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道射頻欲上A股IPO 去年歸母淨利潤降約17.33%

2021-01-16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RFID標籤生產廠商——永道射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道射頻)正尋求A股上市。永道射頻提交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欲募資約6.2億元,用於新增年產30億枚電子標籤建設等項目。

  公司客戶相對集中,前五大客戶在2019年貢獻了公司逾半數的營收。其中前四大客戶最終的產品都應用於國際知名品牌——優衣庫和迪卡儂等。今年3~5月,優衣庫母公司——迅銷有限公司由盈轉虧,單季虧損約98億日元(當前折合人民幣約6.3億元)。

  下遊主要終端客戶遭疫情衝擊,是否會影響永道射頻的銷售?其實儘管去年沒有疫情影響,永道射頻的業績也有所下滑。2019年公司營收下滑約12.46%,歸母淨利潤下滑約17.33%。

  疫情衝擊下遊終端大客戶

  永道射頻主要從事物聯網領域射頻識別(RFID)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射頻識別(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

  永道射頻生產的RFID產品,更多用於服飾零售領域。2019年永道射頻前四大客戶分別為Naxis、Checkpoint、TENTAC CO。,LTD、上海小林商標製造有限公司。這前四大客戶貢獻了超過2億元的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約47%。

  「Naxis、Checkpoint、TENTAC CO。,LTD、上海小林商標製造有限公司的產品最終應用於迪卡儂及優衣庫等。」永道射頻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對最終應用客戶或品牌的銷售收入佔比較高,若不能及時開拓新客戶和新領域,或面臨業績下滑風險。

  近兩年,永道射頻最大的兩大客戶Naxis、Checkpoint對其採購額都為下降狀態。其中,2018~2019年,Naxis由約1.15億元下降至約8830萬元;而Checkpoint由約1.21億元下降至6259萬元左右。去年永道射頻整體營收不到4.3億元,同比下滑約12.46%,歸母淨利潤約9067萬元,同比下滑約17.33%。

  而在今年新冠疫情下,下遊的終端服飾行業遭遇嚴重衝擊,或更讓永道射頻進一步承壓。

  「今年上半年,疫情對服飾行業的衝擊前所未有。」不久前,*ST拉夏在半年報中稱,公司仍面臨營收大幅下降、成本居高不下和盈利不強的困境。今年1~6月,*ST拉夏營收同比下滑逾63%,扣非後淨利潤為-10.2億元,同比下滑逾78%。

  *ST拉夏上半年的困境,只是當時疫情下國內服飾行業的一個縮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為5120億元,同比下降19.6%。

  而其他服飾類上市公司業績也不佳。今年1~6月,森馬服飾、美邦服飾、探路者營收分別下跌30.2%、40.6%、56.99%。

  同類型公司業績普遍欠佳

  今年3~5月,永道射頻終端客戶優衣庫母公司——迅銷有限公司由盈轉虧,單季虧損約98億日元,淨利潤下滑逾121%。

  對下遊大客戶頗為依賴的永道射頻面臨優衣庫等終端大客戶業績暴跌,其銷售以及產能消化是否會受到影響?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0月14日致電永道射頻,但未獲回應,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不清楚」。

  永道射頻主打RFID,看似踩上物聯網這一高科技概念。不過,近年來,A股打著RFID概念的公司業績普遍不佳。在永道射頻招股書中,公司列舉了多家同業公司,包括遠望谷、廈門信達旗下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物聯)、思創醫惠旗下上揚無線射頻科技揚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揚射頻)等。

  遠望谷號稱國內首家RFID行業的上市公司。不過,遠望谷前幾年的業績表現並不優異。2016~2018年,遠望谷連續3年扣非後淨利潤為負數。另外,信達物聯在2018年和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只有約165萬元、321萬元。不過,2018年和2019年,上揚射頻淨利潤分別達到了4078萬元、3541萬元。



  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國邦醫藥IPO過會:2020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超2019全年 毛利率低於同行
    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超2019全年2017年至2020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國邦醫藥營業收入分別為29.05億元、32.79億元、38.02億元和21.3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91億元、4.83億元、4.94億元和4.4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8億元、2.11億元、3.15億元和4.46億元,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超2019全年。
  • 兔寶寶(002043.SZ)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7.94%至1.50億元
    兔寶寶(002043.SZ)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7.94%至1.50億元
  • 東方電熱:擬定增募集8.51億元 歸母淨利潤連續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電熱近年來營收增速放緩、歸母淨利潤連續負增長。另外,主要股東連續減持公司股份。擬募資8.51億元 主要用於收購、擴產和補充流動資金東方電熱是一家電加熱器、陳列櫃除霜電加熱器製造商,主營業務分為民用電加熱器、工業電加熱器、油氣處理裝備、光通信專用高性能鋼(鋁)塑複合材料及動力鋰電池精密鋼殼材料研發與製造。
  • Q3扣非淨利大降23.6%:獲客成本增加 三隻松鼠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據該公司近期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三隻松鼠實現營業收入72.31億元,同比增長7.70%;實現歸母淨利潤2.64億元,同比下滑10.62%;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2.18億元,同比下滑23.60%。值得注意的是,從第三季度數據來看,三隻松鼠實現營收19.79億元,同比下滑10.16%;實現歸母淨利潤為0.76億元,同比增長161.72%。
  • 尚品宅配:淨利潤率提升明顯 整裝持續放量
    公司發布半年報:公司19H1實現營收31.37億元,同比增長9.44%;歸母淨利潤1.63億元,同比增長32.3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96.49%。
  • 上市至今歸母淨利虧損近300億 蔚來盈利路漫漫
    自2018年9月上市以來,蔚來的歸母淨利潤持續處於虧損狀態。具體來看,自2018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其各季度單季歸母淨利潤全部處於虧損狀態。其中,2018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共計虧損高達132.73億元;2019全年歸母淨虧損為114.14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歸母淨虧損也已超過40億元。可以看到,即便該公司歸母淨虧損有所收窄,但整體仍處於虧損經營狀態。
  • 公牛IPO節點涉10億訴訟 兩實控人3年分紅33億元
    更新後的招股書還顯示,公牛集團在闖關的關鍵節點遭遇專利訴訟,涉及金額9.99億元,相當於其2015年全年的歸母淨利潤。  實際上,公牛集團並不「差錢」。2018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錄得90.65億元,淨利潤錄得16.77億元。此番募資,是核心產品轉換器不好賣了,還是公牛「另有所圖」?  公牛集團還有另一動作十分惹眼。
  • 依頓電子:2018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8.3%,四層板業務貢獻利潤
    依頓電子於2019年4月24日披露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3.3億,同比增長1.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5億,同比增長18.3%;每股收益為0.66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0.5%,較上年降低2.8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9.6%,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
  • ...創業板史上最大IPO或創年內中籤率新高 2000億估值誰是最大贏家?
    2017年-2019年,益海嘉裡分別實現營收1507.66億元、1670.74億元、1707.43億元,淨利潤52.84億元、55.17億元、55.64億元。以2019年為例,公司廚房食品營收佔比達到63.9%,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佔比為35.8%,其他佔比0.3%。
  • 歸母淨利同比降13.5%!股價波動下行 工業富聯年內兩證券代表辭職
    來源:投資時報今年前三季度,工業富聯實現營業收入2825.77億元,同比微增0.96%,實現歸母淨利潤88.05億元,同比減少13.54%。而在發布三季報一周後,該公司年內第二位證券事務代表辭職《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雙十一」購物狂歡正當時,有關華為或將出售「榮耀」的消息廣為流傳。
  • 海馬變賣資產實現扭虧,預計2019年淨利潤9000萬元~13000萬元
    藍鯨汽車1月17日,昨日晚間,*ST海馬(SZ000572)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00萬元~130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63718 萬元;2019年基本每股收益0.055 元~0.079元,上年同期虧損0.9955元。
  • 上海物貿漲停 上半年淨利潤約為1880萬元
    上海物貿近日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880萬元,同比下降39.12%,營業收入約為33.58億元,同比下降6.73%,基本每股盈利0.0379元,同比下降39.17%。
  • 「白羽雞龍頭」去年淨賺逾40億,同比增1.7倍,高分紅後短期償債承壓
    報告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45.58億元,同比增長26.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93億元,同比增長171.85%;其中熟食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2.6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73億元,實現連續8年營收複合增長率29.38%。聖農發展稱,2019年公司業務實現渠道、產品、生產三大突破。
  • 天馬新材2018年度營收增長38.17% 淨利潤1314萬
    4月9日訊天馬新材(838971)於今日發布(2018年度)業績報告,公司營業總收入126,103,530.02元,比去年同期(91,267,548.47)增長38.17%,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136,131.89元,比去年同期
  • 華蘭生物:2018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8.8%,疫苗業務貢獻利潤
    華蘭生物於2019年3月29日披露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2.2億,同比增長35.8% ,增幅為7年以來最高值;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1.4億,同比增長38.8%;每股收益為1.23元。
  • 醫藥「賣水人」的中國生意:A股四大CRO企業曬成績單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泰格醫藥(300347.SZ)於4月17日發布2019年年報,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8億,同比增長21.8%,實現歸母淨利潤8.4億,同比增長78.2%。至此,A股四大CRO上市公司2019年年成績單已全部發布,除藥明康德因投資不利影響總利潤外,其他3家歸母淨利潤增長率至少64.3%。
  • 禾豐牧業: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增117.3%,約為12億元
    禾豐牧業於2020年3月31日披露年報,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77.9億,同比增長1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2億,同比增長117.3%,增幅創6年新高;每股收益為1.34元。期間費用率為5.1%,同去年相比變化不大。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121.7%至11.1億。公司本期研發投入為6520.9萬,同比上升6.7%。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不作資本化處理。本期「飼料」營收貢獻較大 從業務結構來看,「飼料」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