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虎,是僅僅分布於我國的特有虎亞種同時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致使它們走向瀕危的正是我們人類。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世紀50-60年代是捕殺這類虎亞種最為猖獗的年代,這一瘋狂的捕殺行為直接導致華南虎在1964年再也沒有人見到過成年老虎的身影。在21世紀,華南虎更是被國外學者認為它們已經在自然環境中滅絕了。直到現在我國自然環境中或許還存在野生的華南虎,但是大多數的華南虎都被人工飼養保護起來
2.莽山烙鐵頭,也成為也稱為莽山原矛頭蝮,體長可生長至兩米,屬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這種蛇還被稱為蛇類王國的「大熊貓」,目前主要分布於我國湖南等地區。是國際上一級優先保護的瀕危物種。這種蛇類在我國非常出名,以至於有大量的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地捕殺這種蛇類,將其販賣至黑市中。這鐘數量僅存300至500條的蛇類由於稀有,價格更是水漲船高,曾在黑市中被炒至上百萬元的價格。
3.儒艮,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嘴吻向下彎曲,其前端成為一個長有短密剛毛的吻盤。由於雌性儒艮偶有懷抱幼崽於水面哺乳之習慣,儒艮也經常被人們誤認為「美人魚」。人類對儒艮的兇殘行為自古就有,自四千年前起,人類便開始對儒艮的捕殺,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製革,迄今儒艮數量已極為稀少。如今,儒艮的種群數量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4.沙丘貓,它們體重一般在2.8-3.5千克之間。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它的的生存環境充滿挑戰,常常要面對毒蛇、猛禽、野狗等等的捕殺,但是它們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人類。人們在利益的驅動下非法捕殺沙丘貓,將它們的皮毛販賣至市場,有的人還會將它當做偷獵家禽的賊殘忍捕殺。倘若人們對此視之不見,沙丘貓很有可能因此走向滅絕的道路。
5.雲南閉殼龜,目前已知僅產於我國雲南,雲南閉殼龜的形態與三線閉殼龜非常相似,但它的頸部沒有顯眼的橄欖綠色,背甲稍扁,腹甲後緣有明顯的缺刻,最主要的是背沒有3條黑色的縱線。目前,生存在野外的雲南閉殼龜數量極少,正是因為這一點,這類物種在利益的驅動下,遭至人類的捕捉,有很多人都將其當做寵物一般來飼養。目前,雲南閉殼龜屬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6.中華蛩蠊,我國以往一直沒發現存在蛩蠊目昆蟲,直到1985年專家在長白山區第一次發現了這一種昆蟲,填補了我國蛩蠊目昆蟲的空白,僅僅在三年之後,中華蛩蠊就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是中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中的一種。而且對蛩蠊目昆蟲系統發育及歷史生物地理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如今,我國已在發現這類物種的地區建立了相應個自然保護區域。
7.黿,是龜鱉科中的一類物種,體型龐大,體重最大可生長至100公斤,常見於東南亞和中國,曾經在2017年我國福建承天寺中,出現了一隻長約1米,寬0.6米的巨黿。黿曾經在中國歷史上廣泛分布,在藥用方面也是從古就有,因此,這類物種長期遭受到人類的肆意捕殺,如今種群數量已經岌岌可危,黿也因人類而淪為瀕危物種。據相關數據顯示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國黿的總數就下降到200隻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