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被人類逼至瀕臨滅絕的物種,第2種在中國曾被人高價販賣

2021-01-13 不一樣的網際網路事

華南虎,是僅僅分布於我國的特有虎亞種同時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致使它們走向瀕危的正是我們人類。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世紀50-60年代是捕殺這類虎亞種最為猖獗的年代,這一瘋狂的捕殺行為直接導致華南虎在1964年再也沒有人見到過成年老虎的身影。在21世紀,華南虎更是被國外學者認為它們已經在自然環境中滅絕了。直到現在我國自然環境中或許還存在野生的華南虎,但是大多數的華南虎都被人工飼養保護起來

2.莽山烙鐵頭,也成為也稱為莽山原矛頭蝮,體長可生長至兩米,屬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這種蛇還被稱為蛇類王國的「大熊貓」,目前主要分布於我國湖南等地區。是國際上一級優先保護的瀕危物種。這種蛇類在我國非常出名,以至於有大量的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地捕殺這種蛇類,將其販賣至黑市中。這鐘數量僅存300至500條的蛇類由於稀有,價格更是水漲船高,曾在黑市中被炒至上百萬元的價格。

3.儒艮,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嘴吻向下彎曲,其前端成為一個長有短密剛毛的吻盤。由於雌性儒艮偶有懷抱幼崽於水面哺乳之習慣,儒艮也經常被人們誤認為「美人魚」。人類對儒艮的兇殘行為自古就有,自四千年前起,人類便開始對儒艮的捕殺,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製革,迄今儒艮數量已極為稀少。如今,儒艮的種群數量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4.沙丘貓,它們體重一般在2.8-3.5千克之間。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它的的生存環境充滿挑戰,常常要面對毒蛇、猛禽、野狗等等的捕殺,但是它們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人類。人們在利益的驅動下非法捕殺沙丘貓,將它們的皮毛販賣至市場,有的人還會將它當做偷獵家禽的賊殘忍捕殺。倘若人們對此視之不見,沙丘貓很有可能因此走向滅絕的道路。

5.雲南閉殼龜,目前已知僅產於我國雲南,雲南閉殼龜的形態與三線閉殼龜非常相似,但它的頸部沒有顯眼的橄欖綠色,背甲稍扁,腹甲後緣有明顯的缺刻,最主要的是背沒有3條黑色的縱線。目前,生存在野外的雲南閉殼龜數量極少,正是因為這一點,這類物種在利益的驅動下,遭至人類的捕捉,有很多人都將其當做寵物一般來飼養。目前,雲南閉殼龜屬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6.中華蛩蠊,我國以往一直沒發現存在蛩蠊目昆蟲,直到1985年專家在長白山區第一次發現了這一種昆蟲,填補了我國蛩蠊目昆蟲的空白,僅僅在三年之後,中華蛩蠊就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是中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中的一種。而且對蛩蠊目昆蟲系統發育及歷史生物地理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如今,我國已在發現這類物種的地區建立了相應個自然保護區域。

7.黿,是龜鱉科中的一類物種,體型龐大,體重最大可生長至100公斤,常見於東南亞和中國,曾經在2017年我國福建承天寺中,出現了一隻長約1米,寬0.6米的巨黿。黿曾經在中國歷史上廣泛分布,在藥用方面也是從古就有,因此,這類物種長期遭受到人類的肆意捕殺,如今種群數量已經岌岌可危,黿也因人類而淪為瀕危物種。據相關數據顯示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國黿的總數就下降到200隻以下。

相關焦點

  • 中國5種極為珍稀的物種,第3種被很多人養作寵物
    臺灣猴,中國特有種,外貌與獼猴十分相似,僅產於中國臺灣省的南部和中部,曾在大陸地區的動物園中十分常見,但在21世紀後,臺灣猴逐漸在大陸地區消失,僅存於臺灣,數量十分稀少。野駱駝,野生駱駝曾存活在世界許多地方,但時至今日,竟有中國西北和蒙古阿塔山附近存在野駱駝,可見其稀少程度,全球野駱駝的數量可能還不及1000隻,是一種處於滅絕邊緣的生物。緬甸蟒,俗稱琴蛇,南蛇等,在一些地方甚至是泛濫成災的物種,但在中國卻數量稀少,為一級保護對象,現今大多人喜歡飼養緬甸蟒,它也成了最受歡迎的爬寵之一。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很多人否認物種大滅絕的發生,但即便以最保守的數據來估計,我們的結果也證實了,物種大滅絕的的確確正在發生。」史丹福大學保護生物學中心主任保羅·埃爾利希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從1968年出版《人口大爆炸》一書以來,埃爾利希已經成為了人口學和生物學界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說,這一次物種大滅絕和前幾次不同的是,人類既是始作俑者,也是受害者,同時也有可能是,力挽狂瀾者。
  • 人類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那些全族瀕臨滅絕卻無法阻止的物種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貪婪過度消耗,使我們永久消滅了一些比我們還要古老的生命物種。那麼人類到底有多可怕呢?看看那些全族瀕臨滅絕,卻無法阻止的物種就知道了。
  • 馬達加斯加最著名的物種瀕臨滅絕
    ,第一批人類很可能直到公元前350年到550年才到達。環尾狐猴可能是熱帶馬達加斯加島上最具代表性的物種,由於棲息地喪失、狩獵和非法捕獲,其數量正在大幅下降。世界上大約有100種不同的狐猴,其中大約60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但是環尾狐猴可能是最容易辨認的。它也是瀕臨滅絕的狐猴。科學家發現,馬達加斯加島的環尾狐猴數量已經下降到不到2500隻。
  • 5種稀罕至極的生物,第3種在中國生活,已瀕臨滅絕
    蘇門答臘犀牛,世界上唯一的雙角犀屬,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小的一種犀牛,原產於印尼和馬來西亞,曾經也分布在中國地區,因早期人類泛濫捕殺的原因,現野外剩餘的蘇門答臘犀牛已經寥寥無幾,是一種趨於滅絕的生物。長江江豚,長江江豚是江豚的指名種,也就是最先發現或者最先命名的就是指名亞種或稱模式亞種,受人類活動的影響,長江江豚已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2017年5月份,長江江豚已從原本的二級保護升級為一級保護。
  • 只用13年,它們就被中國食客吃到瀕臨滅絕
    此前就有人類食用用毒餌捕獲的野鳥後中毒的案例。「 食用來歷不明的野鳥,徒增食品安全風險,不可取。 」 那些被人類「迫害」到瀕臨滅絕的動物穿山甲 穿山甲,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由於穿山甲鱗片具有藥用價值,一直以來遭到大肆捕殺,現已瀕臨滅絕。
  • 5種獨特的稀有物種,第3種被人重新發現後,卻已瀕臨滅絕
    分布區域較為廣泛,從印度、中國直到印度尼西亞諸島均有發現。這種蜥蜴的軀體有三分之二屬於尾部,且更為獨特的是,它們能夠與蜥蜴一般斷尾逃生,以保全自己不被獵食。水熊蟲,人類已知生命力最頑強的物種之一,在零下200攝氏度仍舊能存活數天時間,即便是在真空環境中依舊不會死亡
  • 5種少為人知的稀有物種,第3種僅在我國可見,瀕臨滅絕
    如今由於人類活動等因素,大鴇的生存空間急劇減少,種群數量逐步下降,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大耳沙蜥,棲息在阿富汗、伊朗以及中國新疆等地的稀罕物種之一,相貌十分獨特,尤其是在受到威脅時,會露出肉紅色的「耳」,並不停地扇動以此來警告恐嚇敵方,大耳沙蜥也因此而得名。新疆大頭魚,其生存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億多年前,是中國特有的世界裂腹魚類珍貴物種,素有「活化石」之稱。
  • 巴西一年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
    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IBGE)5日公布的「2014年巴西瀕危物種」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約相當於所評估物種總數的20%。 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報告稱,目前巴西共識別出49168種植物和117096種動物。
  • 一百年來,中國滅絕了多少動物?瀕臨物種還在不斷增加
    一百年以來,中國究竟滅絕了多少動物?《自然通訊》的首席作者羅布庫克曾指出,鳥類和哺乳動物迄今最大的威脅是人類,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令動物的棲息地被毀,例如毀林、狩獵、精耕農業、城市化以及全球變暖等現象,你知道嗎?全球正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中國亦不例外,更驚人的是,現階段動物物種滅絕的速度是人類出現前自然狀態的100倍,或許你會提出,所謂的第六次大滅絕是指什麼?
  • 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
    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他們的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成功地將幾乎所有物種包括在內。然而,該研究表明,大多數物種在海豹狩獵的鼎盛時期中存活的數量足以保留其大部分遺傳多樣性。
  • 這7種狗狗,都快「瀕臨滅絕」了,其中兩種都在我國
    狗狗的品種的有數百種之多,別看現在養狗的人有那麼多,其實有不少狗狗的都曾瀕臨滅絕,下面這七種這7種狗狗,都快「瀕臨滅絕」了,其中兩種都在我國!幸虧英國後來出了一部動畫《女王的柯基》,挽回了不少人飼養柯基的興趣,不然你可能見證到一個知名犬種在本土滅絕的歷史。2、泰國脊背犬泰國脊背犬是非常古老的東南亞犬種,在70年代前的,除了泰國人外,境外根本沒有人知道還有這個犬種。
  • 聚焦海洋:10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在陸地上,猩猩,黑犀牛,阿穆爾豹和大熊貓等動物是世界上最嚴重瀕危物種之一。同樣,包括海洋哺乳動物,海龜和鮭科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物種也處於滅絕的邊緣,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成為其存在的主要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數百種海洋物種世界各地都屬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自然保護聯盟定期確定物種的狀況,考慮到它們滅絕的可能性,從最不關心滅絕。其中一些主要瀕臨滅絕和可識別的海洋物種在這裡被命名。
  • 組圖:從滅絕邊緣拉回來的八種生物-滅絕,物種,生物,地球 ——快...
    「優勝劣汰、弱肉強食」一直是自然界所奉行的鐵則,但人類的出現開始改變了這一切。人類活動一次又一次的將其它物種推向滅絕邊緣,而當人類醒悟之後又擅作主張的對它們施加保護,試圖彌補自己以往的過失。下面將要呈現的便是騰訊科學編譯歸納的8種曾經瀕臨滅絕但最終「起死回生」的地球生物。
  • 這3種野味入侵到中國,第一種失去尊嚴,第三種到瀕臨滅絕的境地
    這3種野味入侵到中國,第一種失去尊嚴,第三種到瀕臨滅絕的境地第一種:羅非魚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南洋鯽等原指以莫三比克為模式產地的口孵非鯽屬魚類物種:莫三比克口孵非鯽現為慈鯛科非鯽屬及口孵非鯽屬等屬數種魚類的共同俗稱;英文裡統稱為Tilapia。
  • 5種珍稀至極的物種,第3種在中國已瀕臨滅絕
    亞洲象,主要分布範圍為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曾經在中國中原地區也大量存在,現今在中國僅存於雲南小部分地區,瀕臨滅絕,事實上全球的亞洲象野生種群數量已極為稀少,大多都是東南亞一些國家馴養的家象。非洲野驢,生活在乾燥地區,主要分布於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等地的一種野驢,據說這是現代家驢的祖先,但實際上非洲野驢數量極為稀少,已是一種趨於滅絕的動物。
  • 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在人類存在地球的這些日子中,我們了解到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在這種包含錯誤的人類道路上,許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有一些動物被認為永遠消失了。好消息是,今天我們掌握了重要的信息,可以去了解和應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例如,擁有最完整的物種保護現狀清單,即被稱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它可以表示物種類別滅絕的風險,並告訴我們哪些動植物正在恢復。
  • 7種極度瀕危的動物,第5種只存在中國,可能已滅絕
    倭河馬,身體較為矮壯的一種河馬,體重比普通河馬要小7-8倍左右。原產於西非科特迪、賴比瑞亞等地區,倭河馬實際上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如今野生倭河馬只剩下不到3000頭了,十分稀少。務川臭蛙,中國特有的兩棲動物,已知唯一分布地區在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喀斯特洞穴中,常棲息洞穴中,鮮有人知,對環境要求高,數量非常少,臨近滅絕。鹿瞪羚,生活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內的一種羚羊亞科,屬季節性遷移動物,是生命力很頑強的一種哺乳動物,野處總數不超過100頭,是一種近乎滅絕的動物。
  • 經過人類的努力,從瀕危物種中拯救出來的10種動物
    自然世界是神秘而又有趣的,但是,因為人類的許多行為,對大自然產生了諸多破壞。而且,人類的每項行動都可能產生保護或破壞自然世界的可能性。如今,有些物種正在增加數量,而另有一些則已經瀕臨滅絕。但也有好的一面,由於人類的努力,有一些原本瀕臨滅絕的動物已經增加了數量。此次,我們就要為你羅列10種此類動物。
  • 經過人類的努力,從瀕危物種中拯救出來的10種動物
    自然世界是神秘而又有趣的,但是,因為人類的許多行為,對大自然產生了諸多破壞。而且,人類的每項行動都可能產生保護或破壞自然世界的可能性。如今,有些物種正在增加數量,而另有一些則已經瀕臨滅絕。但也有好的一面,由於人類的努力,有一些原本瀕臨滅絕的動物已經增加了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