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腸又叫米腸,是一種米類小吃,因為它的處理過程,也被叫做灌腸。
比較常見於廣東潮汕地區、臺灣、朝鮮半島等地。糯米腸的吃法很多元,早期都以蒸煮為主,之後再切為若干小片,沾甜辣醬、番茄醬或醬油膏等調味料食用。大腸包小腸流行後,糯米腸又被賦予新生命,扮演美式熱狗中麵包的角色,經過炭烤之後切半,夾入臺式香腸。隨著臺灣鹽酥雞攤位興起,糯米腸也經常油炸後再切片食用。
今天就分享一個它的家常做法,一開鍋看到那顏色誘人的糯米腸一下子就饞了,吃了一口就忘不了,口感軟軟糯糯,香氣誘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製作這些美味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添加一下食物,比如有喜歡添加臘肉的,還有蝦米,蔥香味等,完全是可以DIY的糯米腸。如果有喜歡吃米腸的小夥伴就一定要試試了,做法簡單易上手。
家常糯米腸
【所需材料】
400克糯米,200克豬肉糜,花椒粉適量,鹽適量,五香粉適量,料酒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 ,蔥姜水適量,1/4份洋蔥,8朵幹香菇,羊腸衣,棉線。
【製作步驟】
1.糯米提前一個晚上泡好,淘洗乾淨後瀝乾水分。
2.豬肉打成肉糜,加入花椒粉、鹽、五香粉、生抽、老抽、料酒。
3.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4.分三次加入蔥姜水,每次攪拌均勻後再加入下一次。一直同一個方向攪拌至上勁,醃製一會。(把切好的蔥和姜都放在碗裡,倒入清水浸泡20分鐘以上,用紗布把浸好的汁水過濾出來。接下來用手把蔥姜中的餘汁使勁擠出來,擠出來的汁水和過濾出來的汁水混合均勻,蔥姜水就做好了。)
5.香菇提前泡發,清洗乾淨去蒂,切成小塊。洋蔥取1/4個,也切碎備用。
6.起油鍋,下一點豬油滑鍋,用豬油會更香。先下洋蔥下去煸炒,炒香後再下香菇翻炒均勻。
7.接著把瀝乾水的糯米下進去,加入適量的鹽,生抽調味,翻炒均勻。
8.翻炒均勻後把糯米盛出來放涼 。
9.冷卻後把前面醃製好的豬肉糜加進去,攪拌均勻備用。
10.把提前泡好清洗乾淨的羊腸衣一頭打個結。
11.再把糯米肉餡灌進去,灌的時候轉動的稍微快一點。不要管太飽,等下蒸製的時候糯米還會漲發,7-8分滿即可。
12.灌好後分段綁上棉線。然後再用牙籤扎幾個小洞。
13.上鍋開始蒸,水開後轉小火,蒸一個小時左右。一定要注意要用小火,大火容易腸子容易爆裂開來。
14.蒸好就可以出鍋了,看著就饞了。
15.放涼後從棉線的地方剪開,放到冰箱中冷凍保存。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煎一下或者微波爐叮一下就可以了 。