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晨報原創 記者 童江平 通訊員 曹怡蝶 田芳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11月27日,臺灣藝人高以翔在錄真人秀節目時不幸心源性猝死。高以翔年僅35歲,從十二三歲開始健身,熱愛籃球、旅遊、極限運動,身體素質相對出眾的他何以猝然離世?對於有著超高難度的極限挑戰之外,大家內心更加憤懣不平的是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
根據專家科普,心源性猝死若搶救及時的話,成功率高達90%,但是暈倒在錄製現場的高以翔卻錯過了黃金四分鐘。
11月30日晚,央視《新聞周刊》在人物回顧中以《高以翔:生命的警示》為題報導了高以翔去世事件,主持人白巖松感慨道:「或許健康的意識和及時的急救措施,也不能將他挽回,但是至少有可能可以保住更多生的機會。」
研究表明,急救的「黃金時間」是4-6分鐘,心肺復甦每延遲1分鐘,室顫引起的呼吸心搏驟停患者生存率下降7-10%,而杭州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平均為13分鐘左右。
所以說,突發傷病和災害事故現場,在專業人員到達前,為傷病員提供初步、及時、有效的救護措施,就有可能挽回更多的生命,減少傷殘和痛苦。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人,居全球之首。平均每天,你身邊就有1500人毫無徵兆地失去生命。
其中,90%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外,搶救成功率僅為1%。同時,心源性猝死者正趨向年輕化,2017年有43%的猝死者為18-39歲的年輕人。
心臟急救中,最嚴重的情況是心臟驟停,即心臟射血功能突然終止,導致重要器官嚴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時幹預,將危及生命。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相當複雜,常見的有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其中,心梗是誘發心源性猝死較為常見的因素。
記者從區一醫院心內科了解到,截至10月,今年共接診急性胸痛患者2972名,其中搶救急性心梗122例,搶救心梗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31歲。
對於心臟驟停的患者,4分鐘內進行復甦者可能有半數患者被救活,又稱「黃金4分鐘」。
1.倉前中學
2.餘杭區市民之家1樓自動扶梯旁
3.餘杭區政府綜合樓一樓電梯旁
4.浙江群力電氣有限公司
5.群力電氣(杭州億萬工具有限公司)
6.杭州凱達電力建設有限公司1樓大廳
7.杭州凱達電力建設有限公司2樓食堂
8.杭州凱達電力建設有限公司3樓運動館
9.夢棲小鎮設計中心遊客服務中心
10.北沙東路臨平街道辦事處1樓大廳
11.浙江省委黨校1號樓大廳
12.夢棲小鎮設計中心國際會議中心
13.百丈鎮溪口村村民委員會1樓大廳
14.未來科技城海創園3號樓2樓城市館
15.未來科技城行政管理中心
16.人工智慧小鎮1號樓1樓大廳
17.恒生科技園會所(7號樓)1樓大廳
18.良渚街道辦事處2號樓1樓大廳
19.五常街道文福社區衛生服務站大廳
20.崇賢街道辦事處
21.塘栖鎮政府社會綜合服務中心大廳
22.中泰街道辦事處
23.運河街道辦事處1樓大廳
24.鸕鳥鎮政府便民服務中心1樓大廳
25.徑山鎮長樂社區衛生服務站大廳
26.倉前街道連具塘村委會便民服務中心
27.餘杭農村商業銀行黃湖支行
28.倉前街道辦事處辦事大廳1樓
29.倉前街道葛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
30.倉前街道高橋村村委1樓辦事大廳
31.東湖街道辦事處(順達路3號)
32.仁和街道辦事處社會服務管理中心
33.閒林街道辦事處財政服務中心
34.瓶窯鎮政府辦事大樓2樓
35.臨平汽車北站一樓候車大廳內
36.區博物館2樓母嬰室旁
37.星橋街道辦事處(遠展路6號)大廳
38.星橋都市產業園(星橋北路169號)
39.餘杭高鐵候車大廳檢票口對面
40.臨平科技館展廳1樓大廳
41.銀都公司廠區(星一路)
42.區遊泳館2樓大廳服務臺旁
43.區市民之家2F自動扶梯旁
44.區圖書館1樓安檢口旁
45.良渚博物館魚池旁
46.餘杭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大廳
47.喬司街道辦事處(喬井路268號)
48.餘杭藝尚小鎮國際秀場
49.藝尚小鎮小鎮客廳服務臺
50.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超峰東路2號)大廳服務臺
51.生物醫藥孵化器(新顏路22號)A座
52.東湖高新杭州生物醫藥產業園7號樓
53.中翰盛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興國路519號)綜合樓1樓大廳
54.餘杭高新園區三期(紅豐路)創業中心
55.餘杭大劇院1樓大廳內
56.藝尚小鎮東湖公園愛馨島內
57.喬司南永線內科診所
58.星橋星源北路內科診所
59.雲橋診所
60.喬筧路中西醫結合診所
61.鄭長宏內科診所
62.崇賢鎮崇杭街診所
63.益民診所
64.喬司孟沙路診所
65.南苑天萬內科診所
66.南苑小星橋內科診所
67.永玄路西醫內科診所
68.喬司喬井路診所
69.世紀大道中西醫結合診所
70.興盛診所
71.喬司宏昌路內科診所
72.興起路診所
73.萬佳路內科診所
74.葉紀昌西醫內科診所
75.北宸診所
76.萬家名城診所
77.喬司宏昌路內科診所
78.德聚順診所
79.宇馳龍逸健康管理公司閒林上和路診所
80.喬司葛家診所
81.星燦街中西醫結合診所
82.喬司永中路西醫內科診所
83.錦河灣好運路診所
84.華源綜合樓1樓大廳前臺旁
85.理想國際大廈1樓大廳前臺處
86.理想銀泰城1樓服務總臺處
87.南苑街道辦事處1樓電梯旁
88.八方傑座大廈1樓前臺旁
89.理想體育中心1樓服務大廳旁
90.衛生中等專業學校實訓樓1樓大廳
91.萬寶城6樓服務總臺上
92.世紀大廈綜合樓1樓大廳服務臺旁旁
93.康城國際北門門口
94.區委黨校組織部(黨群中心2號樓)
95.時代廣場(南苑黨群服務中心)3樓
96.西田城C座1樓服務臺上
97.嘉凱城城市客廳瓶窯店商場中心廣場
98.餘杭街道江南時代廣場1樓服務臺
99.倉前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臺旁
100.瓶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解鈴室內
101.理想家園6幢1樓大廳
102.臨平銀泰百貨1樓收銀處旁
103.華元歡樂城1樓服務中心
104.塘栖古鎮景區廣場安保處旁
105.超山風景名勝區售票處門口
106.星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門口旁
107.餘杭公安分局1樓大廳電梯旁
108.地鐵一號線翁梅站3F車控室前
109.地鐵1號線喬司站3樓B口站廳
110.宜家家居2樓洗手間對面
111.喬司街道黨群服務中心1樓大廳
112.區老年幹部局1樓大廳門崗處
113.塘栖鎮市民之家大廳
114.梅堰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大廳
115.理想舊機動車交易市場1樓大廳
116.塘栖鎮黨群服務中心1樓大廳
117.運河派出所1樓大廳
118.星橋街道星儀社區底商1-6
119.五常街道西溪印象城BM層服務臺
120.炬華集團炬華樓宇工作站1樓大廳
121.倉前街道高橋村微型消防站內
122.倉前街道網格大隊三中隊1樓大廳
123.倉前街道網格大隊一中隊(宋家山)
124.徑山鎮雙溪衛生服務站門診大廳
125.崇賢街道社會服務管理服務大廳
(以上內容由區紅十字會提供)
醫學科學研究表明,人一旦心跳呼吸驟停,在「黃金救命時間4-6分鐘」,及時採取有效急救手段,能大大提高搶救的成功率。為了讓更多的市民掌握急救知識,正確有效地實施心肺復甦,餘杭區紅十字會定期開展這方面的培訓和現場操作。區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金青青向記者介紹了心肺復甦技能,「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指尖翹起,用掌根按壓兩乳連線中點處。按壓深度約5公分,按壓30次後,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餘杭高鐵站的候車大廳裡,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蔡根法向記者演示了如何使用AED配合心肺復甦來救助患者。「心臟突然停止搏動後的四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使用AED電除顫救治心搏驟停患者是至關重要的。」蔡根法說。
今年,區紅十字會共舉辦普及性救護培訓800餘場次,共培訓53000餘人次;救護員培訓131場,6512人通過考核獲紅十字救護員證。今年「五八博愛周」期間,浙江省理想國際慈善基金會愛心捐贈30臺AED,同步開展投放場地的人員持證救護員培訓,提高AED覆蓋面及規範管理水平。
在今年的「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提出,普及和學習心肺復甦、AED除顫儀器是一門全民必備的技能。政協委員韓衛芳表示,餘杭獲得救護員證的人員數嚴重不足,甚至出現了部分醫護人員也沒有掌握心肺復甦技術的嚴重局面,很多人都是道聽圖說,根本不會操作。
韓衛芳認為,首先要確保醫護人員全面掌握心肺復甦知識和技術,尤其是社餘杭區衛生服務中心招收的醫務工作者。其次要將心肺復甦知識和技術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建議衛健部門會同教育部門,要求校方將急救知識技能培訓納入體育活動教學大綱。此外,要在全社會營造學習心肺復甦知識技術氛圍,讓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心肺復甦技術和知識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主動參與到心肺復甦知識的學習中來,為更好地普及心肺復甦知識和技術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機會來了!
由區紅十字會和餘杭晨報「我要幫您」百姓熱線
聯合發起「愛在餘杭 『救』在身邊」救護公益活動,
公開招募100位救護志願者,
學習掌握心肺復甦技能、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方法
培訓時間:12月8日、15日
地點:餘杭區紅十字會救護培訓中心(東湖中路239號)
凡年滿12周歲且身體健康者均可報名,
因培訓人數有限,
先到先得,報滿即止。
有意者可撥打
「我要幫您」百姓熱線:
0571-86185186、
區紅十字會24小時值班電話:
0571-89161335進行報名。
編輯: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