,然後再是貓和狗,對於孩子來說無論什麼樣的動物都會讓他們感到開心,因為生命都是平等。
家長可以嘗試通過養動物來讓孩子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同時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動物與人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共通之處的,家長要意識到生命的平等性,這樣就不會從根本上認為小動物的生命可有可無,而是能夠更好地照顧他們,從而帶動孩子認識到動物的可貴和可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